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亿美元、50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研发服务增长率更是达到20%……
当这些数据堆积在一个行业时,很多投资者会不约而同笃定是制造业,比如飞机、人工智能,却很少有人联想到医药领域。事实上,这一连串数字恰巧就是当前生物医药市场的写照。
正是因为市场如此广阔,一大批医药研发外包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成立于2008年的维亚生物,凭借其独特的EFS商业模式和多年经验沉淀,早已在生物药研发前端领域占据有利地位。
“客户选择我们主要是看中维亚的名声、行业的垄断地位,不是所有CRO企业都具有这个特征。在高度竞争、进入门槛低的领域,客户一般倾向于选择专业技术强、名声好的公司。” 面对智通财经APP独家抛出“客户凭什么选着维亚”的疑问,维亚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毛晨带着冷静、干练地说道。
而在此后60多分钟的专访时间内,毛晨举手投足间无不洋溢着对生物医药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并多次提及生物药CRO市场前景,反复比较着业内各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与维亚的竞争核心。
“在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区域布局、技术人员的人口红利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想要超越我们,远远不仅是钱的问题。”针对别人担忧的商务模式复制问题时,毛晨更是直截了当地给出强有力地回应。
以下是智通财经APP整理的维亚生物专访实录:
国内CRO市场加速发展
智通财经:“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重塑了医药行业格局,仿制药竞争加剧,有实力的药企转向创新药,这会对公司业务造成什么影响?能否为CRO业务带来新增量?
毛晨:以前国内仿制药的利润很可观,核心竞争力是销售能力,但在“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之后,成本上升,底部价格向下,两边同时受挤压,仿制药的毛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存活会越来越难,药企会增加对创新药的投入,这是一个趋势,尤其对于中国药企来说。来自生物技术公司的CRO单子也会增加,我们以创新药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所以这对我们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国内的订单量会越来越多,国外仿制药利润也有压力,国际订单增量也在增加,但主要是国内订单会大量增加。
智通财经:目前维亚的收入来源海外占比较大,对发展中国市场有何规划?
毛晨:公司目前国内收入占比20%左右,未来的趋势是这一比例越来越高,主要取决于国内药企对创新药的重视程度。我们从全球的定位往国内延伸,从源头创新药国家往国内渗透,迎合了国内想赶上国际创新药潮流的市场需求,所以比较顺其自然。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
智通财经:您如何看待整条生产链交付的方式?供应链工艺上的稳定性有是如何保障的?
毛晨:产业链交付效率会更高,这是趋势。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SBDD)技术贯穿从最初靶标确认到进入临床的过程,这是目前最有效率的研发策略,越来越变成趋势。分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初创型公司缺乏完整的管理团队经验,我们认为把整条产业链的交付给CRO公司无疑是趋势。这方面与我们的发展策略吻合,我们正在布局整条产业链的交付。
稳定性方面,中国CRO/CMO有18、19年的发展历史,所以研发及生产稳定性应该是可靠的,对于新加入的CRO/CMO公司要求在提高,但中国绝大部分CRO/CMO公司交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信誉度越来越高。
我们在这一行耕耘多年,专业运营不是最大的问题,业务本身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在增长,这几乎是CRO/COM公司发展的极限。我们碰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快速增加人才培养和布局,及快速增加产能。
智通财经:公司如何培养和获取人才?
毛晨:经过20多年的培养,中国的人才水平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所以可以放心聘用,国内的CRO/CMO产业实际上很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相关公司有几百家之多,从业人员以十万计,所以人才资源池也很可观。我们招聘的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直接从海外大药企、生物技术公司招聘,二是从大学院校相关专业招聘,三从成熟的CRO/CMO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招聘。
吸引人才存在竞争,人才通常会首选知名度高的公司,所以我们在结构生物学、蛋白化学方面的招聘是有优势的。相对而言,以规模取胜、进入门槛低、技术要求相对低的领域,例如合成化学,会出现抢人才的过度竞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效应占主导,工资、福利待遇好的公司自然更容易吸引人才,维亚的雇员人均利润是业界最高的,比同行高出300%多,这是我们竞争优势。我们在上海、嘉兴、杭州、苏州、成都、北京6个地方同时启动人才招聘和培训,这就解决了区域性限制的问题。
在我们的人才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化学和生物类的研发人员。除此之外,公司还有人力资源、财务顾问、投资、金融、管理、法务等部门。
维亚生物是一个孵化器
智通财经:维亚还投资了很多公司,运作模式和传统的VC有何区别?
毛晨:我们是孵化和打造公司,很多公司如果没有我们的投资,1-3年间可能会因为资金枯竭而死,有些科学团队如果没有我们的帮助,可能公司都成立不起来,所以我们是打造的意思,这和传统的现金换股权的方式有云泥之别。
具体来说,首先,阶段不同,最初的1-3年,在没有知识产权的情况下,VC不会投资,早期创业人只能自己去琢磨钱的问题,制药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对资金的需要非常大。
第二,我们以可放大性、可持续性的模式,把它作为市场需求去做,以企业的行为打造企业,与VC每年固定投资的模式不同。
因此,我们并非纯粹的财务投资;其次,早期VC无法把控风险,我们靠有经验的科学家及技术人员,在能够控制风险的情况下,以将近20挑1的比例对公司进行孵化,而且我们会以服务换股权的模式参与早期研发的过程,我们的业务模式决定了我们可以把控风险,适时止损。
智通财经:维亚会选择孵化什么样的公司?对标的有何标准?
毛晨:我们有5个挑选标准:1)从风险的角度,我们尽量做我们懂的东西。2)创始团队要靠谱,何为靠谱?我们要判断出创始团队在承诺时期内达成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从法律风险的角度,我们杜绝抄袭,不做有利益冲突的事。3)我们有严格的时间表,一般要求孵化的公司在2-3年达到可以申报临床的PCC(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5-6年间有机会被并购或上市。4)研发的药物要有市场稀缺性,在全球范围内有强大的竞争力。5)靶标的选择要有相当大的成药性。
智通财经:项目退出的机制如何?
毛晨:2.5年内退出50%股权,5.5年退出另外50%股权。我们估计有四分之一的项目会在中途因为被并购、上市而部分退出。剩余四分之三的情况是,对于市场看好的项目,在每一轮融资中,可能会有新的投资者有意向购买股权,我们可能会卖掉,用得到的收益去孵化其他更多公司。去年我们完全或部分退出了4个项目,预计今年会有更多。
我们是孵化器,若在两年内以很小的代价拿到上百家的企业股权,这是了不得的事。资本市场对我们可能不够了解,不知道我们面向的市场需求如此大,不知道我们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及严格的项目筛选标准、也不了解所孵化的公司每年都在稳步增值。
龙头地位难撼动
智通财经:公司站在了大分子生物这条优秀的跑道上,并在积极开展全球化,面对来自各国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客户为什么会选择维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毛晨:我们的业务面向全球范围,尤其以欧美为主,所以业务全球化本身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已经清晰,我们在药物研发最前端占据龙头地位。因为最前端牵涉最专业的技术,有非常多的行业门槛和技术难关要跨越,其他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超越我们占据龙头地位几乎不可能。
客户选择我们主要是看中维亚的名声、行业的垄断地位,不是所有CRO企业都具有这个特征。在高度竞争、进入门槛低的领域,客户不一定看名声,但在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难关才跑到第一名的行业,客户一般倾向于选择专业技术强、名声好的公司。
我们进入大分子生物领域有先天优势,因为SBDD的技术天然要求蛋白做得好,生物医药以蛋白为基础,而我们是专业户,所以我们进入这条跑道有天然优势。
最近生物医药的专利纠纷很多,最好的保护专利的方式是拍X光照片,这样能精确知道生物医药和靶标相互作用的具体细节,从而起到专利保护的作用,在这过程中用到我们的SBDD技术的药企就很占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生物技术公司在研发方面会使用我们的技术平台。我们拥有四大世界领先的平台,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智通财经:您认为未来CRO公司是否更倾向于采用技术服务换取股权(EFS)的模式?
毛晨:肯定会有,其实过去也有,只是没做成功,欧美企业早在30-40年前就尝试采用这种模式,但为什么领先的却是维亚生物这样的中国企业?因为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做药物发现最前端的市场;二技术人员要有5年以上的经验;三拥有大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四是公司盈利水平要相当高,因为孵化公司对现金流要求非常高;五是拥有领先的行业地位,用名声吸引客户资源。满足这些条件的公司不会太多,我们预期2-3年内会有很多公司以ETF模式进入药物研发的前端市场与我们竞争,但不一定能赶上我们,我们毕竟有10年的耕耘和积累,在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区域布局、技术人员的人口红利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想要超越我们,远远不仅是钱的问题。
智通财经:目前维亚主要在药物研发的最前端布局,是否有计划顺着产业链往下走,切入化合物优化、后期临床研发领域?
毛晨:会,我们会顺流而下。
智通财经:上市之后,公司有什么想法?
毛晨:中国正好处于生物技术的爆发阶段,创新药市场前景广大,我们希望能支持300-500家公司的发展。估计全球有几万家生物技术公司,我们的愿望是为其中的7%做出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