中国工业地图 寻找工业地标 寻找工业记忆 个人记忆

六十年弹指一挥,如今说来轻松,实则这一甲子的工业大时代中涛飞浪涌、惊心动魄,多少浩大的工程、不尽的雄心、黯然的背影、流淌的血汗,这一切不应随时光远去而消逝。为记住这个时代,为使那些智慧与无知、梦想与徒劳、荣耀与没落、艰辛与寂寞,以及那些幸运与不幸的人们能够进入历史,并在其中得到平静和安宁,经济观察报、西门子和凤凰网联合策划《寻找工业之魂》活动,请您对本专题作出评价。

 
 
1969年秋。上级领导指示,石家庄准备筹建汽车制造厂,石家庄市要自己造汽车了。此时放眼望去,石家庄市有谁能挑起这副担子?有谁能在当时的形势下指挥的动各个协作工厂的造反派头头?又有谁即懂技术又懂管理?只有我的父亲是唯一人选。随即指派父亲组建石家庄市汽车制造厂,担任石家庄市汽车生产指挥部副总指挥,石家庄市汽车制造厂政治指导员。
  昵称: 穆建刚 来自: 沈阳
有奖征文:网友可通过邮件方式和我们一起分享您的工业
记忆,参与的网友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敬请随文附上相
关照片。征集邮箱:gongye#ifeng.com(#改为@)
 
新型工业化道路之争
吴敬琏

2004年的岁末,吴敬琏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上发表署名文章。在题目为《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倾向》的长文中,吴敬琏提出警告:“重型化”的快跑将使中国遭遇能源危机。

民企重型化的梦想与悲歌
王林祥

更大和更快,这才是沉浸于过往迅速变大经验中的中国企业家最想要的。抱有同样想法的显然不仅仅是王林祥一个人。更加知名的商人,或者隐藏在某个角落的大亨,同样都选择了将自己的公司加重——想要更大和更快?那就先更重吧!

宝钢三十年
宝钢

1977年,日本新日铁公司赠送了一部电影专题片,给中央领导人以新思维——日本也没有铁矿、煤矿,却在短短15年,钢产量达到中国的5倍!新日铁公司通过重组,引进美国、西欧技术,加以消化提高,成为世界第一钢王的经历,点亮了中央在上海建设宝钢的决心。

风起大亚湾
大亚湾

1978年5、6月间,时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的王全国随副总理谷牧出访西欧。此后,在广东建核电站的构想就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其时,改革大潮已经在广东涌动。然而,国家计划的首个商业核电站最初却并没有考虑广东。

二汽:“三线”岁月
二汽

立国之初,百废待兴,汽车这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短缺。1953年一汽正式开工前向毛泽东汇报方案时,毛泽东提出:中国这么大,光一个一汽是不够的,要建设第二汽车厂。

三峡:世界最大的坝
三峡

“如果三峡工程早点建成,1998年的洪灾也许就不会发生。”6月16日上午,陆佑楣在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北京代表处的办公室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陆曾在1993年到2003年间担任三峡工程总公司的总经理。

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长江大桥

52年前,武汉长江大桥尚未建成通车,来往于两岸的轮渡,成为连接这座城市的唯一工具。而不久的将来,八座横跨武汉长江的大桥将成为重塑大武汉的重要纽带。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 “156项工程”之一的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人心中抹不去的骄傲。

日出东北
中国第一炉

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沈重所在的沈阳市铁西区北部曾是中国计划经济工业集成化的典范,辉煌时期,这块全球工厂密度最大、容积率最高的土地上除了不生产舰船、不总装飞机以外,装备制造业所涉品种几乎无所不包。

“钢铁长子”的光荣与梦想
武汉钢铁厂

武汉钢铁厂的筹建要早于“大跃进”,它更早地承载了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强国梦想。在共和国成立之时,全国能生产钢铁的大企业只有19个,年产钢仅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这让这个新生政权的领袖们感到了忧患。

克拉玛依:戈壁油城
克拉玛依油田

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得名于市区附近的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喷油,当时取名为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

查找工业人之家:
奠基(1949年—1958年)
苏联专家

从1952年开始,“一五”计划的制定小组就和苏联有关方面交换意见。以周恩来任团长的代表团访问苏联期间,中国提出了141个项目,要求苏联帮助设计、供应设备和提供贷款、派遣专家,加上后来补充的一共有156个项目,它们成为“一五”计划的核心内容。

迷乱年代(1959年—1968年)
大炼钢铁

当1959年到来的时候,中国人对于本国工业即将在未来三年里遭遇的曲折命运,还似乎毫无清晰的预见,人们依旧沉浸在几年来的陶醉与欣喜之中。他们根本不知道一场巨大的旱灾,以及伴随其发生的工农业的灾难、饥饿与痛苦,即将肆虐中国的大地。

与三线有关的日子(1969年—1978年)
攀枝花钢铁厂

毛泽东站在巨幅中国地图前问周恩来:“你说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周恩来回答道:“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漫山遍野的攀枝花……”毛泽东听罢,脱口道:“那就叫它‘攀枝花’。”攀枝花市是“三线”地区崛起的30多座新兴工业城市之一。

国门初开的激情岁月(1979年—1988年)
宝钢

1978年10月26日,乘坐新干线由东京前往京都访问的邓小平被日本记者问及乘车感受。一向快人快语的邓小平脱口而出:“就是一个字,快!感觉推着我们向前跑。”中共中央高层在检视昔日资本主义对手的建设成就时,多有这种被“推着跑”的紧迫之感。

三分天下的征战时光(1989年—1998年)
乡镇企业

工业的重心在悄然转移。就在以铁西区为代表的“共和国长子”们显出老态时,新的工业种子已开始萌芽。1990年,异军突起的乡镇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65.3亿元,超过国有企业的246亿元。乡镇企业5.6%的销售利润率,更是相当于国有企业2.6%销售利润率的两倍多。

大飞机与强国梦(1999年—2008年)
大飞机

中国在经历了重工业化、轻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之后,再次进入了一个重新重工业化的阶段。大飞机项目的起起伏伏或许最能体现这一工业化的路径。大飞机在第一轮的重工业化中曾研制成功,但很快在轻工业化时期落马,如今又在重新重工业化的浪潮中再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