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杂记:中餐馆的三个时代

旅欧杂记:中餐馆的三个时代

【庙堂江湖】

现在欧洲的新一代中餐馆,似乎都定位在快餐连锁的水平,基本上走的是肯德基路线。

二十年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我不大去当地的中餐馆。当时的中国学生来到德国,会觉得自己卑微地像一粒尘埃。无他,但因囊中羞涩耳。怀里揣着的几千欧元是要用来过活一整年的,舍不得拿出去下馆子,即便当时的中餐馆在所有的可选范围内是最便宜的。还记得当时一个大使馆的朋友看我们可怜,带我们去过两回某家熟悉的中餐馆“打牙祭”,让我两三天舍不得刷牙齿剔牙缝。

后来几次去德国,慢慢地也不觉得下馆子是一种奢侈行为了。因为国内的物价水平早就今非昔比,赶英超美。就比如最令国人熟悉的德国大餐“烤猪肘”,大约20欧元一份(含配菜),折合人民币150元左右,看起来并不便宜。但是人家的分量有一公斤左右,一般中国男生都吃不下,更别说是时刻打算减肥的中国女生了。相较而言,传统的中国餐馆似乎价位更加低一些。但是我们仍然不愿意去,因为感觉欧洲的中餐馆不像中餐馆,几道菜十几年没变过。哪像国内的餐馆,一两个月不出新菜,基本就要关门歇业的节奏了。

有行业内人士和我聊起欧洲的中餐馆,说那些都是老一代移民的饭碗。一般来讲,这些移民文化程度并不高,也不是专业的厨师出身。人在海外,如果没有特别的生存方式,才会去从事这个中餐馆生意。往往是一个夫妻店,省下了所有可以节省的成本,比如跑堂,进货,厨师,赚到了每一个可以赚到的铜板。当然这样一来,个人的生活也就深陷其中,不得自由。所以这样的第一代的中餐馆,往往不被下一代移民青睐。认为这样不吝于自我监禁在几十平方的空间内,有生存没有生活。

这次去欧洲,忽然发现大城市里面冒出来很多新式的中餐馆。它们的装修现代化,并不靠几个红灯笼和石狮子去吸引老外。它们的食材讲究,比如慕尼黑的乐都饺子店,肉馅儿号称是“生态猪肉”。它们的老板也是讲究生活的一代新移民,自己已经不屑于下厨或者跑堂,大量雇佣欧洲本地劳动力,尤其喜欢东欧的工人,认为他们成本低,工作认真,就像是上海城里的外地农民工。它们的选址基本都在黄金地段,比如我们在布拉格闲逛,走进一家市中心的现代化购物中心,相当于银泰或者万象城之类的,其美食中心里面居然看到好几家中餐馆。它们的盈利模式相当清晰,并且开始连锁发展,势头很盛。

这些中餐馆,完全不同于原来的家庭作坊模式,开始体现出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在欧洲城市的黄金地段,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提供一流的食材,则充分张扬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和魅力。我一直觉得:餐饮和服装一样,最能体现文化的魅力。中国人讲究吃,饮食文化是中国大力宣扬的好载体,如果在海外的中餐馆都不能张扬中国文化的话,那么怎么能让人期待别的行业,比如手机电脑这些制造业,去完成这个使命?

不过,现在的这些新一代中餐馆,似乎都定位在快餐连锁的水平,基本上走的是肯德基路线。还算不上是高档餐馆。所以,我很期待第三代中餐馆的出现。在我的想象中,它应该类似于巴黎时装,成为全世界餐饮的领导者。每个季节能够发布几道最新的菜谱,提供给食客尊贵的享受,向普通大众传播中国传统的健康养生饮食观念。

(作者系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