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一汽集团陷入转型困境,寒冬模式下如何自我救赎?
财经
财经 > 正文

长安汽车、一汽集团陷入转型困境,寒冬模式下如何自我救赎?

原标题:长安汽车、一汽集团陷入转型困境,寒冬模式下如何自我救赎?

导 读

北国无雪讯,南方雪霏霏,广州下雪的新闻登上了网络热搜。曾几何时,不少广州美女爱慕北方的雪,甚至打着飞的来观景。这个愿望不出家门,竟然实现了。只是除了美丽雪花,冷空气的突袭也让众人措手不及。20多度的剧烈温差,让花都市民对严寒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经受类似温差巨变的,还有我国的传统汽车行业。持续28年,一路高歌的繁华车市,在今年出现了罕见降温,多数车企的市场表现差强人意。从目前看,全年整体汽车销量负增长或已成定局。

此背景下,行业躁动在所难免。除了一地鸡毛的口水战,压力、彷徨之余,传统车企转型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快速迭代的消费需求、竞品间的相互碾压,长期滋润在祥和氛围中的车企们,将如何觉醒、又将如何破局呢?

作者:木铜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12月10日,乘通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数据,11月份我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05万辆,同比减少18%,连续第六个月减少(10月份减少13.2%)。1-11月批发累计增长-2.5%,零售累计增长-4.0%,全年产销负增长已成定局。

中国汽车全年销量也或将迎来28年来首次下滑。

低谷之时,新能源汽车的火热行情却给这一寒冬期带来暖意。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3.6万台,同比增长55.9%。1-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8.6万台。乘联会称,目前看来,11月新调高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99万的预测比较乐观。

从燃油车的销量下滑到新能源车的涨势凶猛,一冷一热间,似乎预示着寒冷形势下的星星希望。这样的历史时刻,无疑考验着传统车企的创新突破能力。一些车企已经先行先试、优化传统产品布局、开拓存量市场,同时勇于创新、顺利杀入新能源的增量市场,例如上汽、吉利、北汽等。另一些车企,似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径,仍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如长安、一汽等。

长安进退两难,盲目过激转型不可取

市场就是这样残酷,此消彼长、新旧更替,连个招呼都不会打。

曾经并称业界“自主三强”的吉利、长城、长安,如今的境遇却大相径庭。三家11月的销量数据,有最直接的体现。

12月6日晚,吉利汽车公布11月销量报告。11月销量141661辆,环比增长约10%。结合此前数据,吉利2018年1-11月累计销量达到1,407,505辆,相较去年同期增长29%,顺利达到2018年全年158万辆的销售目标,已无悬念。

12月7日,长城汽车也发布了11月产销数据,其单月新车销量达到13.25万辆,环比增长20.35%,创今年单月销售纪录;1-11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91.92万辆,其中累计出口4.29万辆,完成全年整体销量突破百万辆的目标,也已无忧。

面对业界寒冬,吉利、长城的市场表现可以说是生机勃勃;相比之下,长安汽车则是另一幅光景。

12月7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显示,今年1-9月汽车总销量197.96万辆,同比下降23.53%。其中11月份汽车总销量16.15万辆,同比暴降约40%。

实际上,11月份销量下滑40%,是长安汽车在今年下滑幅度最大的一个月。这也意味着,除4月销量上涨,2018年的其余10月长安均处于销量下滑状态。

业绩惨淡也影响了资本市场,11月销量公布之后的周一,长安汽车暂跌1.59%,报6.19元。数据显示,从年初自今,长安汽车的股价已被腰斩,市值蒸发近300亿元。

不难发现,长安汽车在2018年可谓全年水逆。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问题之根,除了行业大环境,还和长安汽车自身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经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有关。

具体到产品,从合资品牌来看,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均呈销量下滑状态。数据显示,长安福特今年1-11月销量36万辆,去年同期销量为73.78万辆,同比大幅下降51.21%,从11月来看,长安福特当月产量25229辆、销量24437辆,分别下降69.8%与70%;长安马自达1-11月销量15.48万辆,同比下降11.29%。

自有品牌重庆长安,也好不到哪里去。当月产量43732辆、销量54395辆,分别下降50.8%、35.7%。

对此,有专家表示,与其说长安汽车产品销量下滑导致市场不佳,不妨说其旗下的还是产品太少。相比长城、吉利在产品布局上的不断推陈出新,长安汽车三年竟未推出全新车型,也早已让大众消费麻木了。

从产品市场寿命来说,无论是福克斯、蒙迪欧还是翼虎,都已经过了销量巅峰期。品质上,也有待提升。如长安福特,作为长安汽车的核心利润品牌,在消协公布的《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报告》统计中,竟然被投诉850次,高居问题排名榜首。

长安汽车的难题还有不止于此,一个更大的bug值得关注。其没有对SUV市场及新能源市场的变化,进行提前布局,导致产品老化。

在SUV市场,以长安铃木为例。自2012年以来,长安铃木的销量便大幅下滑,当年同比下滑22.7%至17万辆。到2017年,年销售量仅有8.6万辆,只有巅峰时期的40%。

“对于铃木来说,时代变了。”乘联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表示,“国内消费升级,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中国消费者更加喜欢大型车,小型车不好卖了。”

可见,在产品更新换代方面,长安汽车的动作十分缓慢。产品陈旧,并没能预测市场,并顺应市场趋势及时打造新产品,这也是其创新能力缺失的主要体现。

值得庆幸的是,长安也意识到了失位问题,并且开始进行快速的产品更迭。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公开表示,三季度业绩表现与长安的一系列产品调整有关。我们主动淘汰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产品,砍掉对于长安战略发展里面意义不大的一些板块。接下来,长安还会有一系列的动作。很简单,就是当前能不能为长安获得利润,长远来看符不符合长安战略的,都应该进行调整。

从朱华荣的发言中,可以看出长安的大调整决心,也能感受到其想要突破困境的急迫心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产品端的调整,车企越大往往越慎之又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些问题也值得深入考量。比如,淘汰效益不好的产品,真的正确吗?

熟悉长城的网友,可能都知道,其旗下的哈弗也曾经历销量低谷。如果当时长城将其淘汰,而不是进行产品品牌双升级,还会有如今H与F的“双子星”同时闪耀的局面吗?

再将目光回调长安,在其新能源状况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这种激进的一刀切做法似乎也并不合时宜。

2017年年底,在长安睿骋CC的上市发布会上,长安汽车副总裁龚兵曾公开表示,2018年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冲击8万辆。而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9月长安新能源车销量为17,667辆,仅完成年销量目标的22.1%。客观来看,长安新能源的表现有些惨淡。

新能源业务未能独当一面,长安就开始淘汰传统旧品事宜,在业界看来未免有些冒进。如果为支持我国环保事业做出此番牺牲,尚有情可原。但若只一味迎合“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对企业、员工的不负责了。

如此激进的调整,似乎也和长安汽车高层的持续动荡有关。

据长江商报报道,自5月29日长安汽车三位副总裁同日离任,开启了人事调整大幕以来,到当前的半年时间内,长安汽车已逐步更替了10位副总裁级以上高管。

即使是董事长张宝林,接手长安也不过刚满一年。有资料显示,2017年前10月,长安汽车销量为232.13万辆。

但在张宝林接手的一年后,长安同期销量却降至181.82万辆,相比其接手前,少卖了50万辆。

张宝林总结了三条内因,分别是产品迭代速度不够快、品牌传播推广没有深入人心、市场及管理存在短板。

客观的说,张宝林抓住了长安汽车的问题症结。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理稳妥的路径进行解决突破。新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市场不断变化,企业转型在所难免,但为了转型而转型,甚至是盲目、过于激进的转型都是不可取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于大型车企长安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如何摸清市场需求、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转型策略、同时把握好时机节奏十分重要,这也是以张宝林为首的长安管理层,在2019的当务之急。

一汽的麻烦事

遭遇如此困境的,不止的是长安企业,一汽集团目前的麻烦事也不少。

业内人士表示,长安张宝林比一汽徐留平少卖50万辆车的销量差距,并不是二者的水平差距,毕竟一汽的转型之路走的也不顺畅。

先来看一汽夏利,12月10日晚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11月份,一汽夏利产量968辆,同比下降18%;销量737辆,同比下降65%;1-11月份,公司汽车产量为20847辆,同比下降1.6%;销量为17811辆,同比下降23%。

资本环境看,甚至比长安更加严峻。在近6年时间里,一汽夏利已亏损46.3亿元。若今年再度亏损,一汽夏利将面临ST。

公开信息显示,一汽夏利拥有“夏利”“威”和“骏派”三大品牌轿车。前11月份,“夏利”系列的产销量均为零,而“威”系列产销量也仅有960辆。汽车业内人士肖越表示,“夏利”“威”两大系销量封零表示已经停产。

一汽夏利的惨淡表现,让其转让一汽丰田股权的动作显得格外敏感。

11月27日,一汽夏利发布了针对转让一汽丰田股权的相关公告说明。公告中,一汽夏利提到拟向控股股东一汽股份转让其所持一汽丰田15%的股权,股权作价为29.23亿元,并要求一汽股份以现金方式支付对价。

此举,难免让外界质疑是否为“卖壳”做准备。一汽夏利表示,这是公司加速向新能源车领域转型的动作。

然而,外界的猜测并非为无本之水。目前来看,转型新能源对夏利来说困难不小。

首先,夏利此前推出首款智能汽车骏派A50,意在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但在消费升级,新能源补贴滑坡的背景下,价格战已非明智之举。何况在同一价格区间,还有北汽这一强大对手。市场表现平平,也就在情理之中。

同时,这也引发了第二个困难,即如何解决用户的先入为主。如今,人们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认知,已有比亚迪、吉利、上汽、北汽、蔚来、威马、小鹏等,一汽夏利此时入局新能源,则要面临和这些成熟企业的直面竞争。从品牌角度看,一汽夏利并不占优势。相对廉价的品牌定位,也让其很难进入高端新能源市场,这对一汽夏利的差异化产品布局也是一大隐患。引发深交所的问询,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时间倒退20年,夏利是北京出租的标配,如今的尴尬局面,和一汽集团的市场敏感度关系密切。这从其合资子公司一汽大众的市场表现,也能看出端倪。

早在今年6月,铑财就曾对一汽大众推出的首款SUV车型----探歌,进行过相关报道。作为一汽大众在SUV市场的第一枪,探歌的出场引发了无数关注。但高关注也是一把放大镜,将其诚意不足,缺乏市场嗅觉、创新能力差等问题放大了不少。

据了解,探歌在海外叫做T-Roc,没有被德国大众官网列入SUV车型,而是划到 CUV之列。为了挤进SUV的行列,一汽大众对其进行了加长处理。

国产探歌的长宽高分别为4318/1819/1582mm,轴距为2680mm,相比海外版车型其在车身长度、高度以及轴距分别增加了85mm、9mm以及77mm。

值得注意的是,简单加长轴距的做法,不能让其宽度增加,还落下缺乏创新、不懂消费者的责难。有网友给铑财留言称:“探歌上并没有SUV宽敞的感觉,除了头部空间稍好,其他与高尔夫无异。”

这样略显山寨、处处显小的SUV,似乎注定了一汽大众在SUV领域的首次探索将以悲观收场。这从其市场销量中,就能明显看出。即使是今年“金九银十”的车市旺期,探歌也只售出7732台产品,甚至排在第34名华泰新圣达菲之后。

另一方面,探歌的塑料内饰也让不少网友对其性价比进行吐槽。

无论是“空间不足轴距凑”还是“塑料感十足”,都体现出一汽大众对我国消费市场的不了解,在人们对汽车品质、实用性、舒适度愈发注重的今天,消费者单单为品牌买单热情正在消退,这也是蔚来、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能快速崛起的原因。从目前来看,一汽大众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以一汽大众的高尔夫嘉旅举例,10月只取得2644台的销量,成绩并不理想。

一汽大众对其改款,但新款高尔夫嘉旅仍然采用老旧的1.6L发动机,动力、油耗表现均上佳的最新1.5L发动机却不见踪影。

从此来看,长安与一汽两巨头的转型不力有共通之处: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迟钝,缺乏创新能力,导致其没有跟上消费升级的趋势,这在行业中也具有一定普遍性。北汽、上汽等传统车企都经历过类似的阵痛期。只是在当下的汽车市场寒冬期,长安、一汽的转型艰难显得尤为突出。

生存发展的根本逻辑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转型呢,一些表现优秀企业的经验或许可以借鉴。

相比长安汽车新旧产品的更迭断档。上汽提早的多元产品线布局优势尽显。

荣威ei6 、荣威eRX5、还有荣威Ei5、荣威ERX5,最值得注意的是,近30万元的价格的智能车型Marvel X出世,让上汽形成了一条完整产品线,因此对差异化竞争并不担心。相比一汽探歌仅加长轴距的简单粗暴,上汽推出的同一平台产品,THARU长宽高分别为4453/1841/1632mm,均超过探歌,弥补了此前探歌漏洞。从市场表现上,对探歌造成的冲击也远超斯柯达的柯珞克。

传统车企正面临28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除了内部竞争,造车新势力的挑战也从未间断。郑州海马、江淮汽车甚至已经开始为小鹏、蔚来做代工工厂,甘愿为新势力做嫁衣裳,实在也是传统车企尴尬境遇的真实写照。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金融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柴永强表示,造车新势力崛起,对传统造车势力产生了一定冲击。这对传统势力来看并非坏事,毕竟传统车企无论合资或是自主,纵横市场已有20多年,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对其能起到一定‘提神醒脑’的作用,增强其危机意识。从目前来看,传统车企还占据着绝对优势,毕竟在产业基础、供应链、品牌等方面,造车新势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铑财看出,在技术、人才、市场、渠道、产业链、管理经验等方面,一汽、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有着更深的沉淀积累,远非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可比。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传统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存发展的根本逻辑所在。但面对快速变化的新市场、新需求,车市寒冬期也给其提出了严峻的转型思考题。对于这些在市场上征战杀伐的老将,如何走出自己的舒服区域,革新传统市场,布局充满希望也充满未知的新兴领域,挑战无疑是巨大的。无论是反应迟缓、固守自封,还是自乱阵脚、盲目冒进,都是不可取的。既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又有敏锐嗅觉、精准创新的战略战术,发挥工匠精神更深入贴近消费者,用优质创新产品说话,才是传统车企的破局之道。对此,铑财也将持续关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