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虚拟银行后  WeLab的变与不变
财经
财经 > WEMONEY > 正文

“遇见”虚拟银行后 WeLab的变与不变

凤凰网WEMONEY讯 当拿到香港金管局下发的虚拟银行牌照时,包括龙沛智在内的所有公司同事都充满激动、兴奋、感动,而面对即将迎接的挑战与改变,又愈感任之重而责之重,百般滋味。

从六年前创业向银行贷款,到六年后拥有自己的银行。龙沛智如今已是金融科技集团WeLab的创始人及CEO。六年前他曾构想过今日的公司蓝图,但或未料自己能成功持有一家银行,能切实改变传统金融服务体验。

左为WeLab创始人及CEO龙沛智,右为WeLab资深顾问、虚拟银行董事局主席陈家强

有集团老员工评价,这一切看似出人意料,但确是在情理之中。虽2018年牌照申请至获牌仅一年余时间,但实际上集团自2013年成立起,就在不断积累自身综合能力,培养长期忠实用户。成长至今,WeLab已自主研发出多个核心系统,风控技术也实现了更精准应用,其将业务发展至包括香港、中国内地、印尼在内的三个市场,也在通过创新金融科技技术和产品等吸引多方优秀的合作伙伴。

龙沛智告诉凤凰网WEMONEY,在香港,并非所有客户都能拥有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的机会,获得虚拟银行牌照后,可让WeLab金融服务实现从消费信贷到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蜕变;不过不变的是,自WeLab创立来,他始终希望通过集团多年积累的经验与技术,为各地市场金融创新献一份心,为普惠金融事业出一份力。

一举获牌

龙沛智创立WeLab是2013年,彼时互联网金融曙光乍现,35岁的他正逢从美国读书回来,用光了自身所有积蓄。他说,也就是那时起,开始萌生要创立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念头。

“六年前想去做一家完全在线上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但我这个念头一直没打消过。在得到另一位创始人与我太太的支持后,我们就在上环一间小小的办公室成立了这家公司。”龙沛智回忆,那个时候没有创业资金,他在香港的银行贷了几十万,之后的几年中也经历了许多,被拒绝过无数次也失望过无数次。但没想到今天不仅还清了贷款,竟然还可以创立一家银行。

此次拿到的银行牌照,不仅对龙沛智个人意义非凡,对WeLab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首先在于业务版图的延伸,虚拟银行可让其金融服务更加全面。其次,其可以帮助集团拓展金融生态圈,以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用户共同成长。此外在金融科技的应用实践上,WeLab可以将创新的金融科技应用在更加广阔的金融产品上。此次从虚拟银行系统开发中学到的新经验和技术,以后也可以引进内地或其他市场,互惠互补。

“WeLab作为香港土生土长的金融科技公司,背负了非常大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在申请和等待期间压力真的很大。申请的时候投放了非常多的资源,尽量把每一个细节都覆盖到,最终提交了约1000页的文件,整个过程对团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最终获得的成就感也是加倍的。”龙沛智感慨道。

据介绍,虚拟银行后期建设方面,WeLab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金融科技技术,研发反欺诈、风险管理、信贷评估等多个虚拟银行技术内核,从而帮助快速搭建虚拟银行后台系统。同时会将此前自营产品及解决方案输出的经验,充分应用至虚拟银行中,包括在人工智能推出的包括智能聊天机器人WeBot、债务规划智能顾问、入息替代模型等应用,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定制化金融服务,以做到真正的智能银行。

三地齐发

毫无疑问,获取虚拟银行牌照后,WeLab整个集团的布局也更加完善。业务层面上,主要分为B2C与B2B;而在区域布局上,主要包括内地、香港及印尼这三个市场。

龙沛智介绍,从2017年开始,其业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零售业务,直接向用户提供全线上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其在香港运营有“WeLend”、虚拟银行,在内地则运营有“淘新机”;另一部分则是B2B业务,即通过金融科技赋能零售和企业客户,具体产品包括业内熟知的“我来贷”,此外还有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输出,包括为企业提供全定制化的信贷技术解决方案、风险技术解决方案、获客及营销解决方案等。

三地业务齐发,离不开团队人才的支持。龙沛智谈及此尤感欣慰,他介绍,集团大概有800多名员工,涉及三个地区,共超十个办公室,团队构成中,技术人员与风控人员占公司总人数70%左右。

他称,“我们一直以来有很多不同的成功经验,而且都是在一个区域研发新的技术然后再复制到另一个区域。比如人脸识别这项技术是先从在内地开始研发,然后再复制到香港,之后再运用到印尼。未来我们香港公司的很多人力与资源也会输出给到虚拟银行业务。我觉得这方面是我们其中一个优势,我们有现成的本土团队可以应用,不需要进行磨合。”

看好To B服务

龙沛智明确,WeLab未来几年也将继续延续上述商业发展方向,通过科技应用延伸到不同的地区,不断拓展不同的合作方式及业务模式。

其中,在与凤凰网WEMONEY交流中,他多次强调对金融科技To B市场的看好。他指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国内对金融科技的需求非常广,近年来金融科技营收规模的增长速度都在40%以上,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可观。

不过,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竞争也愈发激烈。近年来,BATJ等互联网巨头群雄逐鹿,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和各类科技公司跑步入场,甚至部分传统金融机构也相继加入To B赛道。如何在这个市场立足扎深,成为诸多机构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龙沛智看来,如今市场竞争走向白热化,这意味着To B服务商将面临更高的门槛和技术实力,以及更大的风险承载能力。虽然国内金融科技公司数量较多,但有能力对外输出成熟金融科技能力者少之又少。如部分是互联网起家,服务能力偏向技术能力;有些是金融出身,服务能力偏向金融业务能力。

龙沛智介绍,针对To B市场,WeLab已建立独立品牌“天冕大数据实验室”,与上述不同,其可提供的是全定制+模块化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以自身产品运营经验出发,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具针对性且更实用的服务,例如信贷云平台,能迅速适配不同企业的信贷场景,同时也为合作伙伴提供全定制解决方案,其代表合作案例包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截至2018年底,WeLab已与过百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对合作机构进行分类,龙沛智主要考虑的是,未来金融科技输出要划分同业和异业企业的不同需求。其中,同业主要为中小银行、小贷公司、消金公司等,这类机构在传统金融行业深耕细作多年,其对成熟的金融科技能力有着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优化甚至替代原有传统业务模式,并已经在不少机构的帮助下成功落地并助其快速转型,成为行业领头羊。

而第二类服务对象则是希望涉足金融领域的异业机构,如旅游、支付、物流、SAAS平台等,其已经发展到一定业务规模,但缺少金融属性,但又希望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多元化发展,WeLab集团可以帮助其打造有自己特色的金融产品,进入金融行业生态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潜在服务对象都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如今金融机构中的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有一万余家;异业机构更是数不胜数,市场潜力巨大。

“金融赋能会是我们未来很大的一块业务重心,我们在B2B业务里面做了多个不同的平台,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跟传统机构进行很深的对接,提供技术平台,也方便再拓展新的金融机构客户。”龙沛智称。(凤凰网WEMONEY 刘四红/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