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摩根:陈光甫
陈光甫1881年出生于江苏镇江,早年留学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15年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20年间,从仅有七八万元微薄资本的“小小银行”成长为中国第一大私人商业银行,拥有几十个分支机构,创造了中国金融史上多个第一,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的摩根”。
1915年的一天,开业不久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个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张100元的钞票,要开100个账户。银行的职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不厌其烦地一口气写下100个户头,手捧100个存折的中年人心悦诚服,满意而归。这场一元起存的恶作剧,让人们牢牢记住了这家石窟门里的小小银行。
这家银行的行长,就是后来被美国人誉为议员银行家的陈光甫。
那时的上海是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各种类型的银行都想在这块淘金的热土上争得一席之地。当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处于上海宁波路的小房子里开张时,资本不足10万,职工只有七八个,被人称为小上海银行。开业那天,陈光甫不敢办酒席,不敢请同业董事,唯恐被同行耻笑。
在强手如林的上海滩,这家小银行是靠什么立于不败之地的呢?
陈光甫认为:“私人企业之目的不仅为盈利,而兼有其理想,即为服务社会,不外为增加对社会之便利,提高人民之生产能力,与乎惠及一般就业水准。服务顾客的目的在于以服务换取报酬。”
陈光甫的服务理念植根于他的留学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民族实业迎来了一个发奋自强的好时机。他决心以办金融进行实业救国。
陈光甫自己一点资本都没有。他动员一个叫庄得之的人拿出了7万元,成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开办资本。庄得之任董事长,陈光甫勉强凑了不足5000元的资本,出任储蓄银行总经理。
远在日本的孙中山也托人带来1万元资本。原来,1905年陈光甫留学美国期间,恰好孙中山参加美国国际博览会,身为穷学生的陈光甫捐了5美元支持中国革命。十年后,伟人以这样的方式来鼓励有为的年轻人振兴民族事业。
1元起存在金融界是个创举,陈光甫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曾被许多人嘲笑。在陈光甫之前,银行是不重视储蓄的。陈光甫巧妙地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不仅逐步发展储蓄业务,而且还以储蓄二字为银行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