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适合横屏观看的城市
165条江河
日夜奔流
(请横屏观看,左为汉江,右为长江,摄影师@姜轲)
▼
166处湖泊
烟波浩渺
(请横屏观看,武汉东湖,摄影师@陶进)
▼
600余处桥梁及隧道
跨越东西南北
(请横屏观看,摄影师@陶进)
▼
还有400组动车组
整装待发
(请横屏观看,武汉动车段具备400组动车组的检修能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动车检修基地,约占全国动车组检修任务总量的40%,摄影师@杨文忠)
▼
它是中国水陆空三栖的交通中心
在这片856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
各种交通线路往来交织
人称“九省通衢”
(武汉水陆空交通枢纽,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
它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大城市
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
都被水域覆盖
人称“百湖之城”
(武汉卫星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
它就是
武汉
近年来
武汉发展迅速
在强手如林的城市竞争中
排名连年上升
(武汉综合经济竞争力变化,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
在代表未来的科研能力上
武汉位列全球第19位
中国第4位
(2018年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由《自然》杂志发布,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
武汉
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在小编看来
武汉就是纵横的江湖
而数千年来
江湖奔流直下
塑造了这个城市
也塑造一个快意的人间
01
江湖
大约百万年前
重庆与湖北之间的巫山山脉
被江河切穿
形成长江三峡
江水冲出峡谷滚滚东逝
长江
就此诞生
(长江三峡,图片源自@VCG;学术界对三峡贯通时间仍有争议,具体观点有距今千万年至数十万年不等,此处选取其中之一)
▼
在湖北境内
东出三峡的长江
与其他水系一起左右摆荡
裹挟的泥沙不断沉积
从而形成江汉平原
武汉
就位于平原的东部
(江汉平原及周围地形,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
原本位于此处的山地丘陵
被泥沙掩埋
变成了一个个低矮的残丘
散布平原、点缀城市
例如龟山、蛇山、珞珈山、磨山
(磨山,位于东湖旁,海拔116.3米,其上建有展示楚文化的复古建筑楚天台,摄影师@赖炜)
▼
通顺河、府河、滠水
倒水、举水、金水、巡司河等
160多条长度5千米以上的河流
在这里注入长江
长江最长的支流
全长超过1500千米的汉水
也在这里与长江交汇
共赴大海
人称“江汉朝宗”
(请横屏观看,位于南岸嘴的江汉朝宗,左为汉水,右为长江,摄影师@姜轲)
▼
江水水流减缓处
泥沙淤积还会形成沙洲
包括铁板洲、白沙洲、天兴洲
以及已经消失的鹦鹉洲
它们依次排布
有如一条被江水串联的珠链
(沙洲的成因有多种,此处只是其一;下图为铁板洲,摄影师@柳斌)
▼
而江水泛滥壅塞
或是频繁改道
或是洼地积水
则形成大量湖泊
武汉至今仍保留大大小小湖泊166个
其中
位于武汉城区的东湖
面积33平方千米
为杭州西湖的5倍
(请横屏观看,东湖,摄影师@玩摄堂)
▼
但是在武汉
东湖并非面积最大的湖泊
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
位于武汉东南部
面积47平方千米
比东湖大了40%
(请横屏观看,汤逊湖,摄影师@柳斌)
▼
然而放眼全市
汤逊湖仍然不是最大
真正最大的湖泊
是和鄂州等地共管的梁子湖
面积280平方千米
其中武汉管辖面积达210平方千米
这才是真正的
一望无际
(请横屏观看,梁子湖,此湖盛产武昌鱼,摄影师@柳斌)
▼
纵横的江湖
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水世界
武汉因此拥有6个国家湿地公园
是中国各大城市中最多的一个
(武汉水系及湿地公园分布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
70多种鱼类在此生息
包括中华鲟、白鲟、胭脂鱼
以及全国闻名的武昌鱼
(中华鲟,体长可达5米,体重500多千克,世界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图片源自@VCG)
▼
343种鸟类在此繁衍
尤其在候鸟迁徙的季节
群鸟飞集
“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
(语出自宋代袁说友《游武昌东湖》;下图为府河湿地公园的鸟群,摄影师@胡金华)
▼
鲸豚类哺乳动物江豚畅游江中
它们性情活泼
体长1.2米-1.6米
浑圆的吻部
让它们看起来总在微笑
(江豚,图片源自@VCG;但长江流域另一种鲸豚哺乳动物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
▼
而人类也在水边造城
对他们而言
江湖已经不止是江湖
而是一个通达天下的码头
02
码头
武汉居于天下之中
通过汉水
它可以连接陕西、河南
通过长江
它可以西联巴蜀、东接吴越
再通过洞庭湖、湘江、鄱阳湖、赣江
它还可以沟通湖南、江西
从而构成了一张庞大的江湖水网
武汉
就是江湖中心的码头
(武汉对外水路示意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
(月下黄鹤楼,摄影师@胡寒)
▼
诗人们的迎来送往
苏轼、陆游、黄庭坚
范成大、梅尧臣等
都曾途经武汉或者长期定居
而黄鹤楼则是历尽沧桑
屡毁屡建
长存于唐诗宋词的长卷之中
(黄鹤楼,摄影师@丹尼斯)
▼
明代
汉水改道龟山北侧汇入长江
两江分隔出三镇
即汉口、汉阳、武昌
(请横屏观看,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武昌、长江、汉阳、汉水、汉口,摄影师@黄蕾)
▼
1950年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
武汉作为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
立即开始了武汉铁路桥的设计
1957年10月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这是第一条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人称“万里长江第一桥”
(请横屏观看,武汉长江大桥,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
正所谓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此后的武汉
数十座桥梁次第建起
跨越长江、跨越汉水、跨越湖泊
将三镇紧密连接
数量之多让武汉成为“桥城”
(武汉主要桥梁分布,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
包括
双塔斜拉桥
武汉长江二桥
(武汉长江二桥灯光秀,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
三塔斜拉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摄影师@汪林森)
▼
悬索桥
鹦鹉洲长江大桥
(鹦鹉洲长江大桥,摄影师@姜轲)
▼
而新的桥梁
仍在持续不断地建设中
(请横屏观看,图中最显著的是建设中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摄影师@姜轲)
▼
也正是这种强大的造桥能力
让武汉承揽了全球许多顶级道桥工程
包括港珠澳大桥设计和建设的60%以上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设计之都”
武汉当之无愧
(古田桥,摄影师@丹尼斯)
▼
进入新世纪
武汉的水运也全面升级
万吨海轮可以从上海直入武汉
(武汉新港集装箱港区,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
从武汉乘高铁出发
4-5小时可以南到香港、北到北京
东到上海、西到重庆
直达大半个中国
(高铁与武汉地铁一号线、高架公路桥交叉穿梭,摄影师@Vincent Lau)
▼
武汉机场
拥有民用航线300余条
包括60多条国际航线
2小时的航程即可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而第二机场也已经在选址中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
武汉地铁
以每年开通1-2条的速度
直追北上广深
地铁运营里程位列全国第五
(地铁武汉商务区站,摄影师@玩摄堂)
▼
借助以上综合交通优势
以及充足的人才储备
武汉建立了相当完整的产业体系
包括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绿色环保等
四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腾讯武汉研发中心,摄影师@宁波)
▼
以光谷为例
它是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强的科研基地
每天申请的专利数量高达70项
其光纤光缆市场占有率
达到中国的66%、世界的25%
(光谷未来科技城,摄影师@田春雨)
▼
而100天后
还有一场世界级的综合性运动会
世界军人运动会
在武汉举办
100多个国家近万名运动员集聚江城
规模仅次于奥运会
纵横的江湖
让武汉从区域的码头
到国家的码头
再到世界的码头
路越来越广阔
那么
生活在江湖中的居民
又会怎样呢?
03
人间
在这座通江达海的城市
人们与江湖共生
形成了武汉人独特的三大景象
①
首先是形成了
被称为“过早”的饮食习惯
(早餐店里正在准备热干面,摄影师@刘晨璞)
▼
食客们争分夺秒
边走边吃、边骑车边吃
走得飞快,吃得平稳
才是一个合格的武汉人
即便在店里就餐
也相当随性
拿出凳子就可以当餐桌
(以凳子当餐桌,摄影师@宁波)
▼
武汉早餐种类多达上百种
热干面、糊汤粉、牛肉面、牛肉粉
豆丝、豆皮、面窝、苕面窝
汽水粑粑、煎包、糯米鸡、欢喜坨
油香、烧梅、糯米包油条、汤包
足以让人吃一个月不重样
(热干面、豆皮、烧梅,摄影师@宁波)
▼
而且价格亲民
直到今天武汉平常的一碗热干面
也不过4块钱
这在北上广深完全无法想象
(豆皮,摄影师@宁波)
▼
②
江湖还塑造了武汉人的
居住与工作环境
居民区紧邻江河湖泊而建
这让武汉成为中国最容易实现
坐拥湖景房、江景房的大城市
(请横屏观看,金银湖湿地公园及周边住宅,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
各种公共建筑、办公场所也都临水而建
例如紧邻东湖的湖北省博物馆
位于沙湖和东湖之间楚河边的商业街
楚河汉街
位于长江边的武汉第一高楼
绿地中心等等
(紧邻东湖的湖北省博物馆,摄影师@丹尼斯)
▼
最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世界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
其89所高校中
许多大学校园也都临水而建
大大增添了1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
就学舒适度
(开满樱花的武汉大学,位于东湖湖畔,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
而武汉人也着力加强这种亲水优势
他们在江湖水域及周边广植花木
两条100千米的长江左右岸大道
一条100千米的东湖绿道
风景秀丽、环境宜人
(东湖绿道,摄影师@玩摄堂)
▼
樱花、荷花、梅花、郁金香
各种鲜花与水景相映成趣
(东湖樱花园,摄影师@卢小沫)
▼
武汉还利用长江、汉江的两江四岸
组成13.2千米长的沿江“大屏”
889栋楼宇依次点亮
打造出美轮美奂的灯光秀
(请横屏观看,武汉灯光秀,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
③
武汉人中游泳爱好者比例极高
城市的管理者
也干脆将湖泊辟为开放“游泳池”
市民在江河湖泊中戏水游泳
这在全国城市中
也是相当独特的风景
人们或是骑着自行车
跳入水中
(东湖凌波门,骑着小轮车的年轻人跃东湖中,摄影师@宁波)
▼
或是摆好姿势
飞身一跃
(飞跃入水的游泳者,摄影师@宁波)
▼
或是在水面上
凌波微步
(2011年6月25日的大雨提高了东湖湖面,武大凌波门外的栈桥没入水中,游人来到这里游玩,成了一道风景,图片源自@VCG)
▼
或是在水上腾起
成为水上飞人
(水上飞人,摄影师@宁波)
▼
各个大学之间
也互相比拼水上实力
(武大和华科大学生在东湖竞渡赛艇,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
最著名的当属一年一度的渡江节
它源于1950年代
毛主席两次在武汉横渡长江
之后就变成了这个城市最火爆的活动
每年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数千人参与其中
(渡江节,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
对水上运动的熟稔
让武汉人对其他运动也是相当拿手
自从马拉松在武汉落地
就迅速蹿升为城市焦点
有人说武汉人只要有一双跑鞋
就有一颗跑马的心
(武汉马拉松与黄鹤楼、长江大桥、高铁同框,摄影师@陈卓)
▼
当然
马拉松很快就有了“更武汉”的玩法
水上马拉松
(武汉水上马拉松,在东湖进行,游程10km,摄影师@陈丹妮)
▼
数千年来
武汉人的生活从未离开江湖
可谓是
江湖塑造了武汉
武汉融入了江湖
(知音号,武汉人把他们的百年江湖故事搬到这艘老式轮船,创造了一个水上漂移的剧场,摄影师@玩摄堂)
▼
滔滔江水奔腾而去
浪花淘尽往日云烟
时至今日
这座江湖之城
已然是日新月异
每天都不一样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摄影师@严本宏)
▼
但数千年来从未变过的
依然是这里
日夜奔流的纵横江湖
以及江湖之上的快意人间
正所谓
(清代符秉忠《黄鹤楼楹联》)
▼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本文创作团队
撰稿:所长
图片:任炳旭、余宽
地图:巩向杰
设计:郑伯容
审校:云舞空城、撸书猫、王朝阳
封面摄影师:丹尼斯,摄于二七长江大桥
【参考文献】
1. 皮明庥等,《武汉通史》,武汉出版社,2006
2.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 于志光,《武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张信宝等,《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及贯通时间》,山地学报,2018
5. 郑洪波等,《长江的前世今生》,中国科学,2017
6. 武汉市水务局,《武汉湖泊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
7. 陈贤一等,《图说盘龙城》,武汉出版社,2017
8. 武汉市水务局,《2018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2019
9. 郑惊涛,《弯曲分汊河段泥沙运动规律研究》,重庆交通大学,2008
10. 方方,《武汉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监制:刘新宇
编辑:顾佳贇
制作:张静、万宏蕾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