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2》剧透 | 五丈原之战,熬死诸葛亮,看透司马懿


来源:复旦人文智慧课堂

“ 


编者按:热播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第一部已经结束,故事也进入了新一轮的高潮,第二部中司马懿终于要和诸葛亮杠上啦!为了更好的观剧,小编是不会随随便便剧透的。这里讲的故事是按照正史中所记载和史学家们的分析整理而成,所以请放心阅读。历史中的诸葛亮应该不会点七星灯续命,而司马懿也未必雄才大略。

”  依循史料出发是基础 


面对三国这个题材,自然不敢不自量力提出什么新观点,只是希望借着大家熟悉的历史背景,讲述依循史料出发的原则。三国历史的文章如此之多,良莠不齐,所以选择很重要。翻看一本讲三国的书,如果书中没有《三国志》《晋书》的援引,没有其他相关参考文献,那么恭喜你,你买到一本 “民科”史书,请当故事看。

五丈原之战是流传很广的三国故事,除了《失空斩》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情节,诸葛亮的死也让这个历史片段变得尤为重要。一边是《演义》中“智近乎妖”的诸葛孔明,一边是史家评论“以狐媚取天下”的司马仲达,这场五丈原之战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展开无限脑洞的主要原因是史料的缺乏,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正史中的描述主要有《三国志·诸葛亮传》和《晋书·宣帝》中的两个片段,《资治通鉴》作为一本二手资料,也对此有所展开。至于《太平御览》等书中记载,或作参考。但是,即便如此,掌握的史料是极其有限的。下文内容仅作参考。

 粮食是诸葛亮最大的困局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古代军事战争中“粮草”一直是关键问题。


在生产力有限的时代,吃饱一直就是一件难事,吃不饱就军心涣散,没粮草就根本打不了仗。根据裴松之注的三国志来看,蜀汉灭亡时,全国户籍人口大约在820万左右,其中魏国443万人,而蜀国仅有94万人。而根据葛剑雄教授在《中国人口史》中的考证,三国末期全国人口大约有3000万左右(因为算上没有编入户籍的兵户、屯户、吏户等其他人口、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无论是800多万还是3000万的全国总人口,蜀国大约只占十分之一左右。换句话说,当时人多,粮食多的国家、是魏国,而蜀汉的人口、耕地面积都比较有限。那么,败局就成了一种必然。只要打持久战,蜀汉一定会被拖垮!


粮草不继,国力空虚,人心不齐,国必亡之。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诸葛亮传》)



这段史料取自陈寿的《三国志》,描述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的时候。这段史料说明两个问题:

  • 第一,诸葛亮此次北伐的准备是不足的,没有足够的粮草;

  • 第二,诸葛亮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与魏国打持久战。

五丈原之败已经是注定,京剧里的《失空斩》写得再妙,也无法辩驳这样的事实。蜀汉北伐,却要“每患粮不继”,说明蜀汉的粮食生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并没有为战争做足准备。即便有“木牛流马”这样先进的运输工具,可能不能满足“十万大军”的粮草需求。

“为久驻之基”则反应了另一个错误的战略决定,就是说诸葛亮本人也已经知道,上了五丈原,就要打持久战,所以要在那里屯田,以继粮草。蜀道艰难,如果持续北上,也需要一个屯粮的地方,可能这也是先上五丈原的原因之一。正如前文分析的,以蜀汉的粮食生产力,要进行持久战,是不明智的。魏国占的是天时和地利,是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广阔的“粮仓”,是屯田令后恢复的社会生产。

 积劳成疾是管理问题 

百余天的对峙,积劳成疾的诸葛亮免疫力下降,得了病,逝于军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动之余,这种做事和管理的方式却值得反思。事必躬亲,不一定连芝麻大的事情也要去操劳。适度的放权,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可能也是必要的。

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

对曰:“三四升。”

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竟如其言。

(《晋书·宣帝纪》)


事必躬亲的诸葛亮在管理上犯了一个错误,管得太小太细,不肯放权给属下。“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如此细小的案件,都一定要亲自过问,一个军的案件啊。诸葛亮不仅把自己累出病来,更严重的耽误了蜀汉的人才发展。长期在诸葛亮管理下的蜀汉大臣们,没有获得足够的锻炼机会,能力欠缺。诸葛亮死后,杨仪、魏延在军中争权则从侧面反应出蜀汉军心不齐、诸葛亮管理欠佳。

晋书是有偏向性的,这一段史料的主要目的就是证明司马懿的高明,通过对诸葛亮使者的询问,预判了诸葛亮必定过劳死。当然,这个论据却没有支撑起司马懿主动提出“持久战”的拖延战术,熬死诸葛亮,重创蜀汉政权结构。

 胆子小还是有战略? 

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 (《晋书·宣帝纪》)

对峙一百多天,司马懿就是不出战。从上述这段史料来看,其实不打并不是司马懿的意思,而是魏国皇帝的意思。

魏国皇帝为什么不打呢?

“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以候其变。”

言下之意,如果不是魏国朝廷畏畏缩缩,司马懿早就一举拿下诸葛亮了。只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懿并有那么高远的战略思维,想出“持久战”这么一招。相反,诸葛亮却意识到如此僵持对蜀汉不利,所以多次挑战。如果硬碰硬的打一仗,诸葛亮是有获胜几率的,而且这个几率很大。那么,至少在战役层面,可能获得胜利。但是,正如司马懿自己说的“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诸葛亮为什么不是一鼓作气直接依山而东,取了阳遂呢?核心问题,可能就是粮草,诸葛亮需要占据一个适合屯田的地方,搞点粮草,再图中原。

另一面的司马懿呢,自然被晋书写得神乎其技:“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通过天文现象,就预料到了诸葛亮的败局。只是,种种迹象都表明,司马懿并没有持久战的战略思维,反而是谨小慎微对待魏国朝廷的姿态帮助了他。

 蜀汉军心本就涣散 

“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


诸葛亮前脚刚死,内部就马上奔溃了,一些将士烧了营帐逃跑。其实,蜀汉的军心涣散是有原因的,除了诸葛亮这个精神领袖,当时的蜀汉并没有太强的集体意识。或者说,蜀汉作为一个外来的军阀政府,因为要备战,必定要征兵、征粮,即便诸葛亮再如何廉政,对蜀地的民众来说,多少还是有疏离感。“亮悉大众由峡谷出。”这一次的北伐,诸葛亮几乎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可见征兵、征粮之严酷。

蜀汉军心涣散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权力分配的问题,蜀汉内部并不是没有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无论是荆州集团、东州集团、还是益州集团,并不一定相互服气。就连军队内部,杨仪魏延在诸葛亮死后立刻展开权斗,矛盾可见一斑。而之前的马谡案件,也可能是为了平衡利益。


整个蜀汉政治集团在诸葛亮死后的状态,都是诸葛亮时期的遗留问题。诸葛亮死后,丞相制度被废,蒋琬、费祎分权而治,刘禅也亲政了,然而蜀汉并没有因此更好或更差,而是残喘了又近三十年。

辩证看待问题,有一个绝对的能臣是好事,比如明末的张居正,可以给国家续命,但是这样的能臣死后,往往就会让政局陷入困境,一派群龙无首的姿态。

能臣往往让皇帝变成废人,优柔不决,同时也失去大臣的支持。而这一切的问题可能源于能臣手中的权力过大,一旦死去,手中大权无法合理分配。

其实,一个鞠躬尽瘁、忠心耿耿但是大权在握的能臣和一个野心勃勃、贪污腐败的权侵朝野的奸臣,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个国家的损害是一样的。国家的治理一定是依靠一套有效的体制、有效分权、持续选才来完成的。

历史的长河浩瀚,岁月的故事无边

往古的每一桩事件

都在偶然之中掺杂必然

风云翻涌,化作落地的雨水一点

见微当知著

9月9日开学论坛,【复旦人文智慧课堂】特邀上海博物馆李仲谋副馆长为各位学友解读“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从一件文物说起,带你读懂文物后的故事、故事中的历史、历史中交织的世界文明。


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是往古岁月

每一个时代的背后,都是风云千樯

时间赋文物以故事,文物赋时间以见证

9月9日开学论坛

上博副馆长解读“大英博物馆百物展”

观往古岁月,看人类历史

与世界文明邂逅在上海



· 识别二维码参与报名  ·

<END>


▼活动报名,点击阅读原文。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