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意在履职
黄小鹏
就在媒体发表一条未经证实的年内不加息的报道之后没几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多少有点让市场感到意外,不过却也在情理之中。
此轮加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对抗通胀。近期农产品等价格持续上升,居民货币贬值感受明显,通胀预期强烈,8月份CPI已经攀升到了3.5%。9月份CPI虽然尚未公布,但各大机构普通预期会在8月份的基础上进一步走高。在这种情况下,再仅仅运用数量型工具来控制流动性,显然已经力所不能及,加息已经箭在弦上。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当前比较大的通胀压力和强烈的通胀预期,不少专家学者却纷纷叫嚷调高通胀控制目标,言下之意就是让老百姓承受更高的通胀率。这种言论,不仅违背了经济学常识,也背离了几十年来全球各国通胀管理的共识,更是与年初两会上政府对通胀目标的承诺相冲突。高通胀的危害我们遭受过,低通胀的益处我们也享受过,从历史上看,每一轮通胀走高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类似的荒唐言论,干扰大众的视听,但是,在通胀控制目标这个问题上,民众不应该有丝毫的含糊,央行更不能卸责。这次“出人意料”的加息,正是央行履行其应有职责的体现。
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各国之间经济周期不同步,导致政策之间存在冲突。一国基于本国国情作出的政策应对,很可能不利于它国,特别是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美国,为了防范通缩风险,正准备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将明显地抑制美元汇率,从而导致其它一些主要国家货币面临升值压力。此前,经济界纷纷预期加息不会成为中国央行的选择,相当部分理由乃是基于外部制约的分析,但如果任由中国的利率政策被外部力量所挟持,那么流动性将无法真正有效地得到控制,国内已呈过热苗头的经济也将会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我们不仅应该赞赏央行此次加息之举,而且更应该从理论上反思利率平价理论的适用性。在完全资本流动和自主货币政策之间,应该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这为我们实行弹性的资本管制,换取某种程度的货币政策自主权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此次加息如果不仅仅是对通胀状况的一个短期反应,而且还是摆脱利率平价思维的一个努力和尝试的话,那么它就理应获得更多的赞赏。
·专家观点·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总经济师 李迅雷:这次加息,有些出其不意。在很多人都预测短期不会加息的情况下,央行加息0.25%,是出于收缩流动性的需要,在之前准备金率上调的情况下,加息仍然是为了对冲持续上涨的通胀压力。
央行的加息对股市是偏利空的消息,但具体影响,还要看加息是连续性行为还是单次行为。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小蕾: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9月境外资本流入明显加快,从而推高资产泡沫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防止通胀出现,央行选择这个时间点加息不足以降低价格水平,预计未来还将连续加息。加息不会直接影响CPI,但会解决流动性的问题,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在投资方面,加息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最大。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贺强:加息主要是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CPI。今年下半年以来CPI持续高涨,粮油等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攀升,目前又将面临着第三季度CPI的发布,虽然前段时间央行宣布提高了六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但是目前来看很难遏制价格上涨的势头,因此才出台加息的措施。 (杨丽花 整理)
相关专题: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