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评论] [ 股票] [ 理财] [ 基金]

资本蜂拥伪共享经济:烧钱谋垄断 赚钱靠估值

 

 

 

 

2017-05-08 13:22:37

从摩拜的多轮融资到ofo创下最高融资纪录,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引发了资本的追逐与狂欢。

这种情形似曾相识,如果将时间倒退回两三年前,滴滴与Uber的竞争亦如是。滴滴与Uber以合并收场,让资本方松了一口气,摆脱了“烧钱”大战。

回顾共享经济的投资过往,资本的回报究竟在哪里?目前来看,大量资本砸向共享经济市场除了让这些企业估值飞涨之外,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用户资源或是投资动因

目前,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又一次引发了资本的追逐。在过去短短14个月中,摩拜单车完成五轮融资,仅年初至今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亿美元。而ofo D轮的4.5亿美元,则创下目前行业内最高融资纪录。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一线城市人口密度高,移动支付技术成熟,并且普及率较高,这为共享单车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外,共享单车的出现符合绿色出行的概念,因此引来不少资本的追逐。

显而易见,目前身处第一梯队的摩拜与ofo,一般机构已经难以参与其中。于是大家分散到各种与“共享”有关的创业项目中。

比如,永安行获得了蚂蚁金服的投资;小蓝单车bluegogo获得了由黑洞投资领投、智能星通跟投的4亿元A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有三个投资机构参与了多个共享单车项目的投资。黑洞资本同时也是优拜单车的投资方。而针对二三线城市的哈罗单车由愉悦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投资,这也是摩拜的投资方之一。

除了摩拜和ofo,其他单车均处于A轮和A+轮的融资中。

此外,共享充电宝近期亦受到资本的关注。从2017年3月初开始,资本对共享充电宝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至少有8家共享充电公司获得了融资,总的融资规模在3亿元左右。显然,共享概念已成为资本的宠儿。

公开数据显示,从3月31日~4月10日的10天里,共5笔融资,超20家机构入局,融资金额逼近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IDG、红点中国、腾讯、金沙江创投、元璟资本等都已投资了共享充电宝类型的创业公司,街电科技、小电、来电科技等五家企业获投。

“人们的认知都是一波一波的,大多数人随社会草随风,我相信很多投了共享经济的机构,也没有把账算得太明白,大多跟风投,至少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不怕投错,就怕错过。再说,钱多不花出去,有的也没法跟LP交代,这种现象很普遍。其中有的可以赚到钱,有的会赔,很难讲。”华美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李彦对记者表示。

在谈到资本为何看好共享经济时,张叶霞认为,共享经济的出现是为了整合各类资源,使得人们公平地享有社会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这些资源包括房子、汽车、充电宝、单车、办公室用品等。而资本看重的是共享经济背后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我国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分配效果低,这些都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

“想进入这个共享市场的财务和战略投资人非常多,目的各不同,有为自己产品提供协同效应的,有为低价获取用户数据的,有希望获得高频用户入口的,有为财务创新提供工具和场景的,有为基金刷品牌存在感的……估计大家唯一都不提的是如何赚钱。”梅花天使创投合伙人吴世春曾这样对媒体表示。

“烧钱”似成唯一法门

如今的共享资本大战,似乎被认为将是滴滴与Uber竞争的翻版。

“当前的共享经济中,不论是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都受到了资本的热捧。尤其是过去的一年中,共享单车之所以迅速发展,受益于大量资本的注入,与滴滴、Uber当时的情况相似。区别在于共享单车获不同轮次融资间隔更短,资本战加速,但滴滴、Uber融资额更高,大于共享单车。”张叶霞称。

翻看滴滴的投资人名单,前期的天使投资人王刚、金沙江创投等,中期的腾讯、中信产业基金等,这些名字同样出现在如今共享经济的战役里。

彼时,补贴大战让Uber在国内烧掉了20亿美元,滴滴亦如是。最终,滴滴与Uber以合并收尾,停止了“烧钱”,让资本方松了口气。

今年4月28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超过55亿美元融资,估值高达500亿美元。官方消息中虽未提及投资方,但另有消息称,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支“国家队”资本均参与本次投资。

李彦认为,有了之前的滴滴和Uber的铺垫,才导致现在的共享价格很高,也就是说,共享单车这一轮,是滴滴它们做了很好的铺垫。打车软件和共享单车的玩法绝对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个是空中打击,一个是地面打击。滴滴是空中叫车,单车是地面受物理限制。他们的相似之处是,烧钱清场,形成垄断,垄断之后,生意就好做了。

或许可以预料的是,在群雄逐鹿的共享经济市场,也必将上演此前在打车市场中的“烧钱”大战。

离真正的共享经济有多远?

在共享经济的投资热潮中,资本方都希望自己成为最后的赢家。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量资本砸向共享经济市场除了让这些企业估值飞涨之外,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还是以共享单车为例,今年2月,就发生了共享单车首起撤资案。卡拉单车发布声明称,由于单车丢失率高,投资方已于2月14日撤资退出,导致在厂商生产好的4333辆单车无款提货,公司运营资金紧张,直到今日也未能恢复运营。

“创新企业估值本身较为困难,加之目前共享单车管理混乱,例如随意停放等问题都会影响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对行业前景造成影响。”张叶霞称。

更重要的是,共享经济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而像共享充电宝这一类产品,是否属于“刚需”也有待市场检验。

在张叶霞看来,共享经济能否持续获得资本青睐,清晰的盈利模式是关键,如果只有概念,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运营模式,会对收回成本造成较大的压力。

尽管如此,对于这股共享经济热潮,张叶霞认为短期内不会降温。

“共享经济也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新的共享经济模式仍然在不断出现,因此短期内共享经济降温的可能性很小。”张叶霞称。

即使在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共享单车市场,其仍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目前共享单车市场并没有达到饱和,二线城市以及部分一线城市仍然有介入的可能。此外,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这部分公司还可以选择被收购和合并。不同区域市场的饱和度也不同,在热点区域,各平台投放量较多,这些区域趋于饱和,并且共享单车道路停放受限制,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但共享单车并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大投放量。”张叶霞如是说。

李彦认为,因为单车是地面打击模式,所以比打车软件更难形成垄断。如果再做的话,就必须差异化,覆盖那些同行没有覆盖的地点,或者运用新型的运营手段,必须要快,让对象措手不及,如果没有新意的话,后来者投入再多也没意义。

但在他看来,共享经济的创业,可能没有纯互联网那么残忍——有第一没第二。“因为区域文化等差异,我认为有些行业的共享经济,可能会有更多的品牌出现。”李彦表示。

而在资本狂热追捧的背后,对于共享经济的认知似乎仍有待厘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伍旭川认为,我们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这些所谓共享经济,和理论上共享经济与共享金融的范畴存在一些差别。理论上的共享经济是充分发挥闲置资源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闲置资源是实现共享经济的前提。

颐园财经

解读最新的投资环境变化,捕捉最重要的财经市场信息。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WEMONEY官方微信
扫描可关注
出品:凤凰WEMONEY
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