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百年一遇的危机”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中国经济影响进一步显现,生产减少,增长减少,就业减少,薪酬减少……无疑,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磨难让人成长,对于一个国家也是这样,面对经济困局,中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自我拯救行动。一次次的调整经济政策,除了四万亿的财政刺激方案和日益宽松的货币政策, 走过30年改革之路的中国进入而立之年,开始反思和寻找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2008年,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份里,中国经济在阵痛中破茧,在动荡中前行…… 【网友评论

 
 
   
大雪引发新通胀之忧
地震加剧通胀困境

    “这年头,连猪肉都吃不起了。” 这是年初人们形容物价高涨时而常说的一句“玩笑话”。在2008年2月以8.7%的同比涨幅站上了1997年以来CPI涨幅的“冠军领奖台”。整个一季度,CPI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严峻形势让决策层明白,百姓口中的“吃不起猪肉”决不仅仅是调侃。 【查看详情】

暴风雪考验中国经济运行体制

    南方五十年不遇的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给全国的煤电油运造成巨大的压力。对煤电运力造成了阶段性影响,使煤电的结构性需求大于供给;长期来看,煤炭的供给形势更是不容乐观,煤电行业存在价格上涨压力。

汶川地震次生影响加大中国通胀压力

    经济学家也警告说,地震灾害对经济的次生影响,即通货膨胀不可忽视。其中包括:由于灾后恢复建设的债务负担累积;受灾地区经济基础遭受损害,因市场紊乱造成食品、建筑材料、能源价格高企。

美媒:热钱大量涌入或加剧中国通货膨胀

    许多来路不名的投机性热钱正在通过各种渠道金融中国,一些资金可能通过虚构贸易的方式非法进入中国,另一些资金则可能通过转移价格的方式合法进入中国。热钱大量涌入加剧了中国通货膨胀水平。

   
   
>> 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推动PPI上涨
    导致PPI创出新高的主要推动力是国 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时来自国内的地震等因素也对PPI形成压力。
 
>> 国际油价大涨 中国面临输入型通胀
    自从今年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首个交易日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像坐上了火箭,屡屡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
 
>> 巨额外汇储备加大通胀压力
 
    由于担心进一步上调利率会导致投机性资本继续流入,资本流入实际上限制了央行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 【查看详情】
 
 
 
 
全球金融海啸爆发 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由美国次按危机所引发的新世纪金融海啸,来势汹涌,威力巨大,其不仅撼动华尔街金融体系、重创全球金融市场,导致金融业流动性急剧紧缩,银行纷纷倒闭;更使商品流通市场严重失血,中国实体经济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详细]
中国珠三角等地区企业掀起倒闭潮
    在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依然难以摆脱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资本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资本项目开放和外汇储备不足仍是韩国金融资本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资本项目开放和外汇储备不足仍是融免。[详细]
中国千万农民工返乡 拉响经济下行警报
    今年6月开始,中国珠江、长江三角洲及沿海一批出口加工型企业纷纷倒闭,许多大中型制造企业也迅速收紧扩充步伐,导致大批农民工被裁员。 [详细]
出口增速出现下降 中国外贸已走向衰落
    2008年11月份海关统计出口1149.9亿美元,同比下降2.2%,是2000年以来进出口各项指标首次同时出现下降。多年来支撑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外向型经济模式面临着挑战。 [详细]
最坏时刻仍未到 中国经济面临硬着陆危险
    国外欧美危机不断深化经济日差,国内楼市调整加速及中小企倒闭裁员的影响将进一步浮现,所以无论外需及内需均将更为疲弱。在此形势下,难保增长不再下滑继续寻底,表示最坏的时刻尚未到来。 [详细]
   
 
 
     
失业大军中的农民工

    30岁的江西永修人蔡海华坐在永康火车站候车室里,一脸落寞。蔡海华只是浙江永康失业大军中的一员。今年下半年之后,工厂越来越严重的停产和与之伴随的失业、裁员,让越来越多的打工者被迫重新走上找工作的路。

中国百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

股指暴跌 中国股民人均亏损8万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截止到11月28日,中国目前A股账户有1.2亿个,如果平均按每个人持有两个账户计算,至少有0.6亿人参与股市。 从2007年年底至2008年11月28日,两市总市值共蒸发20万亿,两市流通市值蒸发逾5万亿。若以0.6亿人参与股市计算,人均损失至少在8万。

 
农民工返乡 大学生就业成中共高层之忧

    温家宝说,大概明年大学生毕业650万,如果按照明年经济增长以百分之八的目标来计算,最多能解决900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就有650万大学生,因此我们政府必须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在首位。

 
发改委: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就业工作首位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今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作报告时称,将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金融海啸”股民从“中产”变成“无产”

    2008年实在是个不平凡的一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被迫出手挽救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未能幸免,我家也难幸免。

 
 
 
 
 
时间
内容
1月16日
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月18日
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4月16日
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4月24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调整为1%。
5月12日
央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7日
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7月1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半年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
7月31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8月7日
央行放松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9月15日
央行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并分类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10月8日
央行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7日
央行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10月9日
国务院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10月17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即“保增长”)。
10月29日
央行宣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7个百分点。
11月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拉动内需十项措施和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包括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11月12日
国务院提出扩大内需四项实施措施。
11月26日
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分类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11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首要任务。
12月3日
国务院提出九大金融举措力促经济发展。
12月8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2月13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争取明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股票市场运行。
   
 
第一步:“双防”

    决策层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并将CPI调控目标设定为4.8%。

“双防”遭遇威胁 中国通胀压力在升级
专家:“双防”不可忽视经济下滑风险
 
第二步:一保一控

    7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

中国央行公布“一保一控”宏调举措
“一保一控”新政向“保”倾斜
 
第三步:保增长

    10月17日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攻坚克难“保增长”
中国央行百日内五次降息全力保增长
 
第四步:扩内需,全力保增长

    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港报:从年初"双防"到年底"保增长"
从忧增长到保增长 中国经济的变与不变
 
 
 
增长模式之变
 
     
中国专家:四万亿传递中国政策转向信号

    “四万亿”更多的是传递一种政策转向的信号,而对内资企业充分地放松管制,推动体制改革和转型,扩大内需,培育新的增长点,应该成为中国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主线。中国可通过对内资企业放松管制,推动体制改革和转型,扩大内需,培育新的增长点。

中国将走出偏重投资怪圈 走向消费型社会

    不少人认为,投资基建能够见效,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在1997年渡过亚洲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有效策略。然而,偏重投资的惯常措施有可能造成资源的错配和低质素的增长,乃至形成“增速下滑——投资扩张——经济过热——增速下滑”的新一轮循环。

中国增长的下一个引擎:扩大内需消化外需不足

    税收政策要考虑进一步减税。扩大内需包括投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消费需求。应着手考虑减轻商业、餐饮、住宿等企业营业税,另外,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及对居民个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少征税或不征税。

中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

    官方新华社刊发解读文章称,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这次全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全球经济危机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会

    第一产业粮食的供给60%靠农民散养,第三产业也只有41%,低于全世界51%的平均数,其次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所在。

 
世界日报:中共“内需新政”的撞击和变局

    一场重大的危机,既可能带来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损伤,但以中国大陆这种转型经济体来说,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通常与体制的重大改革相呼应,两者如有机会结合,则会带来经济的跃进、社会的前进、政治的进步。

 
侨报:中国救市计划将改变“国富民弱”

    事实足以证明,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景况,正是美欧日等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走低所致。因此,中国启动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即通过刺激内需来弥补长期被忽略的这一增长极。

 
侨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不亚于1949年进城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最根本的就是要建构新型的公民社会意识, 落实农民的基本权利。农民应拥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民权,而其核心是财产权,包括对土地、房屋的财产权,以及享受教育、卫生、福利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声音:转换增长模式比出台宏观政策更紧迫

    为什么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因为过去几年间,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0%。固定资产投资在各行各业造成了过剩产能,也就是实体经济的泡沫。

 
 
 
 
你认为转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引擎是什么?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
要靠扩内需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没完成,还要靠出口
   
 
 

这是一次集体的应战,没有谁能独善其身,艰难时是变革与崛起的最好时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危机之下,我们能否应对得当。中国经济将重新洗牌,畸形的经济结构有望得以纠正;活下来的企业逐渐摆脱在全球产业链条中低端、被动的角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发生变化,行业的排序也发生变化,社会财富面临重新分配,无产者的光荣与梦想得以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