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 杨越欣
“包头北京成都重庆长春
大同大连福州贵州哈尔滨
呼和浩特杭州海口济南
南昌南京南通苏州三亚
上海深圳天津武汉芜湖
无锡徐州西塘西安郑州淄博”
这一连串中国地名,是法国音乐人戴亮所创作歌曲中的歌词。正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上为自己的歌曲拍摄mv的戴亮,在工作间隙用微信语音接受了凤凰网财经的采访。戴亮说,这些歌词中出现的地名,都是他曾去过的地方。
初入中国
戴亮的本名是Dantès,一位上海的音乐家朋友帮他起名“戴亮”,是因为他来自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城市里昂,“戴亮”是“代表里昂”的谐音。
1995年还在读高中的戴亮,第一次来到北京大学学习中文。当时老师给他安排的一个任务,是采访当时红透中国摇滚乐坛的崔健。那个时候,只有17岁的戴亮并不知道崔健的传奇地位,但崔健的音乐中对中西方元素的融合,打开了戴亮创作音乐的大门。
2000年,21岁的戴亮再次来到中国,独自生活了一年。“那时候感觉很孤独,主要是吃的东西不一样。当然也很想家,一年的时间没有看到我父亲。我记得虽然当时在上海我过得很好,参加一些电视节目,也有一些上海人在路上、在地铁上认识我,因为在电视上看到过我,但还是觉得生活很难。”戴亮用流利的中文,回忆起初来中国时的生活。
2004年,戴亮第三次来到中国并决定在上海定居,开始了作为原创歌手的事业。之所以选择上海,是因为考虑到上海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可以接触到更多国外媒体和发行机构,让自己的作品更容易“走出去”。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戴亮的法国妻子非常喜欢上海。“长期住在中国,要考虑我的妻子”,戴亮笑着说。
和许多在中国从事文艺工作的外国人不同,戴亮选择的是一条最不好走的路:在中国用中文创作歌曲。“刚开始在中国发展的时候,最难的可能是文化的障碍,特别是语言方面,我记得有很多人说,你为什么唱中文呢,很多中国的导演也建议我唱别人的歌曲,说唱自己的可能不会红,我不会成功。”
但是戴亮还是坚持唱自己的歌,“我不想唱别人的,翻唱我没兴趣”。2006年,戴亮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中文专辑《我记得你》,因为词汇量很有限,只有类似“我记得你,你记得我,我记得liān āi(恋爱)的时候”这样简单的歌词。
名气不够大,中文不够好,事业刚起步的戴亮自然要面对经济上的窘境。但是戴亮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也没想过放弃。“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是原创,没人知道我,很多人不愿意出钱。有时候有些导演请我去唱一些大家知道的歌,他们说可以给我比较高的费用,但是我说,我可以做便宜点,但是我要唱自己的。”“当时我也可以做翻译,我可以做很多,比如在公司上班,但是我当时选择的是坚持自己的路。”
直到2009年开始,随着名气慢慢积累,中文水平越来越好,戴亮的经济条件才逐渐得到改善。但是说起那些年在中国的时光,戴亮并没有太多烦恼。他说“我的房东、周围的朋友都对我很好,从来没有被骗过,我找不到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我觉得在中国生活很困难。”
用中文唱自己的歌
十几年来,戴亮一直留在中国,“因为我喜欢这个国家,我喜欢这些人,一直都喜欢。”同时,随着中文水平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媒体平台邀请戴亮合作,戴亮对中国不再感到陌生,还总是有很多内心的想法需要表达。
“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觉得中国每个地方都差不多,都是中国人。后来去了很多地方演出,慢慢发现中国的每个地方都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方言,观众的反应,喜欢的点都不一样,这是我体会到的最大的变化。”
“你一定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我对中国的看法。我是一直很爱中国,爱什么呢,我就是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和法国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我当然知道每个国家,包括中国有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不会太考虑这些问题,因为我做的是音乐作品,我一直喜欢找到一个国家最好的一面,或者中国可以带来的最好的东西。”
戴亮对凤凰网财经说,他愿意始终用自己11岁第一次听说中国时的眼睛去看中国,他最感兴趣的是让中国人和法国人彼此更了解对方,以及关于对方的有趣的事。
“很多法国人一听到我是唱中文的都很惊讶,觉得我那么聪明,怎么可以学会中文,觉得在中国发展是很难的事情。有些法国人对中国什么都不知道,经常问我,中国有什么音乐,有没有摇滚啊,有没有流行音乐啊,我觉得很烦,很多简单的问题他们都不知道,对中国没有什么概念,他们觉得这个文化太遥远。所以我要解释中国人的音乐也很棒,在很多方面也比我们好,或者更有意思更丰富。”
不论在法国还是中国,戴亮也总是被问及为什么不在法国发展。在戴亮看来,中国比起法国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法国,音乐市场还保持着唱片时代的传统做法,歌手靠音像公司的支持,发行唱片赚取版权费。唱片制作出来后,通过上电台节目的方式进行宣传。而在中国,依靠发达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歌手可以自己给自己做宣发。
戴亮说,“我也喜欢听到自己的音乐在传统电台上播出。但是这种方法在中国已经过时了。现在做音乐的方法有很多,我可以在微博上众筹做唱片,也可以通过和品牌合作发行自己的歌。现在有了新的市场、新的消费音乐的方式,制作和宣传音乐都不贵,最难的是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你。”
让戴亮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在中国的名气越来越大,在没有和法国任何音像公司合作的情况下,去年法国一家大型电台播放了他的歌曲ce soir(今晚我有一个梦)。“在法国你如果没有渠道,一般来说很难做到这个,但是在中国都可以。”戴亮说。
中法文化使者
因为写的歌多数是表达自己对中国的理解,或生活在中国的感受,戴亮在有意无意间扮演着介绍与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角色。
从2016年3月第一次与凤凰网财经聊过后,戴亮做了许多与中法交流有关的事。在今年录制《魅力里昂》之前,2016年他还录制了《莫里耶纳》的mv,讲述自己的家乡阿尔卑斯山:“在中国呆了那么久,终于回到我的家乡,我的风景,我的儿童,我的环境,我邀请你来看看我,我的朋友。”
2016年5月,戴亮参加了山西卫视的文化节目《你贵姓》,和自己的“本家”戴军共同主持。
2017年10月,戴亮跟着电视节目《魅力中国城》来到黔东南,以一名法国“超级游客”的身份和黔东南州委书记黄秋斌、州政府副州长肖明龙互动。
今年2月1日,在2018博鳌国际时尚周开幕式上,戴亮又和中国歌手Eva合唱了《永远在博鳌》。戴亮认为,他和Eva共同创作这首歌的初衷,是通过音乐无国界的传播形式,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有一个地方叫博鳌,并产生去了解博鳌的想法。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戴亮自然也没有错过。受央视法语频道的邀请,戴亮创作了一首关于丝绸之路的歌曲,并将在12月央视的节目上演唱。“用法文描绘我心目中的丝绸之路,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开心去做的事情。”戴亮兴奋地说。
“现在的中国和二十年前最大的区别是,现在无论在哪儿,都可以用中文工作。我有时候在法国,也和很多中国人合作,我唱中文、唱法文,无论在哪都可以。”
戴亮打算,除非身体健康出问题,今后还是继续在中国写歌、唱歌。坚持了十几年的戴亮,来到了事业的高产期,“现在机会特别多,我也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不用担心不做就没有收入。当然可能因为年纪的问题,演唱会以后会少一些。但是为自己写歌是永远会做的,”戴亮说。
和其他十分有名的“中国通”,比如人人熟知的大山不同,戴亮觉得自己的特点,正是在于始终保持自己作为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和思维。他对凤凰网财经说,“他们都是模仿中国人,模仿中国人讲话、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一直都不想这样做,我一直想用最好的中文唱歌,但是还是用法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法国人的一些角度。”
在戴亮看来,自己的身份中最有趣的,始终是一个“在中国的法国人”,就像他歌里唱的:
“录唱片被采访,
演出表演变成我日常生活最充实的
我是在中国的法国人
在中国的法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