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加息将有助于减少外部压力

2010年10月23日 02:09
来源:证券日报

0人参与0条评论

□ 傅苏颖

最近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大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此次加息将有助于减少外部压力,达到管理通胀、调控地产、减缓汇改压力的效果。因此,相信加息后相应的资本管制等配套措施急需出台。

自2007年“防通胀、防过热”的六轮加息之后,由于连番自然灾害及随之袭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于2008年全年进入“降息”通道,先后下调基准利率5次,2009年全年未出手拨动利率。

2010年,被业内称作金融危机复苏时期的“宽松政策退出期”,随着日渐增加的通胀预期,“加息”声浪愈来愈紧密。年内,中国央行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月内又特别要求内地六大商业银行上调其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但此前“加息”利器一直未出手。

央行突然选择此时点加息,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的势头已经有所放缓,但是,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却在不断升温。

自今年2月以来,CPI涨幅超出1年期定存利率,即截至8月,实际负利率已维持7个月,居民通胀预期强化,储蓄“搬家”进入楼市、股市。国际市场上,美元持续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对我国物价指数必然产生较大影响,输入性通胀压力骤增。央行选择此时加息表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对可能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提前控制也是情理中。可以看出,目前,央行已经将控制通货膨胀放在首要位置。

至此,我国成为继印度、巴西之后,又一选择加息这一货币工具的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后,为应对通胀压力,澳大利亚、挪威、印度、巴西等经济体先后加息。与此同时,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央行仍旧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

当然,当前央行加息发出的警示信号作用大于实际作用。0.25个百分点的加息非常温和,不能抑制资产泡沫。但重要的是使用了“加息发这个货币政策工具,发出了提高资金成本的信号。自然,房地产是加息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都未能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抑制住,而加息是直接在地产商资金链上做文章,从另一个侧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此外,理论上一国经济强势、而货币利率高企,往往会吸引资金流入。这似乎与加息抑制资产泡沫的初衷是一个矛盾,那么,为了减少热钱流入而对冲加息回收流动性的作用,央行可能采取其他资本管制等其他配套措施加以防范。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利率 压力 中国 巴西 
打印转发
凤凰网官方推荐:玩模拟炒股大赛 天天赢现金大奖    炒股大赛指定安全炒股卫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