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剪纸——2017年暑期田野考查报告之二


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

“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这是流传于贵州黔东南一带《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中的句子,讲述苗族先祖在迁徙途中将针线和剪花随身携带的情景。苗族剪花虽然也是用纸剪成,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汉族剪窗花,而是苗族刺绣的姊妹艺术。

苗族刺绣根据针法与底布经纬纱交织之间的联系可分为数纱绣和非数纱绣两大类,数纱绣按照底布纹路排列绣线,通常无需底稿,纹样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都规律整体,具备几何特征。而非数纱绣的图案变化多样,一般需要在刺绣底布上描画绣稿。手绘绣稿难度较高,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而且画错不易修改,相同图案多次重复工作量也大,于是在不少苗族分支内都使用剪纸作为刺绣的底稿,这就是苗族剪纸的功用。苗族剪纸也被成为剪花。

民族服饰博物馆藏苗族剪纸


(一)

施洞苗族以银饰丰美而著称,一眼望去耀眼的银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民族服饰博物馆藏施洞苗族盛装

银饰的光华掩不住刺绣的精美,施洞刺绣表面平滑细腻,光洁如缎,需要将一根蚕丝绣线分劈成十几根细丝使用,每一丝都纤若毫发,故名“破丝绣”或“破线绣”。

破丝绣局部

施洞刺绣的纹样既有动物也有人物,形象憨态可掬,意趣盎然。

破丝绣图案通常是矩形区域之内的适合纹样,布局丰满,很少留白,如此复杂的刺绣纹样就是靠剪纸来设计实现的:先将剪纸疏缝固定在底布上,然后按照剪花边缘刺绣,最后用绣线将它完全覆盖。这样,剪花跟刺绣永久保留在了一起,所以称它们是姊妹艺术十分贴切。

绝大多数的施洞苗族妇女都会刺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己剪花做底稿。刘弟三今年49岁,是贵州台江县施洞镇岑孝村人,她既会刺绣又能剪花,在集市上出售自己剪的花样。通常专营花样的卖家不欢迎拍照,但刘弟三并不保守,感谢她开明的态度接受我们的访问。

刘弟三剪花使用剪口尖细的小剪刀,她将画好的花样跟数层薄纸疏缝固定在一起,这样剪的过程中各层之间不会移动错位。

刘弟三正在剪的是一幅人物图案的剪花,她解释是两名仕女烘托着中间的仙人。

剪花能够很清晰的规范出刺绣纹样的边缘,内部图案可以镂空表现,更细节的部分没有办法剪出来,就用缝衣针扎孔留下痕迹。

用针孔标记内部图案

刘弟三将剪好的花样小心地装在透明塑料袋里,带有笔画的首层一般是不出售的,买家通过这一层直观地看到纹样的全貌,下面复制出的多层剪纸上缺少了很多细节。剪花买回去刺绣者凭各自的想象一边刺绣一边添加内容,经过二次设计之后,除了配色各异,细节工艺的处理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来。

刘弟三十分骄傲地介绍自己设计出的新鲜题材:葫芦娃、西游记,她说看过一遍电视节目之后就能画出来,而且这种新花样与传统剪花一样受欢迎。她把新设计的图案绣出来拍成照片跟剪花放在一起,让买家更加方便地根据最终效果挑选决定。

惟妙惟肖的葫芦娃系列

寿星剪花

寿星的刺绣成品效果

西游记剪花

西游记的刺绣成品照片

现场作画

刘弟三即兴所画的鱼化龙


(二)

苗族的不同分支有着不同风格的刺绣和剪花,黎平县水口镇苗族杨金秋擅长的是不画底稿直接做剪花。

杨金秋和她的剪纸作品

黎平苗族上衣的刺绣形式为贴补绣,主要装饰部位在下摆和开衩的边缘。

《中国苗族服饰图志》中的黎平苗族传统服饰

剪花贴补绣实物局部

杨金秋介绍说她们的刺绣工艺是先将薄质的丝绸用糯米浆或皂角米浆贴在纸上剪成各种传统花样,然后在剪花的边缘细细地锁边,全部做好再贴到衣服上。纹样边缘盘绣银线装饰,曲曲弯弯的银线衬托在衣身亮布的光泽之上格外醒目。

杨金秋今年50岁,平时在家操持家务,做农活,采茶,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也做传统刺绣品的生意。令她最自豪的是可以完全不用看样和打稿,随手就能剪出数百种不同的传统纹样,还会自由发挥,创作新花样。她一边和我们攀谈,手中没有停歇,只一会儿功夫就剪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剪花。黎平苗族剪纸的形象造型洗练,高度抽象概括,极富装饰性,杨金秋不点破的话我们根本看不出那是什么形象,没想到她一语中的:“太像就不是苗族咯!”。

鸳鸯

鸳鸯站花

 花

蝴蝶

 

大龙虾

小龙虾

她认为剪纸是靠天分的,同一个寨子里有人剪得很好,有人剪不好就只好向别人买。从前是手巧剪得好的人多,现在则是笨的不会剪的人多,但是依然有年轻人无师自通,一上手就剪得很好。见面的时间十分仓促,在之后的联系过程中,杨金秋一有空闲就剪,展示给我们更加丰富的黎平苗族剪花。

这些剪花之中既有作边饰的长条纹样,也有方便组合在一起的小朵剪花,还有团花和大幅图案。

杨金秋所做的剪纸都是单层无底稿的,每种只剪一幅,不会出现重复,如此充沛的创造力实在令人钦佩。

本篇微信介绍的两位苗族剪纸能手一般会在周五的上午到凯里市草坪新村市场摆摊,想同她们见面的话就去那里寻访吧。

参考文献:钟涛著《苗族剪纸》,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月.



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研究,服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A座3层

电 话:010-64288067/010-64288261

网    址:http://www.biftmuseum.com/

邮 件:bwg@bift.edu.cn

邮 编:100029

传 真:010-84250852

人参与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