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之痛:股权乱、版权贵、收费艰、上市难

喜马拉雅之痛:股权乱、版权贵、收费艰、上市难

近日的新闻: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可能在本世纪内消失。

也许一切高耸的事物都难免面对艰苛环境的挑战。

耳朵经济之王,中国互联网屈指可数的独角兽喜马拉雅,在声音领域的统治力恰似它的同名山脉般一览众山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第四季度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三家主流在线音频活跃人数分别达到8909.3万人、3439.2万人和3020.8万人。

但喜马拉雅目前面临的内外部问题,也是一众同行难以企及的艰难繁剧。如果不好好处理,未知哪个问题会令高耸的数据冰川消融。

本月11日,喜马拉雅FM签约其首位代言人易烊千玺

01

股权剧变,中小股东不断退出

5月24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小米旗下创投公司——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人退出股东行列,公司注册资本减少314余万元,缩减5.22%,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退出,仅剩CEO余建军一人。除董事人员变更外,公司的注册资本也缩减了5.22%,减少了314余万。

十余名公司董事集体退出,是喜马拉雅的内部斗争所致,还是由于董事(股东)不看好喜马拉雅的前景?这则消息引起了无数的猜测。而喜马拉雅官方回应称,是由于公司搭建VIE结构,所有境内VIE公司的董事变更为境外母公司的股东,属于VIE标准结构。

换句话说,董事(股东)集体退出是由于公司在做上市前准备。

但与此同时,喜马拉雅称,目前没有明确的上市计划。

其实喜马拉雅的解释非常符合常理,但是这个解释似乎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因为喜马拉雅的股东近半年来始终在波动不休。

4月24日,喜马拉雅FM主体公司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好未来旗下公司——欣欣相融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减少近86万元人民币。

2018年12月19日至2019年3月13日,喜马拉雅FM23位股东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喜丈(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喜马拉雅(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喜马拉雅FM主体公司为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共有23家股东。

2月25日报道,喜马拉雅发生投资人变更信息,新增三家投资方: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创世喜雅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小米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据悉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占股4.37%。

请注意,小米的全资子公司天津金星创投,2月25日刚入股喜马拉雅,仅3个月后便退出了。

对于一家待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来说,股东层面的波动频繁不见得是非正常的,但是不断有股东退出,确实给了人们一种“他们下船了”的感觉。

02

“一个专辑比爱奇艺、腾讯年会员还贵”

“知识付费?如果要花钱买内容,我会去得到。”资深网络广播、知识付费使用者@望不着称,与其说喜马拉雅是知识付费,不如说是阅读可听化付费,而后者较著前者的用户付费意愿更低。

在知识付费的上半场,喜马拉雅曾经与马东的米未传媒、咪蒙都有过喧嚣一时的合作,其中《咪蒙教你月薪五万》虽然备受收智商税之争议,但确实也成为了早期知识付费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一位知识付费从业者告诉花朵财经(F-Finance),2012年—2015年的喜马拉雅,声音资源比今天少不知多少倍,但其内容的精准度也会比今天高很多,早期的喜马拉雅确实是知识付费领域的先行者,但随着平台发展路径的变换,“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其实早已变成了“用声音占用人类时间。”

换言之,知识付费的宗旨早已悄悄变成了杀时间。

这本也无伤大雅,因为二者其实并无绝对严格的界限,而且为后者买单的人群虽然意愿低、但是基数远大于前者。

但是喜马拉雅的财务数据在2017年之后陷入增长乏力的状态,根据公开资料,2017年喜马拉雅41.26%的收入来自广告销售,50.1%的收入来自付费业务,智能硬件的收入占比仅为8.64%。2017年的毛利率为57%,净亏损1.08亿元。

“喜马拉雅的用户如果不满足于免费的内容,就要花费较高的费用去购买它的收费内容,问题在于,这些收费内容通常大量注水、定价过高。”上述从业者称,喜马拉雅“逼用户以知识付费的价格购买注水内容。”

打开百度、头条等,对于喜马拉雅收费过高的议论比比皆是。

“一个专辑收费能超过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年费了,真的不可思议”

“用了几天感觉很好用,充了一年会员,几天后听到一半居然按集收费,算了一下,想听完要花468,果断卸载。”

“买了VIP还是要付费,听故事一集一毛钱,然后给你来1000多集。用不起。”

可以看到,大量有消费意愿的人,实际上被喜马拉雅的收费策略挡在门外。

“喜马拉雅收费难,为什么难?因为贵。你明明做的是大众化的需求,收费策略却是小众化、精英化的,这个很奇怪。拿网络游戏来对比,玩网游你花1元和100万的人都可以,收费的门槛太高对于一款大众化软件来说肯定不是好事。”上述从业者如是说。

03

版权问题严重

喜马拉雅上存在大量未经授权的有声书,换言之,盗版。

2018年3月,曾鹏宇手撕喜马拉雅,曾发现自己撰写的《世上有颗后悔药》的全本有声书内容,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和打赏主播,但却没有得到他本人和出版社的授权同意,直接影响到正版有声书的推出。随后,作家蔡春猪、唐小饭,编剧张瑶等纷纷表示,自己的作品也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用户制成有声书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线。

这场风波最终以喜马拉雅FM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版权投诉的公告》,并公开致歉告一段落,喜马拉雅方面称,“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对所有涉及侵权的作品,承诺坚决处理到底,并联合版权方开展平台版权自查,规范版权监督体系”。

版权纠纷其实陪伴了喜马拉雅的始终,唐家三少最成功的作品《斗罗大陆》就曾被放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未经授权发布了一年之久,此事以喜马拉雅被法院判决侵权并赔偿版权方玄霆娱乐15万元告终。

最近的一次风波,是今年初的真假宋鸿兵事件。宋鸿兵发现,喜马拉雅FM上竟然有一个“李鬼”在为人们讲解,而且该账号运营了有大半年的时间,播放量7.3万,有两千多人订阅。

这不是个案,近年来版权费水涨船高,喜马拉雅疲于应对。在过去完成了9轮融资,每年融一轮,足见喜马拉雅压力山大。

其次,“贩卖焦虑”的圈粉运动的确薅了羊毛割了韭菜,但是目前理性用户正在回归课堂与书本,一方面问答、直播、课程等形式审美疲劳,一方面早幼教、话术、情商、财经、国学等领域屡见不鲜。碎片化、同质化、非标化等劣势让知识付费模式备受质疑。

说到底,喜马拉雅签了作者主播,以明星影响力变现,帮着进行内容分发,利用平台规模走量,只不过,这种商业模式红利正在随着风口消失而式微。

2014年时,喜马拉雅FM盗版《斗罗大陆》仅赔偿了15万元,是由于当时IP概念方兴,版权费用不高,但近5年来,版权费用增加了数倍至上百倍之多。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喜马拉雅FM有26条开庭信息,包括15条案由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开庭公告,其中喜马拉雅FM有6次为相关案件的被告方。5月13日,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受到行政处罚。

这时代内容盛开,某种程度上却成了喜马拉雅的悲哀。高昂的版权费用,成了喜马拉雅的大包袱。由于缺乏公开资料,目前难以判断喜马拉雅每年的版权费用是多少,但喜马拉雅在过去7年中频繁的融资某种程度上也是版权费用高昂的佐证。

04

上市有多迫切就有多难

从2016年,花朵财经就听过喜马拉雅FM要上市的传闻,此后2年多至今,也听到过、看到过至少3次喜马拉雅上市在即的消息,但是从5月24日它董事变更(前文官方回复系VIE架构之故)来看,这一波的上市传闻,似乎终于有一些靠谱。

资本市场对喜马拉雅上市是欢迎的,因为它是中国互联网界屈指可数的独角兽,而且是地位近乎垄断的独角兽。

目前,喜马拉雅的投资人名单很华丽,包括高盛和腾讯都是它的股东,其估值目前超过220亿。

那么问题来了,独角兽+垄断+高估值+强势资本背景,喜马拉雅再不上市还等什么?

目前没有喜马拉雅官方人员回应过“迟迟不上市”,但版权压力和版权纠纷带来的持续盈利压力和法律障碍应该是上市的待解难题。

“版权肯定是难题,然后喜马拉雅应该也是担心目前的过高估值,上市之后万一破发,局面太尴尬。投资人那里也交待不过去。”资深投资人@陈镝锋称,目前喜马拉雅FM正在寻找知识付费和流量广告之外的其它收入,以求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如此才能尽量避免上市后“底儿掉”的惨淡结果。

根据大量公开报道,目前的喜马拉雅正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IOT等方面的布局,以及探求AI语音对自身生产方式(UGC)和落地场景的变革。

方式对不对,不好说。这两个方向都很时髦,智能家居、AI语音什么的,要说它们和喜马拉雅FM的原生业务无关,那就太苛刻,也并不符合事实;但要说有多么强的相关性……新技术对于喜马拉雅FM的原生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恐怕还需要好几个年头。

05

远水能否济近渴呢?

据称,喜马拉雅的手机用户超过5.3亿,而根据去年第三季度的相关公开报道,喜马拉雅副总裁称自家付费用户为3500万。即使这两个数字都有一定的水分,但可以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可开拓的付费用户池依然是无比庞大啊。

相比物联网和AI语音对营收的远期刺激,也许平台的一些具爆款潜质的内容,每集降价几分钱对营收的利好会更明显?

趁冰川还没融化,喜马拉雅FM三思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