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维尔潘:当前全球合作和世界繁荣都在承受历史性的压力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德维尔潘:当前全球合作和世界繁荣都在承受历史性的压力

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凤凰网财经讯 12月8日—9日,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当前,世界面临转折点,全球合作和世界繁荣都在承受历史性的压力。

德维尔潘表示,我们生活在分裂且无法预测的世界。“两年前,谁能想到美国会摧毁这么多全球合作的成就?三年前,谁能想到英国会决定退出欧盟?”

德维尔潘认为,在贸易、货币和经济方面,我们要寻找妥协和长期的解决方案,这依赖于有效对话。有两点格外重要:

首先,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希望中国和欧洲积极捍卫多边主义;

其次,我们需要新的金融和货币协调结构。有必要建立联合商讨机制解决货币波动问题,尤其是阿根廷之类新兴国家因过于依赖美国利率政策导致货币动荡之后。德维尔潘认为,以三种主要货币——美元、人民币和欧元搭建全新强大的货币系统,可以通过促进合作协助恢复信任并支持全球增长。

德维尔潘在演讲的最后表示,“我的信念是,世界需要负责任的力量,在全球关系中积极搭建稳定、明确和可持续的合作。欧洲和中国有着共同的目标。”

以下为演讲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三亚,与各位广受尊敬的学者和与会人士讨论经济和金融问题。首先,我要感谢所有出席会议的人士,以及尽心尽力举办本次会议的主办方,特别是我的朋友王波明,还有他领导的优秀团队。

再过几个星期,2018年即将过去,今年是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纪念,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世界面临转折点,全球合作和世界繁荣都在承受历史性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认真地回顾过往,为将来做好准备,也为下一代描绘整体的解决方案。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当今中国有望在促进对话和开放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I / 中国仅花了四十年就开创了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 首先,中国经济在开放的影响下实现全面转型

• 看看身边,三亚的高楼大厦、公司和就业都是经济发展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证明。一些惊人的数字可凸显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

o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年均10%的增速,GDP增长了约80倍;

o 1978年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原文为production,查询统计局数字后发现略有差异,但也可能是援引数字统计口径不同导致——译者注)从1500亿美元增加到超过13万亿美元;

o 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从仅占2%变为现在的超过15%;

• 在诸多经济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的推动力:

o 贸易领域,2010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商,出口总额约2.3万亿美元;

o 投资领域,2015年以来中国在海外投资盈余首次超过1500亿美元;

o 创新和科技公司领域,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市值加起来超过8000亿美元,这些公司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其次,中国社会因发展和城市化发生巨大变革:

• 中国经济转型的同时,就业、教育和公共服务等社会福利也在持续改进:

o 贫困现象大幅减少:40年来约有7亿(原文为700 billion,疑为有误——译者注)人逐渐脱贫;

o 城市化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城乡面貌:2010年以来,中国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现在中国政府正努力打造新型城市,改善公共服务,追求低能耗,并实现自然保护。河北省的雄安新区就是例子;

o 互联网和新技术发展也有助于传播知识推动发展。2014年,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可以上网,现在已接近8亿人;

• 与此同时,中国发展也面临新的重大挑战,需要解决:

o 首先,中国工业和城市现代化为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o 其次,中国新经济迅速发展,对金融稳定挑战越来越大。

o 第三,经济增速放缓可能是未来十年的重要问题之一。拉动内需并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是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决定性因素。

II. 当前的中国要在国内改革和进一步国际化的基础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在金融和保险等一些比较活跃的行业,外国机构发展的机会日渐增多。德国的安联集团刚获准在华创建筹建第一家由外资独资的保险公司。法国安盛集团也会紧随其后;

 与此同时,中国监管机构努力打击影子银行,提高审慎标准,提升金融稳定。最近在央行行长易纲的领导下成立了超级监管机构,向前迈进一步。

- 展现改革与合作的方式也是中国承担的新责任。

• 中国先后加入全球主要的经济组织,成为全球繁荣的重要支柱

o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全球贸易来说是重大进步;

o 2015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在成为国际货币的道路上迈出新一步。

• 中国在推动更加和平稳定的全球化体系方面责任也日渐重大:

o 2015年,中国在巴黎气候协议中,对防止环境污染做出了承诺:

 注重环保,发展新能源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要目标;

 随着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约1300亿美元,尤其是太阳能行业,中国已成为该领域全球最大的投资者,环保原则也得到落实。

- 对中国来说,身处全球化最前沿既有必要也是责任。“一带一路”倡议便是中国向世界保持开放,并传播共同发展愿景战略的典型例子:

• 我深信,一带一路可能对未来跨境稳定产生巨大的影响。新丝绸之路倡议既全面又国际化:

o 首先,该倡议可改变当前政治格局,积极发展中亚和非洲等落后地区,促进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对话。2015年亚投行的成立就是承诺推动多边合作的明确标志;

o 其次,该倡议可改变当前经济格局,主要投资能源、交通、数字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可持续发展领域。仅在亚洲,到2030年打造基础设施带来的投资需求就将达到26万亿美元左右;

o 第三,该倡议可改变当前文化交流格局,促进相互理解和多样化,例如更多中国学生前往欧洲求学;

• 我也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可推动中国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

o 首先,在贸易和工业时代中国经济已实现起飞。1978年至2013年出口大量商品后,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贸易国;

o 中国崛起的第二个里程碑是在投资时代。2015年,中国的海外投资有史以来第一次高于吸引的外资,海外投资额达1500亿美元;

o 如今中国正进入伙伴关系时代。与各国政府、人民和企业之间加强联系将是在合作基础上实现新丝绸之路的关键。

III. 我深信,中国可以推动共同倡议,协助恢复信任和稳定

• 在贸易、货币和经济方面,我们要寻找妥协和长期的解决方案,这依赖于有效对话。我认为有两点格外重要:

o 首先,改革世界贸易组织。希望中国和欧洲积极捍卫多边主义;

o 其次,我们需要新的金融和货币协调结构。在此我想重申,有必要建立联合商讨机制解决货币波动问题,尤其是阿根廷之类新兴国家因过于依赖美国利率政策导致货币动荡之后。我认为以三种主要货币——美元、人民币和欧元搭建全新强大的货币系统后,可通过促进合作协助恢复信任并支持全球增长。

- 我们还需要在区域和大陆层面成立新的特别结构。外交就是促成谈判和集体行动的有力工具:

• 欧洲和中国应更切实地加强关系,采取联合机制处理互惠、透明和公开市场准入等关键问题:

o 今年初,法国-中国企业委员会成立,联合了两国近30家公司,这就是很具体的推进举措;

o 我认为应该在欧洲层面建立同样的模式,由委员会和中国政府的相关机构共同成立办事处管理投资事宜;

o 我也认为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加强合作。可以在北京和布鲁塞尔设立常任秘书长,负责缓解并解决东欧和中欧,特别是在16 + 1(中东欧16国加中国)框架下有时出现的紧张局面;

o 还有一点同样重要,统筹和使用财政资源方面一定要大力推动协同。创建跨境基金,从亚投行、丝绸之路基金和欧洲投资银行筹集资金,都将成为共同推动项目的有力杠杆;

• 全球机构方面,相信中国和欧洲可以共同支持多边主义。现在关键是要谴责自私和孤立主义形成的零和游戏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

40年前谁能想到中国经济会如此迅速和大规模发展?两年前,谁能想到美国会摧毁这么多全球合作的成就?三年前,谁能想到英国会决定退出欧盟削弱欧洲?

我们生活在分裂且无法预测的世界。

我的信念是,世界需要负责任的力量,在全球关系中积极搭建稳定、明确和可持续的合作。欧洲和中国有着共同的目标。下一步就是取得具体的成果。

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