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叫好不叫座”?就是《银翼杀手2049》这样。
不仅“烂番茄”上媒体影评人的好评呈压倒性优势,反映大众口碑的IMDb上,该片8.5的评分也可归为优秀。但如此好的评论,偏偏换不来爆棚的票房。
截至发稿日,《银翼杀手2049》的北美票房刚越过8000万美元,全球票房也还不到2.3亿;连作为海外最大票仓的天朝,也是一片惨淡。考虑到该片约1.5亿的制作成本,加上几千万的全球宣发费用,制作方在院线发行这一轮,肯定要亏本。
不喜欢的观众,觉得该片又长又闷,不刺激也不震撼。个人一向觉得,“姿势”能提升趣味,不是“那种”姿势哈,而是关于电影是如何拍出来的知识。那些精细绝妙、甚至匪夷所思的幕后门道,会让你觉得电影真是有魔力的。
本文将深入讨论《银翼杀手2049》的摄影、剪辑、音乐、音效、布景、道具、服装、及特效,后者又可细分为现场物理特效,和后期数字特效。虽然单项开说可能更简单,但电影人构思和执行电影创作的过程,其实是从所有这些方面入手、来完成一个又一个场景。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凸显风格的重头场景,具体是如何拍出来的。
1.开场航拍
原作新片看过的都会有这样的印象:《银翼杀手》所有情节,基本都在洛杉矶都市内发生;而新作场景要大为丰富,这个开场就是个明示。
这个气势庞大、足以撑爆人眼球的太阳能电场,是基于实景实拍。其外景地,是位于西班牙南部的Gemasolar电厂。
有能源背景的童鞋,一眼看出这是一个聚光太阳能发电基地(Concentrated Solar Power),围绕140米高中央发电塔的,是2600面巨大的定日镜,每块120平方米,整个采光区占地480英亩。后期特效又复制、合成了数个同样大小的镜面阵列和中央发电塔,集群的视觉效果,更具震撼力。
除了视觉冲击力,选择这个外景地,还有电影主题上的考量。在接手这个项目时,导演维伦纽瓦给这个世界的核心设定,就是Brutality(残酷)。
在电影表现的2049年,人类居住的环境比《银翼杀手》表现的2019年越发恶化,空气污染到难见日光,动植物都已灭绝,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洛杉矶成了人造堤内的孤岛,而且开始下雪。
影片开场中,这个巨大的光热发电场貌似已荒芜,它可能代表了人类最后的努力。相对于光伏发电(Solar PV),光热发电可用储能设备,来保证运行的稳定性。但当空气污染到常年不见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光能利用基地也无用武之地了。
本片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给负责航拍的摄影师迪伦·高斯提出的要求,是尽量用镜头捕捉末世阴郁的效果,不用后期重新打光或调色。问题是现实中西班牙南部常年日照充足——那也正是Gemasolar选址在那的根本原因,要完成迪金斯实拍的要求,只能是追逐天气。剧组通过分析西班牙当地历年气象信息,总结出了多云和阴天出现的时令规律,高斯依时驾驶直升机出动多次,才完成迪金斯想要的镜头效果。
事实上,片中所有航拍场景,都是实拍或者以实拍影像为基础。过了光热电厂、飞往复制人Sapper Morton农场的那些镜头,是在冰岛拍的外景。
2.Sapper农场
上面提到,K飞到农场的过程,是实景航拍,但农场本身,则是在布达佩斯片场搭的等比例布景。
剧组在布达佩斯搭建了多个巨大的布景,占据了10座摄影棚。主体拍摄开始于2016年夏天,共持续了约100天,算是维伦纽瓦导演作品中、实际拍摄时间最长的。
从实际外景到影棚布景之间的转换,少不了电脑特效的修饰。影片的特效,由多达九个业内知名工作室协力完成。开场这部分是由Framestore负责,主要是对实体布景做了数字扩展,另外合成远处天际线的绘景。
有趣的是,这个K到农场“处理”老旧复制人的场景,其实是《银翼杀手》当年弃用的开场。对比分镜画师舍曼·拉比绘制的故事板,可见基本情节一致。
构图方面,包括银翼杀坐在窗前的剪影,和那个嘟嘟冒蒸汽的小汤锅特写,都是一样一样的。
只不过,原故事板中Nexus-8复制人的序列码,在其下颌骨上,而电影中改为眼球底部。
拆下颌骨可能略血腥,光学读取眼球数据简单点,但也需要看上去很地道的工具。本片道具组,实打实打造了小型探测器。
它有按钮弹开,然后手动闭合;
会闪光,表示正读取、分析数据,还带一个迷你显示屏;只不过,上面显示的内容,则由后期电脑特效合成。有这么一个可以实体把玩的家伙,对演员找对感觉很有帮助。后面我们还会看到,本片道具组事无巨细的作风,有时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在这个片段,K说出全片第一句台词,也值得玩味。“I hope you don’t mind me taking the liberty. I tried not to drag in any dirt.”(不请自来,望勿介意。我尽量不带进一点尘埃。)
这句话的英文,其实是一语双关,同时表达了本片主创、对于延续《银翼杀手》故事的心态:不给原作添乱的条件下,尽力发挥艺术创造的自由。从成片效果来看,主创们做到了这一点。
这个室内场景的摄影,已很见风格。但因为迪金斯大神全片高妙高妙发挥之处实在太多,后面再拣十足惊艳的场景细讲。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剪辑。可以说,这个开场的节奏,就已经奠定全片的一个重要风格,那就是“稳”:看似缓慢的画面与剧情推进,实则提供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本片剪辑师Joe Walker,此前与维伦纽瓦合作过《边境杀手》和《降临》,对导演心意的把握,非常合拍。他之前做过音效剪辑,同时又会编曲。这让Joe在运用镜头组合营造氛围上,尤见功力。
整个农场段落,没有用配乐,为的是烘托这个地方的死气沉沉,越发突出了末世的荒凉感。
为了营造悬疑氛围,这段剪辑,在让观众明白Sapper清楚有不速之客的前提下,还将镜头多数对准他进门之后、一连串不疾不徐的动作,而让K一直隐藏在银幕画框之外。这样的处理,一方面让观众提心吊胆、不知两人何时发作;另一方面,也让Sapper的形象在镜头前表现得更充分,他的隐忍,他的朴实,他的苍老,从而让人和K一样,都未免对他的结局,有些恻隐之心。而这一丝丝的、对复制人的恻隐之心,会通过后面的情节不断加强,最终成为萦绕观众心头的核心情感力量。
剪辑师的基本工作,是从海量的镜头素材中,选取最能体现全片主旨、以及编导在特定场景具体要求的组合。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开场之前,其实有拍摄另一段从洛杉矶起飞的过场镜头,特效都做好了,连本片特效制作人Karen Murphy都承认,那是她最满意的镜头之一,但为了让观众及时入戏、让开场更简洁有力,那组包含各部门心血的漂亮的镜头,最终被删。
同时被删的,还有一段表现K与全息女友Joi浓情蜜意的场景。一开场就是那般生活化的场景,可能不太符合全片的意境设定。而且,延迟Joi的出场,如同目前正片的效果,让她的惊艳出场、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维伦纽瓦不喜欢留到蓝光花絮中搞什么“删减片段”,他认为要删就要有正当理由,既然删了就不用拿出来怜惜。《银翼杀手2049》的删减片段,其实非常可观:其初剪版本,长度接近4小时,分成了上下两部。
主创们“大刀阔斧”的魄力,和“精雕细琢”的刀功,从这个开场中,可见一斑。
3.返回洛杉矶
按理说,这个短暂的飞行场景,只是一个切换过场,并非一个完整“有戏”的场景。然而,城市上空的飞行场景,被《银翼杀手》塑造成经典画面,更是体现影片风格与氛围的标志,新片尽量将此类镜头的意境还原到极致。
当然,要拍飞行镜头,首先要有飞行器。
在科幻影迷心目中,原作中的Spinner,可以说是最经典的道具之一。新片美工组的头号任务,就是设计升级版的Spinner 2.0。原版的Spinner,整体轮廓和线条,都比较圆润。
相对而言,新作中的设计,棱角更为突出。
特别是机身两侧与尾部的线条,飞扬中有几分凌厉。
联想一下的话,两版的设计语言差异,有些类似提姆·波顿1989版、和扎克·施耐德2016版蝙蝠车之间的对比,有点意思。
《银翼杀手2049》美工组,打造了数辆新版Spinner模型,从真的能上路奔驰、车门等电气部件能正常运行的版本,到专供特效合成的微缩模型,再到拥有全套显示设备的机舱内部模型,以便不同场景的拍摄需要。
至于飞行镜头,和开场的航拍一样,也是以实拍为主;只不过,这次因为涉及到大量建筑,然后又要营造“银翼世界”特有的氤氲环境,所以在借助微缩模型之余,后期还需电脑特效大加修饰。
真实的航拍素材,是在墨西哥城完成的。导演和美术总监讨论过片中2049年的洛杉矶建筑群,与全片“残酷”的环境一致,其建筑风格也主要以“野兽派”(Brutalism)为主。什么样的建筑是这种风格呢?举个例子:
上图为伦敦著名的特里黎克塔(Trellick Tower),它就是野兽派建筑的代表。还有伦敦国家大剧院也是:
这种建筑风格,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盛行一时,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造价便宜;同时造型又很具有现代风采,令人印象深刻。墨西哥城在扩张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此类风格的建筑。比如
和
在实拍前,本片美术总监先用Google Earth、规划出建筑风格和街道式样比较符合要求的城区,进而算出比较精确的飞行路线。和西班牙的航拍一样,最大的挑战是天气——迪金斯同样要求尽量用镜头捕捉灰暗阴沉天空下雾气弥漫的城市,地处热带的墨西哥城,一年也就那么些天,可能会出现此类天气。航拍摄影师迪伦·高斯,同样得守株待兔,等候最佳时机。
到了洛城上空,会出现多辆Spinner在空中飞行。实拍时会用到多架直升机提供定位,后期再用电脑特效换上Spinner。
与此同时,负责这部分特效的Double Negative工作室,就得和剧组美工部门一起,打造数字版洛杉矶城。基本上用的是模型堆砌法,这种“粗野”的建模方式,与“野兽派”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这段飞行镜头的终点,是洛杉矶警察局大楼。
为了呈现更真实的质感,剧组委托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搭建1:48比例、15英尺高的微缩模型。
具体拍摄用的是佳能的数码照相机,架在一套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系统上,可以在保持镜头运动一致的条件下、尝试对比不同的拍摄环境设定。
实际上,维塔的这套动控系统和微缩模型,是搭建在一间电脑控制的烟雾特效室内,配有红外线探测仪来分析室内烟雾浓度。整套设备协同运作,可以让剧组不断增加烟雾浓度、直至达到维伦纽瓦和迪金斯希望的效果。
航拍实景与微缩模型之间的镜头运动与切换,需要电脑特效来达成自然衔接。整段镜头,后期也需要电脑特效、添加更多的环境效果,比如城市灯和云雾烟尘。
这是一项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因为导演对环境氛围的要求,似乎是无止境的。在有限的时间和人力条件下,Double Negative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最好。
4.警局内部
这段K返回警局汇报的戏份很重要,因为正是在这一段中,揭示了续集剧情的一个大秘密,也可以说是对原作世界观的一个重大升级(影片中两段警局戏、中间有K回到公寓的戏隔开,这里为方便起见,合在一起讨论)。
揭示这一秘密的道具本身,也反映了那个世界设定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水平。《银翼杀手》对科幻影视影响最深远的一点,也正在于其复古怀旧的科技设定。维伦纽瓦决定力保这一银翼宇宙最典型的风格。但他同时又得考虑30年时间尺度上、技术进步的自然曲线。为了保证2049依然会有我们熟悉的某种老旧氛围,导演不惜制造一场技术大退步。
在其主导推出的外传三短片中,有一部以动画形式表现的2022年大断电。按照维伦纽瓦的设想,那场事故不仅销毁了全球绝大部分数字资料,连整个数字化进程都受到严重阻碍,以至于到了2049年,人类社会——至少是地球上的人类——似乎更依赖模拟技术了。
片中的各种显示技术,就是最好的代表。如果说前面农场段落、Spinner机舱内的显示还未引起你注意的话,这一段中法医检验K带回来的神秘骸骨场景,应该会让细心的观众察觉到、片中的屏显技术,和以往所见科幻片,都大为不同。
乍一看,这些屏显都有些偏色,确切地说,是偏“蓝绿”色。比如说K的顶头上司Joshi警司的桌面电脑:
插一个相关趣点:看过电影的都该记得,这幅截图,表现的是Joshi电脑的人脸识别系统。其立体扫描的过程,和最近上市的iPhone X基本一样。但与苹果公司闭着眼通不过识别的宣传相比,Joshi这台电脑居然无需睁眼就过关了——可见导演设定的“技术倒退”是来真的。
负责创造这种独特显示效果的,是位于伦敦的Territory Studio。该工作室以设计以物理形式呈现的屏显效果及相关设备闻名,比如他们之前就给《普罗米西斯》设计、打造了诸多电脑及显示设备。
但《银翼杀手2049》要求的屏显设备及效果,和《普》那种“狂拽酷炫吊炸天”感觉完全相反。
不仅数据特别繁复,还实时变化。倒是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精细,就是容易引发“眼球肌肉炎症”。
对比一下,2049中这一段停尸房的设备:
看起来非常老旧,有种瞬间回到DOS操作系统的错觉(暴露年龄……)。
在检验骸骨时的设备,看起来像是纯光学器具,像是真的有很小的镜头、深入到了被测物体的细微层面:
甚至连增加放大倍数的操作,都伴随类似更换镜头的物理动作。
再看显示效果,特别是图片背景,总觉得不像数码文件那般纯净,似乎是显示在某种物理载体上、然后再翻拍出来的。
这样一种独特的影像,及其代表的“低调内涵上档次”的设计语言,Territory工作室其实在一开始,也摸不着头脑。因为制片方给他们的任务书,出于剧情保密的原因,都写得非常模糊,只有“K所驾驶的Spinner机舱显示屏”之类泛泛的描绘。该工作室只能参照1982年《银翼杀手》的设计语言,猜想新片的氛围以及对设计的要求。
后来,Territory工作室的四位核心成员,终于得到允许、飞去布达佩斯和影片主创面谈。才了解到维伦纽瓦的一些具体想法。比如导演不希望片中出现的道具显得特别“高精尖”,即使所谓“黑科技”;导演特别强调,不希望做成漫威宇宙那样的视觉效果。对于任何不基于数字技术的东西,比如光学显微镜、投影仪等,导演都觉得有意思,可以考虑将其融合到《银翼杀手2049》的视觉设计语言中去。
那次会面,Territory的小伙伴们,总算从领会了导演对全片屏显设计风格的四字真言:有机(Organic)、光学(Optical)、实体(Physical)、抽象(Abstract)。在以后的场景里,还有更多对这些理念的视觉诠释,容后详述。
除了细致展现世界设定,这一段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性作用,那就是通过描绘K的出境、来引导观众对“复制人是否拥有人类情感”这一主题变体的思索。具体而言,在向上司汇报、一起检验带回来的骸骨前,K得通过一个“创伤后基准线测试”(Post-trauma Baseline Test)。
和原作中的Voight-Kampff测试类似,PTBT的功能,就是检测复制人是否拥有了人类的情感波动——那是不被允许的。K属于新一代的Nexus-9型复制人,不像Nexus-6型那般限制了寿命;可一旦通不过PTBT测试,就被认为是危险分子而可能被清洗掉。
说白了,银翼世界中的人类,对复制人有着根本的不信任,甚至是赤裸裸的歧视。片中有表现:
K执行任务回到LAPD总部,满脸是血的他在走廊里,却不得不低头躲避人类同事鄙夷的目光、乃至直接的辱骂嘲讽。这一段的剪辑,也是为了充分烘托复制人所处的这种情境。
当“基准测试”第一声“Officer KD6-3.7”响起时,画面中的K其实并未到测试室;当时镜头表现的是K的脸部特写,他还在返回LAPD总部的Spinner历。那声冰冷的指令,让观众猛然醒悟到、主角在银翼的世界中,不过是一个有编号的工具而已。此后接连几句测试对答,都是声画不同步的,但可以察觉到提问的节奏在加快,这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好奇:画外音的对答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境。
当画面终于切到与对白同步时,测试的节奏已经到了尾声。那咄咄逼人的、不间断的提问,与其说是测试,不如说是言语及精神上的野蛮攻击。通过这种“先声夺人”(Pre-lap)和加快节奏的剪辑手法,观众更能感同身受K所代表的复制人地位与处境,从而对他们生出恻隐之心。
既然说到K的人设,就顺便看看体现人设的一种重要设计元素:服装。
片中的K,基本就一幅行头。那件外套就款式来看,显然有致敬戴卡徳的意味:
就质地而言,K这件貌似皮质毛领。这种材质,是与银翼世界的着装风格一脉相承的。具体而言,皮毛在那个世界有特殊意义。其实,角色身上此种质地的装束,绝大部分并非真皮毛;因为按照设定,地球上的动植物,到那时已基本灭绝,真·皮毛因此变得极其珍贵。以复制人的地位,自然只能穿仿制的。比如说K这件,其实就是棉织物压制而成,好在防水御寒,功能性不错。
K外出时,多半将高高的衣领竖起,仿佛将自己包裹进一个与外部隔绝的小世界里。这一方面反映了他的个性和作为复制人的孤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那个未来世界环境的严酷,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让敌托邦的设定,愈发显得萧瑟。
事实上,按照本片服装设计师Renée April的说法,角色外出服装或多或少的“遮盖”,是该片比较显性的服装设计元素。后面在谈到其他角色的人设时,还会继续探讨。
5.华莱士集团总部
从LAPD尸检室得到骸骨序列码的K,到华莱士总部查询该序列码所属复制人的信息。这一段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其令人惊艳咋舌的视觉效果。
就建筑本身而言,相对于原作中的Tyrell大楼,华莱士集团总部的风格,虽然保留了大块头几何状混凝土材质为主,却将轮廓和线条的简炼,推到了极致。看似极粗野的设计,到了极致,竟散发出令人膜拜的优雅光环来。
的确,让这种建筑风格越发披上神秘光晕的,是其匪夷所思的光影变化。从片中表现的效果来看,大楼内部各空间的光线,时刻在变动着。从其变动的方式和速度来看,不可能是来自建筑物外的阳光。更何况,在2049的世界设定里,空气污染让洛杉矶基本上终年难见阳光。
这般魔幻的光影变化,其实是源自摄影大神迪金斯的一个独创想法:华莱士本人“眼盲”,不需要光;集团大楼内的光,是随需而生,并按需而动,自动跟随来访者。简而言之,华莱士在其总部大楼内,创造了一个类似智能太阳的光照系统。
这个设想听上去很奇妙,视觉效果也很惊艳,在华莱士的年代,可能有黑科技可以解决。问题是,迪金斯要求实拍,完全用镜头捕捉在摄影棚布景内实际发生的光影变化,这就对整个布光思路提出了很变态的挑战。迪金斯自己也承认,他未必一定要那样布光;但一旦想到华莱士的形象,他就觉得时刻运动的光影,才是最完美、最正确的效果。
比如说,K在华莱士私人助手Luv陪同下,通过历代复制人走廊那一段,就是迪金斯在本片中最得意的布光设计,同时也是实现起来最富挑战性的。
现场一共有三套移动的光源系统,布景上方专门搭建了悬梁,吊起类似窗帘挂钩滑槽的装置,然后由灯光组人手控制光源的移动速度;与此同时,还得设置适当的光线隔断,以避免重影,并保证打到墙上的光很纯净……如此复杂的调度,需要极为精准的配合,稍有差错,这个灯光效果就毁了,得重拍。
相信绝大部分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个镜头时,都会从心底升起一个“美”字。
这里索性将后面与华莱士有关的场景,都提到这里来一起说。因为从摄影上说,它们有着独特而统一的理念。而这个理念,完全是为了表现华莱士这个人物。
电影中的华莱士,显得特神秘而低调。按照编导事先安排的设定,这样一个利用合成食品一举解决全球饥荒问题、同时又能造出更听话的仿生人的,一定是个不世出的天才;更值得玩味的是,他放弃合成食品专利、“无私共享”的作风,又给人以一种极端理想和极端自负交织的复杂性。
甚至乎连其失明,很可能也是自主的选择。
联系到片中他利用安置在耳后的装置、遥控微型传感器,甚至可以大胆地猜想:他是以失去原生视觉的代价,来换取多功能传感器带来的“超级感官”;他能看到的,其实远比正常人更多更深远。
他整个人,可以说就是以其大脑为中央处理单元的一个增强现实(AR)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哥们有点“黑科技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大光明”的味道。
这样一个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变成“超人类”的角色,不论他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其做派必然是与众不同的;或者从人设的角度来说,他必须要有其独特品味,才能成就其高处不胜寒的孤绝形象。
相对于现实中小资们向往的“诗意地栖居”,电影中的华莱士先生,过的是“禅意的生活”。从服装、到布景、再到摄影,都是为了烘托他那“高妙不可言”的境界。
除了后来会见戴卡徳时,为了显示礼貌而穿得正式点,华莱士其他时候都是穿一件又像是和服又像是睡衣的装束,听着像混搭,看着却很协调,而且有一种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意味。
这很禅。
华莱士老师日常栖(gui)居(suo)之地,位于大楼内某神秘空间:地面其实是宽广的水面,中央是一方木质平台;波光粼粼,映衬着质朴实木,水木相生相济。
这禅得很。
迪金斯给这个场景打的光更牛。除了和前面一样的移动布光,照亮来访者。他还设法让水面反射光、在四面墙壁上投射出荡漾的波纹。身处其中,仿佛在永恒的时间长河中思考生命、探索真理。
这简直禅爆了。
为了实现这种“禅爆了”的效果,现场每一边水面,都用两台10千瓦亮度的菲涅尔透镜聚光灯打光。灯具得吊得足够高,避免入画破坏构图;同时在投射角度上也要精细调整,保证在墙上打出波形对称的完美波光。
影片放映后,听到有一种声音,认为迪金斯这次表现太强势,以至于在某些意义上“绑架”了其他主创,包括导演。这个华莱士总部的场景,很可能被用来作为佐证,因为它看起来确实像是“最佳摄影”的演示片段。
个人认为,迪金斯强是强,但他的创造是离不开其他部门的配合的。我们在影院看到的流动画面,其实是多方集体创意、共同努力的结果。比如剪辑要配合,才能让摄影的意境得以转化为深刻的印象。
像片中Luv走过波光长廊的镜头,在常规的剧情片中,可能最多延续三、四秒。但本片剪辑师Joe Walker认为,如此有意境的光影构图,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观众在消化美的同时、能领悟到画面背后、对于烘托人物、对于渲染剧情氛围的深意。所以,Joe将这个镜头延续到Luv走完台阶才切。
可以说,正是有这种配合情境的剪辑,迪金斯的摄影才会越发震撼。
Luv这个角色,其实挺有意思的。从她数次流泪等细节来看,编导对她的人设,其实还挺复杂微妙的。剧组其他部门,也从各自专业领域,来加强这种人设。
从着装来看,Luv出场时,一身纯白贴身的职业套裙,线条非常简洁优雅,让她看上去完美无瑕得像位天使。
这种印象,也符合人们想象中的、给华莱士这种巨头作私人助理的形象。而且,Luv也是复制人,她的服饰风格,既反映了她作为复制人简单天真的个性,也暗示了后来与K成为对手的命运:他俩的着装差异,一看就知道无法融洽。
随着剧情的推进,Luv似乎从云端走向尘世,她发现自己不再完美,因而变得越来越暴躁。相应的,她的服饰也有了改变。
色彩上,不再是纯洁无暇的白色,而是有了灰色,直至最后完全黑化。
款式上,因为有动作戏,Luv后来的服饰或宽松,或有弹性,方便做出大动态动作。但设计上有些核心要素一直没变,比如一如既往的线条分明,再如没有任何多余的细节和褶皱装饰。
这种变化中的坚持,更加衬托了她多少有点一根筋的特点。
Luv的个性,在剧组为她设计的其他道具上,也能得到体现。比如她用的手枪,就比K用的更具女性气质。
后面行凶用的弹簧匕首,也是如此,线条优美,但锋利致命,一如其人。
无论是手枪,还是匕首,道具组都打造了好几套。
比如需要近景特写时,就用实打实金属材质的模型,能扣扳机,能弹开收回,有金属光泽;
当演员需要拿起参与动作戏时,为安全起见,就很可能用塑料版模型,但外观和金属版很难察觉差异。
6.K的调查
这一段,其实涉及好几个场景:“偶遇”Mariette、重返Sapper农场、Joshi公寓探访、木马梦境、DNA数据库等。之所以混在一起讲,是因为这几个场景,集中体现了本片视觉元素在向原作致敬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经典。
“失足妇女”Mariette,在后面将有重头戏,这里出场的方式,更多是向原作中的Pris致敬。
Mariette的装束,和Pris一样,都钟情于大量的(假)皮毛,同时集暴露与包裹与一体。
个人觉得,单纯看服装款式的话,Mariette这身,也有致敬原作中另一个角色之意。
那就是瑞秋,特别是她在街头那一身,注意皮毛纹路间隔,应该给予新片设计师一些灵感。
K的全息人工智能女友Joi,是全片戏服最多的,一共换了约25套服饰。但她在这一段中,主要以身披一套黄色透明雨衣的形象出现。
这又是一个致敬梗,因为原作中被戴卡徳枪杀的复制人Zhora,最后关头那身很时尚的透明雨衣,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这一段中最能体现《银翼杀手2049》科技与美学追求的,是DNA档案库的那个读取器。
还记得前面提到维伦纽瓦给Territory Studio的四字真言么?有机、光学、实体、抽象,这台读取器饲养全占了。
实际上,大伙如果用过大型图书馆或档案库的老旧资料微缩胶片库,这台机器用起来估计就那感觉:
每一组DNA数据,看起来都像是记录在实体胶片上。使用者貌似通过机械转盘来控制走片速度,然后通过光学放大装置审视结果。
不过,看后面DNA档案抽取、比较的界面切换,又并非现有认知范围内的微缩胶片技术可以做到的。只能说,Territory Studio创作了某种神秘的未来科技,这与影片本身在文本层次的很多模糊意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在研究与设计过程中,Territory仔细考量过一系列显示技术,从很有机的细菌激发蓝绿光,到数字时代最具模拟感觉的电子墨水屏。最后的成品,很可能是各种技术的概念化融合。
反正,Territory的任务,是做出最终的UI成品画面,而非真的从零打造全新的显示器材。确切地说,片中所有屏显,最开始都是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进行设计,然后在After Effects或Cinema 4D平台做动画。
根据片中不同设备、不同精度的显示需要,Territory工作室往往还要对其作品在显示纹理、光学效果上作调整;基于服务场景的要求不同,不同屏显画面的高清程度,也得考虑在正片中与镜头间的关系。即使似乎同一幅屏显画面,也会做出不同的版本,比如静态、动态和循环播放模式等。
像K驾驶的Spinner机舱信息窗上的屏显,可能没几个观众会真的注意其设计和内容的准确性,但Territory Studio还是像打造现实系统一样一丝不苟。
像上图这种罪犯资料库页面,无论是信息种类,还是其精简到略显抽象的布局,都给人以专业的感觉。
其他类似常规飞行信息的屏显,也都做得很精致。这样一种精致和专业,是经得起热心粉丝事后仔细检阅的,最终都传递出银翼世界的可信度。
当然,出于各种原因,Territory的有些屏显作品,最终没有出现在正片中。比如“基准测试”的配套监视系统:
确切地说,那是一个大脑皮层扫描系统,相当于以光学方式监测对象的神经活动(黑科技)。
维伦纽瓦还“变态”地要求以物理的方式实现屏显画面。逼得Territory团队、用晒干后放大N倍的葡萄表皮微细结构影像,来冒充上图中的大脑皮层。
这些扫描屏显K本人看不到,原来设计是显示在其上司Joshi的屏幕上。但那要求镜头在测试室与Joshi电脑间来回切换。导演和剪辑都认为、这会破坏前述K受试场景的氛围与节奏,故弃之不用。
这一段中,有些精心设计的道具,最终也忍痛放弃。比如说,K在回访Sapper农场时,曾经携带一部全息相机。后来Joshi在其公寓看到的那些照片,就是来自这台机器:
仔细看商标,还有来自大法家的植入。
整体设计,也符合大法一贯的黑科技形象。机身可以很灵巧地拉开闭合,方便插取存储卡。
然而,可能是考虑到相机的功能与Spinner自带的飞行探测器重合,又或者是节省表现拍照的镜头、来压缩片长;总之,这个凝聚着道具师心血的小物件,从银翼的时空里消失了。
剪辑时并非一味删减镜头,有时会延长、或插入镜头,来制造理想的戏剧效果。同样是在回访农场的场景里,K在发现树根上的数字后,剪辑师插入了他记忆中小木马底部雷同数字的画面——这种镜头事先并不在计划中,剧本也没有那么写。但剪辑师Joe Walker觉得,这种插入,展现了记忆的力量,并提升了观众的兴趣;他们会好奇,关于数字巧合的发现,对K意味着什么。这个悬念,会在后面的场景中抽丝剥茧、同时又是峰回路转地解开。
7.K仔寻根
在垃圾山、以及随后“记忆制造室”中,复制人K以为发现了自己身世所代表的惊天秘密。看过电影的都知道,他此时的理解,后面有反转。这让K有着一枚棋子的悲哀;然而,正是这种卑微身世,让他最后的行为,显得难能可贵,最终形象更为饱满。
为了表现他探寻的过程,增添这一过程的悬疑与紧张,剪辑师刻意延缓了特定场景的镜头节奏。比如从K发现几页孤儿纪录被撕,到他真的找到记忆中埋在炉灰里的小木马。Joe Walker有试过在开始阶段加快镜头的切换,以压缩他寻找的过程。但回放的时候总感觉不对,那个版本中的K,给人的印象是他迷路了,而非在寻找什么。直到让这些镜头持续适当长的时间,那份牵动角色和观众好奇心的感觉才对了。
后面“记忆制造室”的场景,剪辑师也面临多种选择。在K得到“自己的记忆是真实”之后,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戴卡徳和瑞秋的崽,请问他当时有何感想?导演和摄影指导,其实拍了多种不同的反应;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式的“表面不动如山(内心暗流奔腾)”,到完全失去控制扔椅子砸玻璃,都有。最终,导演和剪辑师认为,此时的K,有着受够了需要爆发的感觉,所以最终剪入的版本中,K反应颇为激烈。
个人对此其实颇有异议,总觉得像K这么内敛的性格,即使要爆发,也不该失态。而且,银翼世界情感或情绪,基本都是梦幻般的缥缈特质。K的这一段发作,感觉太“实”了,有点不太符合银翼美学。
看了这么多剪辑的考量,似乎都是为了突出或烘托什么,而加强表现力的。在影片已经够长的情况下,到底该删减哪些镜头呢?
在K和Joi飞往垃圾山的段落中,其实原本有一组拍得还挺有意味的镜头:在他们飞过城市中一处全息广告时,Spinner内的Joi,看到窗外没有灵魂、只是产品的Joi,而不禁感到有点羞愧……显然,Joi的这种反应,表明她已不是简单的人工智能,而有了自我意识。
但表明这点究竟好不好?《银翼杀手》因对戴卡徳身世的含糊其辞,反而让影片增添了持久的魅力。可能是出于这点考虑,正片删除了这段。如此一来,片中的Joi究竟有没有自我意识?她对K的感情与付出,到底是“只为取悦主人”的预设程序使然、还是自发的真情实感?影片没有对这些问题给出直接答案,而且,两可的解释都说得通,且各有回味的余地。可以说,删了这段后,Joi的形象更动人了。
K驾驶的Spinner、在垃圾山遭攻击的场景,其中Joi有用到电脑特效,主要用于表现投射她的移动发生器因袭击而产生故障后,她的投影不再完美完整,而是出现了马赛克的效果。
负责这段特效的Double Negative工作室,首先制作了Joi的数字模型。然后用Houdini软件做出小的立体方块,用以部分替代Joi的身体,就像立体版的马赛克。
这些小方块,会追踪、匹配演员的动作,并根据背景环境和Joi的衣着(黄色透明雨衣),而改变大小和透明程度。
为了营造垃圾山的整体氛围,美工组事先参考了孟加拉一处世界闻名的废船拆解场。
被肢解的金属船体,以及昼夜拾掇那些材料的当地贫民,是片中这段场景和群演的参照对象。美术总监随后搭造简单的模型,并与导演和其他部门商量后,决定哪些部门搭建实际的布景。
其实,同在布达佩斯片场的这部分布景,就在前面Sapper农场布景的旁边。
现场堆积了道具组收罗来的、以废弃金属为主的垃圾。
布景本身范围就不小,主要是K降落后的那一块。但因为前面有飞行镜头,后面又有登高远眺的镜头,所以,实际需要的场景,要比布景大得多。
这些拓展的部分,都需要靠电脑特效来合成,由Framestore工作室负责。布景现场有需要衔接拓展的区域,都用绿幕围起来。
在K遭受攻击前、初临垃圾山的飞行镜头,有一部分是利用微缩模型拍摄。维塔工作室根据美工组提供的设计,搭造出小型的垃圾山。然后用带有运动控制设备的数码相机模拟航拍效果。
Spinner坠落的场景,是在布景现场利用等比例模型拍摄的。地上铺了滑轨,由液压缆绳拖着模型前进,一路撞飞由泡沫块和泥煤苔装扮的垃圾杂物。Spinner模型上装有三台摄影机拍摄POV视角,一台在机舱内,两台在舱外机身。物理特效组则负责为现场制造大型的洒雨系统。
最后,实拍的素材还需要后期电脑特效来修饰,移除机身摄影机,添加额外的烟尘颗粒效果等。
垃圾山的游民,为了保护自己,也就地取材,做了些简单的武器,比如说这种像气动鱼叉的东东。而影片的道具组,则负责将它们打造出来。
被游民包围的K,毫不犹豫地开火,新版Blaster威力大显。
和原作中戴卡徳用的那把比,K 这把更有金属质感。
结构上,由双扳机改为单扳机,但双枪管的设计,比原版更明显。
枪管正上方,也新设计了卡槽,方便添加光学瞄准镜等外设。
后者虽然在片中没有出现,但作为现代枪械的标配,设计出来更体现道具组一丝不苟的务实精神。
为提供不同镜头需要,道具组同样打造了几组不同材质的Blaster:
全金属不可动零件的适合静态特写,有实际击发可动零件的,适合射击场景,塑料版则方便演员做动作。
这种能以假乱真的塑料版枪械,对年事已高的福伯而言是福音。尽管剧组从民间收藏家那里借回《银翼杀手》仅存的原版Blaster道具,也依样复制了几把,他在拍摄时,多半还是用塑料版。
眼看陷入重围的K,就要寡不敌众;突然有天外神兵相助,将游民们炸得片甲不留。这场可能是全片活力最猛的攻击,是由身在华莱士总部大楼的Luv远程控制的。
更屌的是,她居然一边开炮,一边美甲!
如此高效而惬意的工作方式,真实羡煞一众OL;要是再加上一套洗脚的,就更完美了哈。
就为了那个不到一分钟的镜头,道具组还真地打造了一套高科技美甲系统。
电影里你可能没看清楚,那些小匣子里的小工具,都做得个顶个的精巧。
那位亚裔美甲师父的头戴式设备,也都是能转能亮的家伙。
至于实际作业的针头,内含光纤,其实也能发光,只是不能像片中那般操作。
8.虚实3P,还有这种操作!
这场高科技3P场景,其实是片中情感最为饱满的段落。K的全息女友Joi,分分钟让纯情直男们动容。结合后面的情节,事后回想,这一段可能更令人唏嘘。
Mariette的戏份都是实拍,现场先拍她与K的对手戏。拍了多条,让导演选一条满意的座位基准参考。在此过程中,特效监制与剧本监制,用秒表标记演员每一个动作发生的时间。
房子每个角落还安装了GoPro充任的监控摄像头,摄影主机之外有一台佳能C300,提供不同角度的空间信息。多台摄影机捕捉的画面,后期可用摄影测量学来定位数字扫描版CG替身的走位。
之后,让扮演Joi的演员Ana、在同一布景中演一遍Mariette的动作。现场摄影机上一个放了一台iPad,同步播放之前拍好的Mariette的表演,方便Ana对照来调整其走位和动作,以达到匹配Mariette的动作的目的。
这样排练几遍后,撤掉iPad正式拍摄Joi的戏份。特效监制在现场会利用摄影测量学数据,提醒Ana的走位和动作,同时也保证她的视线,能和不在现场的高司令对接起来。
熟悉特效拍摄的童鞋,可能想问,这样重复镜头下的不同表演,为何不用运动控制设备?那样动作与镜头能更好地匹配啵。比如《霍比特人1》中那套很黑科技的系统:
首先,这一段机位及镜头运动并不复杂,加上迪金斯经验丰富,控镜精准,不需要用上运动控制。
其次,导演维伦纽瓦刻意避免全息的Joi和实体Mariette的“完美融合”。他觉得,二者之间的若即若离,既在剧情上符合角色关系,又在视觉上有更模拟的感觉。二女开始的动作可能不匹配,逐渐跟上节奏的过程,也能体现这段旖旎而略显古怪伤感的独特氛围。
在后期合成时,如果两位女演员的走位和动作偏差太大,则将实拍的Joi影像抠像后,“贴”到数字替身上,然后移动调整数字替身的位置。如实在有需要,就动用全数字替身。
在初剪过程中,导演和剪辑师发现,Joi和Mariette眼睛重合的镜头,看起来有异样魔力。 观众开始能分辨出两位女演员不同的神情表演,当她们的眼睛融合时,似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那种感觉很古怪,但正好符合K的体验。片中这种眼睛重合的镜头,有三、四处,导演和剪辑师认为不多不少正好。
有时候,从融合到稍微错开的效果,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接吻时,Joi和Mariette的眼睛,有一瞬间错开。那一刻,像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肖像画。
错乱的眼神初看觉得不自然、不习惯,甚至有些惊悚,但回想的话,又仿佛有什么深邃的东西被眼神洞穿了……
这种实拍与特效素材混合的场景,给剪辑师出了不少难题。在剪这一段时,Joe Walker发现,当Joi和Mariette转到K背面(帮他脱去外套)时,她们的动作差异太大。不管Joe怎么调整都没办法。负责处理这段特效的Double Negative工作室,就用全CG动画版的Joi顶替上阵。但数字替身的动作,比较机械化,看起来有些不大自然,像是Joi突然变懒了。
Joe特意保留了这种“不完美”的效果,他觉得这可以用来暗示Joi“只为取悦K而存在”的设定:当K看不到她时,Joi无需表现,相当于晋入了某种“节能”模式。就这样,剪辑师将一个本来是特效制作上的不完美,转变成符合剧情和角色设定的“神来之笔”。
这一段也是本片保护最严密的场景之一,所以图片较少,请大家发挥3P想象。
9.废都好黄
废都者,废弃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是也。原作中的“余孽”戴卡徳,就在此躲藏了几十年。K到这来,就想用东北话问他一个问题:你到底是俺爹不?
可以说,这是全片除华莱士总部大楼外,另一个集中体现迪金斯美学的场景。
在开拍前,他和导演及美术总监商量,被沙漠包围的废弃赌城,到底该是什么模样。他们决定的主要参考对象,是2009年悉尼发生的一场罕见沙尘暴。
基本上,黄色沙尘笼罩悉尼歌剧院的照片,是这一段最重要的视觉参考。
和此前银幕山大多数沙尘暴一样,本片特效总监,也想用电脑特效来实现。结果发现无论怎么尝试,都显得有点假,至少达不到导演的期望。
这就逼得迪金斯用布景灯光,结合现场物理特效,来实现理想效果。
比如说K从Spinner上下来,朝城里走去的镜头,就是搭的布景。观众看到的远处笼罩在一片朦胧黄色烟尘中的赌城,其实是大型绘景板,利用强迫透视的错觉,让实际上近在眼前的绘景,变成远在天边的城市天际线。
真正营造这一段标志性氛围的,是K来到废都内部之后。比如那些具有情色意味的大型雕塑群遗址。
在布景现场,在取景画框所及范围内、且位置身处或靠近前景区域的雕塑,都是按照等比例实际打造。
画幅之外的部分,或者景深远处的背景雕塑及建筑,则交由电脑建模然后渲染生成相应的材质。
实际拍摄的时候,迪金斯给摄影机装上红色滤色镜;布景顶部的灯具,除了常规的柱形柔光系统外,还有大约20盏蒙了绿色滤色片的Maxi-Brutes灯。
这样一来,摄影机感光器实际采集到的画面,就是黄色的;
因为红色+绿色=黄色,很简单的三原色配色原理。
再加上现场物理特效团队的人工造雾,那梦幻的效果就成了。
除了摄影,这一段也是声画相互成就的典型。不过这里的“声”,不是磅礴的配乐,也不是震撼的音效,而是大音希声。
影片上映后,有不少观众对汉斯·寂寞老师的配乐有意见,认为太呼啦轰、太《敦刻尔克》了。但这一段,是片中难得的安静时刻。
K在雕像间慢慢搜寻的时候,没有用到任何明显的音乐,让观众的注意力,完全为画面的氛围和K的动作所吸引。同时,又利用细微但是可以察觉的环境音效,比如风沙的声音,来制造反差,凸显废都的死气沉沉。
事实上,这一段原本配好了一个大乐团编制的乐曲,最后全部放弃,只留下一声低沉而悠扬的鼓声,就在K发现那几个蜂箱的时候。
原本也拍摄了不同节奏的素材,比如K走过雕塑时,有比较快速步伐的版本。但放在银翼的世界里感觉不对,像是急匆匆没有任何意义的过场;还是舒缓的动作节奏,更能让观众有时间走进角色的内心。
整个这一段,以几声钢琴演奏《勃拉姆斯摇篮曲》结束。然后,K就被引诱至一栋大楼内。提供那一点点钢琴演奏声的,不是别人,正是本片剪辑师Joe Walker;而且只用了两根手指弹奏,他为此小小得意了一阵。
在大楼内部的打光上,迪金斯用的是和前面雕像段落同样的方案,也就是滤镜+滤色片。只是窗外的光源,由钨灯变成了HMI镝灯。后面Luv带人侵入的段落,也只是更换光源的同样配置。整个赌城这一场,使用了差不多1400卷滤色片。真是有够黄的!
戴卡徳占据的酒廊,是现场搭建的布景。窗外临近的建筑,其实是围绕在布景周围的大型绘景板。
至于整个城市景观,包括Spinner的飞行探测器观测的画面,则都是Framestore工作室创造的电脑特效。
剧组原本是想用在这段大量使用微缩模型的,但美术总监想在后期有更大的取景自由,所以就改成了全CG建模。剧组事先有派人去现实中的赌城获取航拍素材,这些可以为后期三维模型打光和材质渲染作参考。
在大楼内部,戴卡徳与K之间,有一段猫捉老鼠的对抗。其中的高潮,发生在一个全息娱乐俱乐部的地方。
据Joe Walker说,这一段是全片最难剪辑的场景。前期的故事板和视觉预览,描绘出了大概的情节和节奏,并细分出总共21个镜头。迪金斯据此计划布光,然后率领第一组在布景现场实拍了高司令和福伯的对手戏,在背景演唱的“猫王”,也是实拍猫王模仿达人Ben Thompson的表演。这一段同样也没有用运动控制系统。
这个场景原本的全息表演元素很丰富,有法国巴黎女神游乐厅项目,牛仔女郎、Gogo舞女,玛丽莲·梦露等。这些都是由第二组导演及其团队、依据迪金斯拍摄素材的空间分布,来调度拍摄的。只不过,这些表演元素太丰富了反而不好,导演和剪辑师事后发现,这样堆砌的表演,会让这个场景显得过于喧闹,而失去银翼世界特有的氛围。所以,最后只保留下寥寥几个全息表演片段。
实际上,导演想要的,是有一点诡异惊悚的感觉。为了实现这种效果,剪辑师通过抽帧重剪,让一些全息表演片段变得不连贯、甚至紊乱,加上后期电脑的修饰,和迪金斯变幻莫测的布光,原本热闹喜气的表演,就变成了鬼气森森的幻象,仿佛是一群幽灵。
有时候,戴卡徳觉得自己也像个幽灵。可能,只有记忆中的她,才能让他找回做人的感觉。
10.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请原谅俺的拽文哈,主要是看见瑞秋女神太激动了。
年轻版“瑞秋”的出现,是《银翼杀手2049》最大的秘密。放映前得到严格的保密,以至于无孔不入的好莱坞娱乐媒体,也没有任何确切消息。这个“瑞秋”,也是本片最厉害的杀手锏,毫不夸张地说,至少到目前为止,那一幕是唯一成功摘取数字特效王冠(数字真人表演)的。
简而言之,这里出现的“瑞秋”,是百分百CG特效,而且是手动调校(关键帧)动画,并非基于面部表情捕捉。后者是目前业界的通用手法,比如说《星球大战VII:原力觉醒》中的塔金指挥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银翼杀手2049》中,“瑞秋”出场,只有短短的两分钟,却花了幕后特效团队整整一年的时间。
原作中扮演瑞秋演员——肖恩·杨的儿子,在本片中担任特效制片助理。杨阿姨的确有秘密加入剧组,在南加州大学著名的3D扫描部门ICT Lab,捕捉了完整而细微的头部模型。
这一步骤的最大价值,是得到杨老师精确的头骨模型。本片与《原力觉醒》CG角色制作方式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MPC此次是基于头骨模型,然后逐层加入肌肉、肌肤和毛发模型。
头骨是基础,因为岁月会改变所有的表面特征,但一个成年人的头骨——尤其是只到杨阿姨这个年纪——变化甚少。
为了得到年轻版瑞秋更精确的数据,负责本段特效的MPC工作室,还仔细分析了原版电影中所有瑞秋场景,并以此对数字头骨模型作了进一步修正。
MPC用完成的数字模型——仅头部——替代了原版电影中表演成分略轻的三处画面(只有眨眼扬眉等动作),并重新制作相应的动画效果,导演和制片人看过后,觉得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由此才正式敲定底层建模+动画的制作方案。
原本的动画方案,也是像《原力觉醒》那般采用面部表情捕捉。剧组给肖恩·杨找了位真人替身演员Lorena Peta,体貌大致相似,主要是提供年轻版瑞秋的表情和动作参考。
ICT Lab阶段的表情捕捉,纪录下肖恩·杨和Lorena Peta面部的基本信息,比如从摄影测量学的角度,获得二位演员头部的对比信息。比如,杨老师的头部无论绝对大小、还是占身躯的比重,都比替身Peta小。
这个阶段的数据,有助于后期调教得到正确的比例。在布达佩斯的拍摄现场,两位也都在导演的指导下,与哈里森·福特演对手戏,现场用DI4D和MPC自家的FACS系统来进行动作及面部捕捉。
但在后期动画阶段,导演和特效监制决定全程手动制作数字版瑞秋的动画效果,杨及Peta的真人表演、及现场捕捉的动作及表情数据,都只作参考。
这一决定,主要似乎让导演有更多控制。比如在那两分钟内,“数字瑞秋”其实经历了三种心境:从开始的自信满满,到得不到戴卡徳承认的不甘,直至明白自己结局的绝望(看过的自然明白);此外,在这种方案下,动画师们也有更大的自由度作微调。
最后的效果,我觉得在影院里是难辨真假的,这点似乎比《原力觉醒》要好。当然,我觉得塔金老师皱纹密布的脸,提升了拟真的难度;圆润鲜嫩的莱娅公主,效果就相对更为自然。《银翼杀手2049》中的瑞秋,可能也沾了年轻的光。
看到有影迷说,这个数字版瑞秋,感觉比较苍白,不如原作中真人那般红润可爱。
其实看模型的话,对肌肤纹理及皮下肌肉和毛细血管等的表现,已经无限接近自然了。红润与否,其实是不同年代审美的差异。确切地说,原作中那种粉底和胭脂的涂法,现在已经不流行了,改为崇尚自然立体妆。
说话场景的多少及景别差异,也表演的真实性有影响。《原力觉醒》中,塔金老师就是太话唠了。这版数字瑞秋,在模拟嘴唇及周边肌肉运动时,其实也没能做到百分百自然;即使简单如抿嘴的动作,仔细看的话,也不是那么真实。但她在这一段中总共只有两句台词,只有后一句才有镜头特写,前一句是过肩拍。摄影技巧起了巧妙的掩饰作用。
除了镜头角度和景别,布光也对数字瑞秋的表演,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在这一段中,迪金斯用上了他的独门打光秘技:环形移动布光法,a.k.a. 圆环套圆环灯泡阵列。
其基本原理很容易理解:就是在一圆环、或多边形上,等距安放摄影灯。用电控装置,可以同时控制每一盏灯的光线强弱(渐明渐灭),以及灯与灯之间的交替闪灭(追踪效果)。
最简单的设定可以是这样:
在拍《严肃的男人》时,迪金斯设计了一个大家伙:
到了《银翼杀手2049》,进一步升级到了巨无霸:
这套双环布光系统,共用上了256盏聚光钨丝灯,每盏300瓦。移除灯罩,以便能排列得更紧密。这个场景开始时,内外圈大概有12盏灯亮起,并缓慢转动(相邻灯盏依次亮起);但只有内环的那几盏是亮度全开,周围的都调得比较昏暗。随着此段戏剧张力的提升,每一刻亮起的灯也逐渐增多。
这种灯光效果,在演员脸上留下缓慢变化的光影,让他们的表情更生动。
11.全息陌生人
K重返洛杉矶后,在街头面对Joi的巨型全息广告。
这个Joi看似和他的一模一样,但只是一个和他完全无关的空心产品。这种物是人非的效果,这才是全片最伤感的一幕,有打动我。
Joi的影像是基于实拍。化妆师给演员涂上粉红妆,在绿幕前表演。作为K的视线参照物,是一块可乐罐那么高的纸板。
特效工作室在接手实拍的绿幕素材后,先将粉红版Joi的影像抠出来,投射到她的数字版模型上。然后对此CG模型添加更多光学投影效果,比如面部的可辨像素效果等。
数字版Joi完成后,被投放到摄影棚内一个40*30英尺的巨型LED屏幕上,摄影机现场捕捉高司令与这个巨屏版Joi的对手戏。摄影机的角度形成的强迫透视(Forced Perspective),让2D版的Joi,看起来有立体感。
现场还有其他物理特效,比如让雨雾充满整个摄影棚,让镜头捕捉到的气氛,更接近成片要求。
这部分实拍,能用镜头捕捉到全息广告牌的光亮对环境、以及在K身体上投射的真实光影。
这还不算完,这个棚拍的片段,后期还需电脑特效大量加工,比如添加更多的雨幕、周遭野兽派的建筑、远处的城市天际线、空中的Spinner等,最终才有这样的效果:
现场物理特效与后期数字特效的结合,让人忘却特效的存在,从而使得这个场景的氛围,更具动人的力量。
12.碧海潮生局
进击吧,复制人!
得知真相的K,依然选择去救戴卡徳。后者被Luv押运着,往地外空间站(off-world)而去。两个复制人,注定只有一个站着。怎么看,K选择的,都是一个必死的局。
这里的道具对比很有意思,比起K的Spinner来,Luv坐的华莱士集团小型飞行器,就像现实中的加长宝马礼宾车那般豪华。
这种对比,其实体现了《银翼杀手2049》世界中的科技等级:华莱士集团科技,处于金字塔的顶端;社会权力机构——比如LAPD——所用技术就次一点;洛杉矶街道上那些店铺代表的普通人,则处于技术转移链的最底层。
这种结构,在屏显的精致水平上,就有直观的反映。比如K的Spinner上的导航仪界面。
而华莱士家的,是这样的:
WTF~你可能要惊呼:这看得见个毛啊?!是的,华莱士所用技术,本来就不是给人看的,因为他是瞎子。按照本片美术总监的介绍,华莱士整个集团的科技品味,都受华莱士个人喜好的影响。整个集团用的,是给华莱士一个人使用的系统。
说白了就是简约到极点,抽象。也许再加上点玄之又玄的东方元素,比如说,日本的片假名文字:
K在空中追击Luv一伙的镜头,是将Spinner模型装在玩相机上获得实拍素材,然后包括背景和所有环境元素,都是后期电脑特效合成的。
在如此密集的数字修饰中,迪金斯老师的又一项独门打光秘技,愈发显得鹤立鸡群:在表现K遭受对方火力攻击时,用一个大号橡皮筋似的弹性绳索拉着一个实体光源、快速经过Spinner的舷窗,以此模拟敌方弹药造成的光影效果。
双方迫降水面后的镜头,是在布达佩斯片场的造浪池里拍摄的。物理特效团队,造了一个轨道装置,可以让Luv的飞行器缓慢地沉入水中。
因为是发生在荒凉的海上,这个场景没有别的人造光源可以借用。迪金斯决定,双方飞行器机舱灯光,就是现场唯一的光源。稍微离飞行器远一点,就是完全的黑暗。这个场景,也是全片极少的使用吊臂拍摄的场合,因为迪金斯想尽量克制镜头本身的运动,不想让机位的花哨移动盖过了其捕捉的画面。
那么问题来了:《银翼杀手2049》惊才绝艳的画面,是否盖过了想表达的内容?能说说你的答案和理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