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市中心城区压力有多大?


来源:南方都市报

11日闭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和房山区,被定义为“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是承接产业、人口和城市功能转移的重要区域”。

资料图

11日闭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其中披露:北京将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在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控”与“疏”双管齐下,严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中心城区力争疏解15%人口……

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压力到底有多大?这要从北京有哪些区域属于中心城区开始说起。2012年9月,《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明确四个功能区的定位。目前,经过调整的北京市共有16个区县,其中,东城区、西城区由原来的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中心城区构成,属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国务院、多数中央部门,以及北京市政府都坐落在这两个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是首都面向全国和世界的高端服务功能的重要承载区,这里既有繁华商务区国贸C B D,也有高新科技云集的中关村,高等学府集聚的学院路。

城市发展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和房山区,被定义为“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是承接产业、人口和城市功能转移的重要区域”。

而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这些远郊区距离市中心较远,人口相对较少。

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南都将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定义为北京的中心城区。通过梳理城市发展新区和中心城区在人口、面积、交通、空气、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指标,南都记者发现,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总和是5个新区的两倍,而面积还不到新区的1/5。

人口密度大,行政机关、企业密集,这些给中心城区带来了更大的交通压力,以至于西城区的交通指数长期保持在“严重拥堵”状态。另一方面,新区的基础设施还未跟上,教育、医疗等都远远落后于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压力有多大?

A 人口密度:核心区是生态涵养区百倍

[解析] 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调查报告,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密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外围逐渐降低。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其中北京核心区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万多人,是生态涵养区的109倍。西城区最高,为25767人/平方公里,延庆县最低,只有158人/平方公里。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早就提出,到2020年中心城人口将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这也意味着,东城区、西城区平均每年要疏解4万人。而新城人口则需增长一倍,通州、顺义等被列为重点发展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北京的人口控制目标为2300万,城六区争取下降15%左右。

资源有多集中?

C医疗服务:近7成医院在中心城区

[解析] 北京市的中心城区最大优势在哪里?教育和医疗资源无疑是最明显的一个。过去若干年中,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北京等大城市的讨论已经不绝于耳,而在北京市内,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发现,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优势十分明显,北京市社科院发布的《北京蓝皮书》中,排名第一的西城,其公共服务指数是排名最后的通州的两倍。蓝皮书指出,公共服务均衡化仍然是城市发展新区短板。

医疗方面亦是如此,如果考虑到陪同及陪护人员,以及带动的医院周边小规模餐饮住宿和辅助服务人员,集聚的人更多。公共资源的聚集和分布不均,又反过来带来了交通、环境和众多的社会问题。

在北京蓝皮书中,课题组以公共服务短板为由头,建议更多的政府机关东迁通州。在此之前,通州其实早已不是曾经的“通县”,过去若干年,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外来人口将通州作为安居的首选,一是因为房价低洼地,二则是八通线相对较为方便。而“睡城”也给从通州到北京的交通带来了压力,居住功能得到释放,而其他产业转移得比较缓慢。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城认为,东迁的同时还是以疏导产业为主,主要是第二产业,以此带动相关配套服务的发展。

[责任编辑:wangshan1]

标签:中心城区 北京城市 核心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最高13%

凤凰金融-安全理财

凤凰点评:
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华安逆向策略

凤凰点评:
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