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收购美国品牌,“心急”特步频频“剁手”谋上位

正收购美国品牌,“心急”特步频频“剁手”谋上位

全文共237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刚接盘Merrell(迈乐)和Saucony(圣康尼)一个多月的特步,正再次进行收购。4月11日,特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将继续探索并评估多项潜在并购商机。随后,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特步正拟以 2.4-2.6亿美元(相当于约18.8-20.4亿港元)收购一个美国体育用品品牌。与此同时,特步还发行了2.47亿股新股,净所得约13.55亿港元将被用于一项潜在的收购。实际上,特步已由一个单一品牌公司拓展为多品牌组合集团。业内人士认为,特步如今刚刚坐稳国产运动品牌老三的位置,便迫不及待想要赶超李宁,虽然并购可以快速帮助特步扩大营收、市值以及净利润,但是并购后也存在如何整合资源等问题,若不能有效盘点,过于快速地并购多个品牌很可能成为业绩的“拖油瓶”。

01

一再提速“买买买”

4月11日,特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将继续探索并评估多项潜在并购商机。与此同时,特步还发行了2.47亿股新股,净所得约13.55亿港元将被用于一项潜在的收购。

随后,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特步正拟以2.4-2.6亿美元(相当于约18.8-20.4亿港元)收购一个新的体育用品品牌。目标公司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的国际体育用品公司,面向中高端市场,提供包括瑜伽、健身房健身、羽毛球等相关的体育用品。这意味着,特步在收购迈乐和圣康尼一个多月后,将再次进行收购。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特步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诚如特步发布的公告所言,现时,集团并无就任何交易作出决定,亦无订立任何具约束力的协议。特步一直希望由一个单一品牌公司拓展为多品牌组合的集团,并持续探索并评估多项潜在并购商机。未来若有新的进展,集团将按照上市规则于适当时另行作出公布。”

对于特步在公告中提到的多项潜在并购商机业内众说纷纭。有业内人士认为,特步拟收购的品牌可能是此前仅在中国市场“存活”了三个月的世界四大跑鞋之一——Brooks(布鲁克斯)。这是因为布鲁克斯总部位于美国,且从产品定位角度而言,符合特步如今不断深耕的跑鞋细分市场。

但随即有其他业内人士提出反驳,布鲁克斯暂未有瑜伽、健身房健身、羽毛球等相关的体育用品布局,同时,特步已经收购了世界四大跑鞋之一——圣康尼,没必要再“多此一举”,且布鲁克斯与安踏存在商标纠纷,并购反而不利于发展。

布鲁克斯中国生产商也独家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称,对于布鲁克斯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还需看美国总部的态度。

另有业内人士猜测,被收购的品牌可能是锐步。“这是基于此前一直有传闻称,锐步可能会被阿迪达斯出售,且锐步目前定位于健身品牌,同时总部也位于美国,并购锐步有利于特步快速壮大自身和发力细分市场。

对于是否有出售锐步的意向,阿迪达斯暂未予以官方回复。但是,在2016年底,阿迪达斯高管曾明确表示不会出售锐步。

02

是进攻也是无奈

尽管对于特步收购对象暂未形成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特步已经转向多品牌组合的集团。对此,特步在回复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予以肯定:“特步一直希望由一个单一品牌公司拓展为多品牌组合的集团。”

纺织服装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表示,特步频繁寻求收购商机,不仅是基于特步看到自身成功转型,加之本土运动市场的空间较大以及收购圣康尼、迈乐等品牌的出现利好现象,同时,再次收购可助力推动特步国际化进程。

据悉,特步成立于2002年,早期以“非一般的感觉”广告被消费者熟知。2008年6月3日,特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得到融资的特步开始快速成长,营收已由2005年的2.97亿元一路上升至2012年的55.5亿元。

但在2013年,特步上市后首次业绩下滑。彼时,营收下滑21.75%至43.4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下滑25.19%至6.06亿元。然而,重新突破2012年巅峰时期,已是在这之后的第5年。

2018财年,特步交出了亮眼的财报。数据显示,特步经营收入达到63.83亿元,同比增长24.83%;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60.86%至6.57亿元。

“虽然2018年业绩不错,但一个多月收购三个品牌甚至寻求更多并购机会,可以看出特步有些急躁。”业内人士指出,在与361度的较量,特步如今已稳坐国内前三位置,但是想要赶超前两名,还存在较大差距。

03

如何舞好“双刃剑”

程伟雄谈及此次收购时也表示,虽然并购有一定利好,但是存在的挑战也不容忽视。这需要特步兵分多路、左右开弓,对企业现有资源、组织、运营等都是有挑战的,但对于未来的品牌布局有帮助,欧美运动品牌资源是稀缺资源,如果特步不及时参与收购,国内众多竞争品牌虎视耽耽,其实,特步也是迫于竞争压力多方布局,加大品类延伸。

纵观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并购国际品牌俨然已成为趋势。国产运动品牌“一哥”安踏不仅收购了FILA、Sprandi、KINGKOW等品牌,如今再次完成了对亚玛芬体育的并购,一举将加拿大奢侈级户外装备品牌Arc'teryx(始祖鸟)、法国山地户外越野品牌Salomon(萨洛蒙)、美国网球装备品牌Wilson(威尔逊)、奥地利滑雪板品牌AtomicSkis和滑雪装备品牌Atomic等多个品牌收入囊中。

除此之外,李宁也曾以1.65亿元收购凯胜品牌羽毛球拍、运动服装及运动配件等业务。通过并购等方式,国内众多体育运动品牌纷纷形成了多品牌矩阵。目前,安踏旗下拥有FILA、迪桑特、Sprandi等,李宁旗下有Danskin、乐途等,361度也拥有One Way。

反观国际体育运动品牌巨头,耐克和阿迪达斯都曾买入匡威、锐步等不同体育品牌扩大阵容,进而稳固自身地位并扩张市场。

业内也普遍认为,这三五年对于国产运动品牌而言,抢占高地就是先机。无论是主品牌的成长,还是国内市场排兵布阵、品类延伸、国际化布局等,做大做强免于被洗牌是最终目的。

“并购是一把双刃剑,一旦收购标的不达标甚至亏损,相关公司将计提大额商誉减值,最终导致业绩大降甚至亏损。并购时形成的商誉越大,未来计提减值对相关公司的冲击就越大。”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从资本市场角度分析称。

程伟雄站在体育用品市场角度评论说,自营品牌经历成长压力太大,投资大成效不见得很大,凭借“拿来主义”收购国际品牌更利于本土企业成长与国内市场占有。同时,这也使其可以近距离学习国际品牌在品牌运营、产品研发等核心竞争力,更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为未来布局国际市场做准备。不过,对于收购后如何运作品牌,也将是特步未来的重要考题。

精彩回顾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