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WEMONEY讯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业内广泛关注议论的热点。从最早的信息金融发展至互联网金融,再从互联网金融逐渐向智能型金融科技转型,中国金融服务在科技的助力下,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
继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连续5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4年的“健康发展”,到2015年“异军突起”,到2016年的“规范发展”,到2017年的“警惕风险”,再到2018年的“健全监管”……
如今,又到2019年全国两会时间,对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行业,今年又释放出哪些信号?如何看待接下来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背后的监管逻辑是怎样?其将迎来哪些机遇?又面临哪些挑战?哪些行为值得警惕?两会期间,凤凰网WEMONEY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进行了深度交流。
创新和监管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
2014至今,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首先是观察其发展,看到巨大潜力后鼓励其发展,发现问题后监管跟进、并要求在监管的规范下发展。胡捷认为,这个过程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全世界各国面临金融创新时,不论是技术催生的创新还是其它因素催生的创新,大都会沿着这样的路径演进。
在金融领域,创新和监管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缺一不可。但在配合方面,永远有改进的空间。
胡捷称,回顾互联网金融过去这些年的发展,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理论研究没有及时跟上,导致监管没有预见性,相对比较被动。
“我认为,接下来政府仍然会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同时会明确将互联网金融纳入与传统金融一样的监管框架。因为不论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去做金融,其业务本质仍然是货币的配置,其基本规律没有变,因而驱动监管的业务逻辑没有变,相应的监管逻辑也就没有变。”他进一步指出,在未来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就是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技术,从而在互联网金融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纯技术公司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会更多偏向赋能者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并不仅仅指网络撮合点对点借贷业务(即P2P借贷)。胡捷强调,互联网技术彻底地改造了信息行业,而金融业又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导致互联网技术对于金融业的渗透、改造、乃至颠覆,无处不在,包括银行、保险、基金、信托、券商、投行、股市、债市、民间借贷、股权众筹等。
传统金融领域最终或迎生态大洗牌
在胡捷看来,金融科技前一阶段的发展,更多是填补传统金融遗漏的空白领域。接下来的发展,会更多地改造传统金融的运营模式,提升其效率,导致竞争优势的此消彼长,最终形成传统金融领域的生态大洗牌。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朝着纵深发展。过去很多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其内核更多是创新客户的引流,这方面有不少惊天动地的案例,譬如余额宝。接下来唱大戏的,将是大数据的整合、挖掘,还有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大金矿。
在深化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上,我们将迎来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律法规的跟进,譬如大数据应用中如何平衡个人隐私与公众利益;一个是部分传统金融机构将跟不上时代步伐,如何有序地退出历史舞台。
金融科技从业者勿言颠覆
“我愿意与金融科技从业者分享两句话,以此共勉:第一句话,对金融保持敬畏;第二句话,不要轻言颠覆。”胡捷称。
对金融保持敬畏,因为互联网技术只是工具,而金融有金融的业务规律,现有的行业规范、监管法律,来自于人类数百年的血泪经验总结,不是不可以与时俱进,但绝不会瞬间推倒重来。面对金融业务,一个金融科技的从业者不要去重新发明轮子,而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向前进。
胡捷坦言,金融科技从业者不要轻言颠覆。因为技术的应用,虽然有好处,但大部分时间只是改进原有模式的效率,谈不到颠覆。不可否认,有的时候量变引发质变,颠覆确实可能发生。但作为从业者,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业务的效率上。如果有颠覆,就让颠覆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千万不要以“颠覆”为由,蔑视已有的业务规律,盲目蛮干,这样做会误人误己。(凤凰网WEMONEY 刘四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