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评论] [ 股票] [ 理财] [ 基金]

互助烧钱 小心引火上身

2016-10-11 16:59:14

编者按

近几年,创业公司似乎坚信一个理念,有钱就可以烧出客户,烧出利润,烧出上市,烧出成功!甚至连一向被冠以最具客观、风险意识的投资人也产生错觉的信任。不可否认,通过烧钱,的确有一些公司在大战役中生存了下来,但你若认为这些公司生存、成功的本质是靠烧钱解决的话,那在中国还有什么业创不了呢?

所以,停下来,静一静,问问自己。

今年互助行业成为资本市场和创业者的宠儿,互助君没有想到互助行业在中国开展的速度这么快。中国的互助土壤其实并不算丰沃,但随着优秀创业者和资本的进入,各互助平台开始撒钱,原本很有意义的互助行业,似乎变了味。难道互联网创业就是TO VC吗?为何不踏踏实实做点有用的事情呢?

也许是近期出行领域融资的万丈光芒、新美大合并下的O2O看似繁荣,许多互助领域的创业者也认为通过烧钱能烧出互助行业的一片灿烂辉煌来!

互助烧钱靠谱?

难道烧钱是TO C领域互联网创业的最佳方法论吗?互助君试图寻找过去通过烧钱最终走向成功领域的共性:

1、 高频的应用场景

2、 清晰的客户体验和价值

3、 通过圈客户,能够形成规模效应,边际效率在提升,边际成本在下降

4、 行业壁垒=客户数

互助君再来复盘,在互助这个领域,是否具备以上烧钱能够走向成功的特征。

互助低频无感

o2o、出行、互金都是高频消费的场景,一次好的体验,可以带来后续的重复消费。而互助保障,用户加入后如果不出险,理论上一年内跟互助平台都不会有任何的交互,即使有交互也是不断的提示续费充值。试问,这种低频的场景365天后用户是否还会记得曾经烧钱的某某互助。

互助能否烧来客户体验和客户价值?

互金烧钱,烧来的是资金,几百块钱就能烧来一个客户存入几千到几万不等的存款,客户通过存钱理财给自己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出行领域通过烧钱补贴,不仅真正让用户在出行上得到了快捷实惠,更关键的是很多车主通过出行,为自己带来了客观的收入。同样,类似美团等O2O领域的烧钱,用户至少获得了优惠和便利,也许1元可以享受一份大餐,99元就可以韩国5天游,用户在资本的钱战中享受到了便利、优惠、回报等,这些都是亲身感受的消费行为,又是用户每天的生活中都会发生的。

但互助行业并非如此,保险本来就是很虚无的产品,传统的保险买的是一张保单,互联网互助烧来的体验也就是一张看似山寨的互助保单。百分之九十九的用户都不会发生风险,不会从互助平台拿到赔付,没有切身的价值体验,用户是否会感知和认同互助的价值?

边际效应

通过烧钱,互助能否实现边际效率提升,边际成本提升。互联网成功的方法论之一就是规模效应,但是金融恰好相反。到今天为止,金融的服务能力是有边际的。所以,我们看到,背靠蚂蚁金服的余额宝到了一定规模就停滞增长,原因还是因为资产端的投资能力是有边界的。

同样的逻辑,已经上线的几家互助平台核心的逻辑还是个人健康风险管理,至今还未看到有任何一家互助平台在健康风险管理方面有明显的技术性能力创新。烧来的客户越多,未来应对大规模赔付客户的概率越大?各互助平台,你们已经具备应对大规模赔付的能力了吗?

直白的说,o2o烧来的是客户,互助烧来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赔付,烧来的是风险。

客户数是否等于行业壁垒?

互联网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当某个公司占据某个领域过半的客户数时,行业格局基本已经定局,所以在互联网得客户数者得天下。

在传统金融领域,一直遵循的基本逻辑是资产规模、高净值客户。所以,决定某家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只有资产规模,这个逻辑也延伸到了互金领域。

同样在互助领域,决定互助平台能否成功的不单是客户数。盲目的追求客户数,只会不断加大平台的赔付风险。只有持续获取低风险、能够持续续费、能够持续给互助平台贡献利润的客户。

泥沙俱下,烧完钱切记淘沙去泥。

互助烧钱,烧来了啥?

千P大战,虽然一片狼藉,但效果还是明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P2P烧的钱是值得。花了200甚至500烧来的一个客户,可能就会存入1000到几万不等的资金。而这些庞大的资金池,几十亿的资金体量,完全把互金平台的荷包给填的鼓鼓的。同样的百团大战,最后剩下的只有新美大和口碑,团购涉及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这样一个覆盖人群广、高频快的消费,一个用户产生的价值不言而喻。O2O烧来了客户,烧来了数据,烧来了消费,况且新美大现在还是持续的进行补贴。

但你以为这样就可以通过烧钱复制到互助行业吗?互助是典型的无感、低频、高风险的行为。通过烧钱带来的客户,一对产品不了解,二在平台上几乎没有任何行为痕迹,更重要的是,烧钱来的客户少不了鱼龙混杂,见机得利的人,不仅骗了钱更带来了无数的赔付风险。互助平台最终衡量的指标就是互助事件发生的次数、频率。大规模烧钱,看起来数字很漂亮,实际上只会让身边的不定时炸弹越来越危险。而这样的后果,不是一个平台能够承受的,其中不仅仅简单的赔付问题,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可想而知。你真的赔得起吗?

烧钱的结局是什么?

不续费

目前以水滴、众托帮等为首的互助平台,从一月几万到一月新增近百万的用户数着实让互助君大开眼界,且不说互助作为新兴行业,用户接受程度如何。仅从一个客户的获客成本来说,这笔钱花的也不少吧。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互助行业最核心的指标之一就是续费率,但互助保障不像出行,外卖,用户会随时用,随时消费。互助如此低频,各大平台又是免费让用户参与的,用户全程毫无感觉。对于目前仅有一元的用户来说,发生赔付之后,也不定在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过这样一份保障。如此,用户凭什么来续费呢?一旦互助金不足,少则几万用户,多则一月几十万用户面临续费、退出的问题。难道打算再次为用户充值,再来一遍?

赔付拿不到钱

目前许多互助平台都以0元免费加入,然后平台代充值1元,或者是用户自己1元的形式就可以加入互助计划,无论怎样,用户的账户里只有1元钱。细心的用户可以发现,1元是许多平台享受保障的警戒线,只要平台发生一起事件,用户就不再享受保障资格。伴随着续费率降低,用户基数减少,一旦参加保障的用户发生互助事件时,也一样得不到互助金,尤其是按照目前大病发病率来看,互助平台一月发生互助事件所需的互助金,这些互助平台都支付不起。用户不续费,其他会员同样等于没有保障,难道还打算自己兜底?那你又可以兜多久呢?

互金领域再次被负面

千P大战,一片狼藉,互金留下来的名声多半成了骂名。许多创业公司一开始也是通过不断烧钱,带来了各种唯利是图的人。这也自然带来了高风险,伴随着欺骗,偿还能力不足等问题频出。同时一旦平台收益降低,客户也迅速转移至其他平台,用户从原本信任、期待到现在的怀疑、排斥。平台大量客户流失,口碑极度恶劣。如果这股妖风再蔓延至互助领域,不仅互助领域的创业者将会受到牵连和影响,整个互金领域将会再次遭受负面。

互助君认为互联网创业公司生存的三大法宝:粘性、价值认同、壁垒。

由此联系到互助行业来看,单纯靠烧钱能带来粘性吗?互助行业的价值认同能靠烧钱就能得来肯定和忠诚吗?互助的本身在于产品、服务,对于目前复制性极强的互助平台来说,构建壁垒才是关键,而烧钱只会把壁垒烧没了。

互助决胜的关键

互助君个人浅见,做好互助行业各家各有各法,但有三点必不可少。

增强用户粘性

从目前用户购买互助保障来看,除了购买过程中对互助保障项目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以外,整个行为是无感的。曾经采访过几个朋友,有的说:我就是看到免费才加入的,我也不知道是啥。还有的朋友说:等于没买一样,里面也没啥可以看的。”

所以对于互助保障购买前后无感、又没有其他服务去激活用户产生高频的粘性,这才是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不然烧来的用户也是一潭死水。

差异化价值

目前互助保障平台门槛太低,卖水果,种地的都来了。产品无非就是你家三个计划,我家5个计划,其他产品的首页,详情页互助君就看到各家从上线相互抄到现在,除此以外毫无创新可见。反而见得更多的就是在薅羊毛,比PR稿,相互黑对方。若是如此,这种纯粹TO  VC的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各家应该很多考虑如何在产品、服务本身进行突破。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形成自己的竞争壁垒,而不是一味的烧钱比谁家用户数多。

风险管理

互助剖析其本质还是风险管理,谁风险管理做的扎实,谁就能在将来互助事件发生时临危不乱,同时也能在后期收益性上做到稳定、最大化。

从目前来看,各家互助平台在风险管理上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科学化、体系化。信息不校验、安全不提示、用户信息可随意查阅等问题还十分常见。不仅仅是这些可以直接发现问题,还有许多潜在的风险需要及时规避。

盲目烧钱,只会加速死亡

中国的一些创业者“太快”,缺少“敬畏”和“安静”。国人害怕很多东西,比如害怕丢面子,害怕赔钱,害怕做不起来,然后吹半天牛,吹出一个牛B回不来了的那种。因为各种“害怕”,很多人会寻求创业捷径。于是,很多浮躁,杂乱,不真实的情况也就随之发生了。

并且事实上,不管你是否有钱,都要在扩张规模时在如下方面注意平衡:把钱花在哪儿、花钱的速度、预测你到达下一个里程碑需要多长时间,意义有多大。

如果创业者重心倾斜,盲目的追求数量,将钱甚至时间大量的花在某一个方面,那花光钱的速度和出错的概率就可能大大增加,而烧完钱之后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全民互助时代

互联网互助保障自媒体。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WEMONEY官方微信
扫描可关注
出品:凤凰WEMONEY
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