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评论] [ 股票] [ 理财] [ 基金]

“罗尔事件”落幕 互联网+公益亟需完善

 

 

 

 

2017-01-16 16:05:05

摘要:“罗尔事件”虽暂时告一段落,但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让我们对互联网+公益的运营模式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如何避免“罗尔事件”的再次发生?如何对互联网+公益的运营模式进行完善?

2016年12月24日早上6点,罗尔的女儿罗一笑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因病去世,她的父母希望捐献她的遗体和器官。而在更早以前,深圳市民政局、罗尔、刘侠风及腾讯四方经沟通后发布声明。称将会把罗尔公众号发布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以及“P2P观察”公众号发布的《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敌人》两篇文章所获得共计262万余元打赏金,通过微信平台在3天内退款至用户零钱包。

这一声明也否认了之前罗尔与刘侠风联合声明中“将款项用于成立白血病患儿专项基金”的说法。尽管还有人在继续提出质疑,为罗尔声援的声音也仍然存在。罗尔事件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至少是告一段落了。

我国公益事业现状

虽然罗尔事件结束了,但对互联网+公益模式的反思却不应停止。互联网时代的公益有哪些特点?陷入困境的个人,应该如何发起求助?作为监管方,又应如何管理网络慈善?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的预期社会捐赠总量达到992亿元。目前共有基金会4871家,比2014年增加633家;其中非公募基金会占68%,增长势头迅猛。

个人捐赠方面,根据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5年个人捐赠总额达到169.30亿元,较2014年上涨53.72亿元。其中个人小额捐赠(单笔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总额,从2014年的58.6亿上升为75亿元。从这些数据来看,2015年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迅速,全民慈善氛围正在形成,其中互联网的贡献不小。

互联网助力公益事业

传统公益模式效率较为低下,一旦受助人面临紧急的经济困境时,往往受限于信息覆盖人群、救助参与率、捐助金额、捐助时间等因素,资金难以在所需时间内筹集完毕;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由红十字会和公益机构主导的慈善活动公信力也很有限。

而在互联网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强大的连接能力,求助人可自主发起求助需求,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求助信息可在第一时间触达广大互联网用户,人们的捐助行为可以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同时,借助移动社交网络的力量,求助信息与慈善项目容易使网民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大大加速信息传播。

网络公益模式的缺陷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因为互联网的虚拟性,网络公益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核心的当属信息不对称。捐款前,捐款人无法确定求助人提供的身份信息、资金需求是否真实,筹款金额是否合适;捐款后,捐款人也没有途径知晓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超出目标金额的善款被如何处置。简单来说,捐款人关心的就是事先审查和事后监管两个问题。

回到罗尔事件本身,根据2016年9月1日实行的中国首部《慈善法》,罗尔因为女儿的疾病请求社会帮助属于个人求助行为而非公开募捐,慈善法并不禁止。个人求助一般被视为山穷水尽的最后一步,是公民的一项正当权力,没有被法律禁止也是法律人性化的体现。不过,个人求助存在着明显弊端。就罗尔事件来说,公众一方面不能确认罗尔是耗尽了所有资源后才来求助,另一方面也无法知晓善款的善后处理。这也正好对应先前所说的事先审查和事后监管两个问题。

互联网公益平台尝试弥补模式缺陷

针对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国内一些主流互联网公益平台正在逐步解决完善,有些平台已经得到国家法律上的认可。根据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23条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同一时间民政部也向社会公示了首批13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名单(如下表所示),以后慈善团体也必须通过以下募捐平台来发布募捐信息。

这些互联网公益平台在募捐信息发布前会对募捐信息真伪进行甄别,并会及时公布善款使用情况。以腾讯公益为例,求助人在发起项目时,前期公募机构会对求助人家庭情况进行审核和确认,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在平台设置明确的筹款目标。这些项目会实时地公开显示捐款进度、捐款人数等重要信息。在后续款项处理上,腾讯公益会根据项目的额度自动推荐公募机构,款项接受公募机构的监管。这些都会使公众能够放心捐献自己的一份爱。(下图为腾讯公益旗下WE救助流程)

相比于被视为最后一步的个人求助方式,这些互联网公益平台在事先审查和事后监管方面无疑都要做得更好。不论对于求助人还是救助人,都是更好的选择。不过有些互联网公益平台也有着自己的问题,以轻松筹为例:

作为唯一入选民政部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纯种”网络公益筹平台,轻松筹的运作模式之前一直存在争议。2016年轻松筹将其微爱通道平台手续费的收取标准提高到了2%,称扣除支付给微信支付平台的1%手续费外,剩余1%的手续费用作“轻松筹”平台的运营费用。因为手续费与项目费用直接挂钩,轻松筹也存在降低项目门槛与提高筹款金额的道德风险。万一出了骗捐事件,平台应该如何担责?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互联网+公益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慈善活动的参与率,但是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忽视。近两年在各大社交媒体出现的骗捐案层出不穷:新浪微博平台用户“我的心属于拜仁慕尼always”利用天津港爆炸事件,谎称自己父亲在天津爆炸中丧生以欺骗打赏;而在以高知用户为代表群体的知乎,也发生了“知乎女神”童瑶诈骗捐案。

由于网络公益的参与者众多,一旦发生骗捐事件,人们的不信任感不仅仅是停留在求助平台,而是会蔓延到整个网络公益模式中。这种信任一旦被损伤,将极难修复。所以,对于互联网公益平台来说,不能仅仅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募捐通道,而是需要承担起事先审查和事后监管的责任。而对监管者来说,也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公益慈善事业保驾护航,确保人们的善心不会变了味。

互联网普惠金融研究院

由北大、长江商学院、人大等高校知名学者及中诚公益创投发展促进中心、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国青智库等机构发起设立的机构。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WEMONEY官方微信
扫描可关注
出品:凤凰WEMONEY
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