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咖啡林现抛荒,咖农的春天在哪里

云南咖啡林现抛荒,咖农的春天在哪里

近日,有媒体长文报道了云南咖啡的“苦”,引发舆论关注。报道称:在星巴克、瑞幸咖啡、连咖啡等品牌风靡的当下,占据着中国咖啡总产量98%的云南并没迎来春天,不少咖农表示收购价越来越低,人工成本攀高,赚不到钱。还有咖农直接放弃,“雇人砍树是一大笔开销,干脆放着不管。”

据悉,云南种植咖啡的农民至少有40万。这些年,咖啡豆的收购价格经历了一场过山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咖啡豆价格稳步上涨,2011年,咖啡豆收购价最高飙升至40元/公斤。但到了2012年就缩水近一半,2013年,继续下跌至每公斤十几元,低迷至今。

面对咖啡豆的潮起潮落,很多城里人估计会有点懵:我喝的咖啡没见降价啊,怎么咖啡豆价格低成了烂白菜?

这其实是一个千百年来,就已经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农民之所以被视作弱势群体,其最大的弱势,就是信息上的弱势。一方面,农户容易盲目跟风所谓的市场消息,你种我种大家种,导致供大于求,形成低价和滞销。另一方面,资本也往往会凭借对信息和数据的掌控权,有意夸大需求,诱导农户扩大种植规模,进而获得市场主动权。

再加上当下期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高度融合,很多东西不是单纯地买卖那么简单,而是多了一层“炒”的程序。知识和信息都很匮乏的传统农民,玩不转市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如,如果全国一年只需要1万吨咖啡豆,咖农在被动误导或者主动盲从下种植了两万吨,价格被砍掉一半其实恰恰是市场规律使然。

两千多年前,齐相管仲就曾以高价收购邻国纺织品的方式,诱导邻国民众大量从事纺织业,时机成熟再断掉贸易,击垮邻国经济,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数千年来,这样的“智慧”可谓历经磨洗,变得更为阴险复杂。尤其是在当下的信息社会,类似的诱导就变得更加容易。

不过,互联网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很多窗。近些年,电商平台和短视频的直销模式,就让一些农民足不离田便翻越大山湖海,将自己的农产品置于广阔的公众视野,从而完成了销量通达。以下沉乡村的电商拼多多为例,前不久,其创新扶贫助农模式“多多农园”,首站便落户云南保山。

所谓的创新模式,便是通过平台,将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让农户成为全产业链的主要成员,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如在云南保山丛岗村,消费端商家就提出了高级咖啡品种的需求,且提前预定该地产能,让咖农按需而种。

以往,产业链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隔着不知道多少个经销商或者叫中间从业者,他们相对农民,拥有更大的信息优势,掌握着更大的主动权。直接提供源货的农户,很多时候只能听“中间商”由命,任其摆布。

现在,通过模式创新和渠道革命,直接打通种植端和销售终端,实现双方直联,甚至是智联,既杜绝了中间商赚差价,也让种植户吃了一颗定心丸:通过预订单的按需、按质、按量种植,就相当于有了一份市场保险,甚至可以提前拿到定金来提升种植效率。

前些年,内容创业曾陷入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同理,带入咖啡豆种植和销售领域,质量为王、优质好销的古老铁律固然没有变,但在信息社会,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质优品牌如果只有10个人知道,和一个可以让千千万万人知晓的普质品牌,后者显然会获得比前者更大的市场优势。

因此,吸取云南咖啡种植先甜后苦的教训,眼下,政府职能部门可以联合下游企业,出具权威的、详实的调查报告,真正明确我国当下咖啡豆的实际市场需求量和种植产量,合理进行种植分配和需求分化。这是第一层面,就好比把脱轨的需求市场和供应市场扳回同一轨道。

在此基础之上,关键就是以互联网的创新形式,真正打通产销渠道,让咖农从传统农民向信息化、技术化、专业化的“新农商”过渡,在惠农的同时更加讲究“慧农”。这是第二层面,就好比将老旧的绿皮车升级为动车高铁。如此,关于咖啡的整条产业链才会稳健、安全、高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