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森:中国金融创造的GDP已经很高 但经济证券化率非常低

韦森:中国金融创造的GDP已经很高 但经济证券化率非常低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

凤凰网财经6月14日讯由凤凰网主办的“2018凤凰网梧桐夜话”交流晚宴于6月14日晚在上海隆重举行。金融领域知名学者和资深专家共聚一堂,探讨金融改革发展方向。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表示,中国金融也创造的GDP已经很高了,但是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却非常低。因此,这绝不是意味着中国金融业不应该发展了,而应该加大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提高金融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交易费用,这样中国经济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以下为实录:

刚才许多学者都谈到,中国金融业创造的GDP份额,已经高于日本、美国、英国等许多发达国家,但可能稍低于高于香港、新加坡。中国的金融还要不要发展?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金融也创造的GDP已经很高了,不应该再发展金融业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误识。原因是,尽管我国的金融业创造的GDP 份额占比已经很高,但是我们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非常低,后一个指标说明我们的金融业并不是很发达。

回头看金融业的GDP构成。金融行业GDP构成很大程度由金融行业的工资、向国家上缴税金和公司所利润构成。中国GDP中所创造的份额高,是因为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行业的工资、向国家交的税收和公司的利润高。回到刚才彭文生首席所讲到的一个观点,我们现在金融行业、如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就业很大,薪水很高,我们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太多了,但是人均管的资金还不高,或者借用一个经济学的基本术语,金融业的“劳动生产率”还不高。从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来看,虽然我国的GDP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但是我国经济的证券化率还不到2。而按照陈志武教授的研究,早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证券率已经达到了10,即1美元GDP,已经有10美元的金融票据证券。现在美国经济的整个证券化率好像已经回到了这个水平。相比较而言,我们的金融业肯定还不是发达。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中国经济的主要融资方式是间接融资,故银行存款和广义货币和信贷数值很大,1元GDP有2元08分广义货币,但我们的沪深股市的市值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债券却相对来说均不大。现在我们M2将近175万亿,但我们的沪深股市总市值在2018年5月末只有大约55万亿不到,与GDP相比只有0.65左右,这显然很低。加上政府和公司债券,也不会超过两元吧?中国经济体内有这么多的货币,为什么金融不发展?股市为什么跌跌不休?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值得我们反思。这背后也牵涉到怎么样提高金融业的“劳动生产率”问题。故我认为,不是中国的金融业太发达了,太过于发达了,而是发展不够,远远不够,需要继续发展。

刚才看到华尔街见闻中的一则新闻,说过去3年中,在中国股市3500多支股票中,股价上升的只有9%左右,90%多的股票股价下跌了。这导致整个中国的股市实际上在萎缩了,债市也在萎缩?这是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一直提不起来的直接原因。中国经济再有问题,目前我们GDP增速也在6.5%以上,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年报也不错,好的公司也不少,为什么就是股市一跌再跌,跌跌不休?这背后的制度原因值得研究。故从大趋势上来看,还是要提高大中国经济的证券化率,发展金融业。要提高整个金融业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交易费用”。故悖论不是中国的金融不应该发展,而是应该大力发展,这样中国经济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梧桐夜话”是凤凰网财经频道持续多年在国内外财经大事件现场举办的嘉宾交流系列活动,曾在冬、夏季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会议期间落地,活动邀请财经圈最顶尖的嘉宾,产生最具权威的政策解读及市场预判。本次“梧桐夜话”由舍得酒业特别赞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