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155年前,当中国和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化时,汇丰在香港创立,如今,他因同样的原因闯入了一片凶险之地。

1965年4月9日上午10点,恒生银行副总经理利国伟走出恒生大厦,等候的轿车已经启动。1.4公里外,汇丰银行总部董事会成员早已全部到齐。

利国伟获得了授权:卖掉恒生银行控股权。

汇丰董事会的胃口很大,他们提出必须买下恒生76%的股权,整体估值6700万港元,而利国伟也绝不屈服,坚持整体估值1亿港元,只能出让51%的股权。

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底牌是绝密的,只有恒生银行董事局主席何善衡知道:如果汇丰不出手接盘,这家银行的结局有两个,或清盘结算,或整体出售给美国大通银行。连续多月的挤兑已经让这家让华商最引以为傲的银行现金流枯竭,而恐慌依然没有消止的迹象。

谈判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利国伟坚守立场,绝不让步。最后,在港英政府的干预下,汇丰才决定依照恒生银行提出的方案成交。

只是,苦心经营逾30年的恒生银行控制权就此断送。

汇丰银行成为最大的赢家,它不仅以低廉的价格购入了恒生最宝贵的资产和业务,且一举消除了在香港银行业中当时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一举奠定了其在香港银行零售业务中的垄断地位。

很多年后,何善衡回忆此事:

这是我毕生的憾事,整整痛哭了两个晚上。

恒生银行是1933年3月3日,由华商林炳炎、何善衡等11人挤在香港永乐街一幢旧式建筑的小房间里创办的,启动资金只有10万港元。

与汇丰在香港成立时身世显赫不同,在创办之初,恒生只不过是汇集于港岛众多旧式银号中并不显眼的一家,其走过的道路也与汇丰迥然有别——一条旧式中国银号服务社会底层之路。

对于普通民众和小企业,汇丰高不可攀,而恒生在企业很小的时候就展开合作,陪伴他们崛起成为大公司、大财团,郑裕彤、李嘉诚在事业之初都曾受其支持。1962年,恒生已成长为香港本地规模最大的华资银行,足以挑战汇丰在香港本地零售银行业务,成为其强劲的竞争对手。

但是,摧毁恒生银行的时间却只花了3个月。

1965年春天,因深度卷入房地产交易导致流动性短缺,一家小银行明德银号被迫申请破产保护。一时间,谣言四起,惊恐万状的香港存户开始大量提取存款。

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服务忠诚、口碑载道,在存款和资产方面位居华资银行之首的恒生银行此时受到的冲击却是最大的。等候提款的市民从中环的恒生银行总部,一直排到靠近天星码头的干诺道海边。

仅4月5日这一天,恒生银行被提取的存款即达到8000万港元之多。几天内,流失的存款超过2亿港元。

当时,整个香港能救恒生也只有汇丰银行。

汇丰长期处于香港金融体系的金字塔尖,虽然只是一家私营银行,但其在一定程度上担任了多种央行职能,它与港英政府关系密切,形成了行政、金融紧密结合的统治力量。

汇丰既是香港的出纳银行,还是发钞银行,也是香港其他银行的结算银行。汇丰的董事会主席通常可获委任为香港行政局成员,这使得这家银行通常能事先知道政府的重大决策,并参与决策。

同时,汇丰还有一项独特的权力:在发生银行风潮或危机时,担任最后贷款者的角色。

而对恒生银行的收购,就是这种独特权力带来的直接结果。

“在香港,你要按照汇丰的游戏规则来,否则便无从入场,因为他们供应球、球场、求证——还有对方的队伍。”

从英国占据香港,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00年间,主导香港经济的最主要力量是怡和、太古等西方大洋行的金融贸易。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重返香港操盘旧业的汇丰,没有想到在未来的发展中,这座城市会由一个转口贸易港转变为一个制造业生机勃勃的工业城市。

就像今天的我们,不会想到金融服务业占GDP近20%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由制造业曾经占国内生产总值30%以上的工业化城市转型而来。

上个世纪6、70年代的香港,那些与港口贸易相关的包括航运、造船、装卸和保险等业务在内的一整套经济活动,都像青春期疯长的少年。

随着香港由转口港转型为工业化城市,依靠转口贸易而发展的洋行,也开始了优胜劣汰和整合,在激烈的收购兼并战中,数家实力雄厚的英资洋行崛起,逐渐发展成垄断香港经济命脉的综合性财团。

其中最知名者为英资四大洋行:怡和洋行、和记黄埔、太古洋行和会德丰。

但是,无一例外,他们背后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后盾:汇丰。

起步于向中国内地贩卖鸦片的怡和是当时香港实力最强的洋行,并一度长期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

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在怡和大扩张的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汇丰,在怡和世纪大扩张之前的1974年,怡和汇丰换股,汇丰持有怡和5%的股权,怡和持有汇丰3%的股权。

当时,在香港最繁盛的维多利亚港两岸,港岛中环和九龙尖沙咀是最引人瞩目的地盘,全部分属怡和麾下的两家联营公司——香港置地和九龙仓;此外,怡和1974年还通过九龙仓收购天星小轮公司、香港电车公司;1975年接连收购香港实力雄厚的建筑及土木工程公司金门港有限公司。

在上世纪70年代,怡和集团旗下的附属和联运公司多达近400家,业务横跨进出口贸易、金融保险、零售业、房地产、码头、航空、航运、酒店等等,基本控制了整个香港的衣食住行。

“规模宏大,无远弗届。”

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汇丰及其控制的恒生是香港多年最赚钱的企业

而在其他三大洋行中,汇丰也是背后的支撑:1969年,汇丰与会德丰、和记合作,共同投资港岛至九龙仓的海底隧道;1971年,汇丰收购太古旗下国泰航空25%的股权。

只是,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

当英资央行如日中天时,如今控制香港衣食住行的华资财团也开始露头,他们大多从制造业起家。

最先引起汇丰注意的是包玉刚。

包玉刚出身于中国内地,在银行业任职10年,并担任过上海银行的副总经理。1955年在香港创办环球航运公司,通过购买货轮长租给日本客户获取稳定租金。

他的事业得以膨胀倚仗于利用了金融杠杆,他把租船合约去银行换取贷款合约,再以贷款合约去签订造船合约,如此往复不断扩大船队。

而愿意把赌注压在包玉刚身上的就是汇丰银行。一个叫桑特斯的会计部主任打破了汇丰“不可借款给轮船公司”的戒律,选择在包玉刚身上投下源源不断的资金。桑斯特晋升为汇丰主席之后,还不断买入环球航运公司的股权,在最高时持有的比例接近了50%。

当包玉刚做到世界船王时,汇丰意识到香港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根据利益的分化取舍,他们开始暗中扶持华资财团。

汇丰在香港押注的第二位华商是李嘉诚。

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李嘉诚的事业起步于塑胶厂,在他30岁的时候,虽已经是“塑胶花之王”,但真正让他拥有如今地位的是对香港地产的抄底。

1967年,一些外国财团因不看好香港经济的前景,大举贱卖手中的物业和地皮,地价、楼价、股市急转直下。

而李嘉诚在此时开始大量收购价格低廉的地皮物业。1971年夏天,他组建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在争夺地铁中环及金钟地铁站上盖物业发展权一役,一举击败了30多家竞争对手,声名大噪。

当时,主掌汇丰的董事局主席是英国人Michael Sandberg(沈弼),和李嘉诚已建立起紧密的私人关系。1979年9月25日,他主持了汇丰董事会会议,提出将汇丰持有的英资四大行之一和记黄埔25%的股权出售给李嘉诚,而将怡和、太古以及英美多个财团拒之门外。

这场仅持续了两个小时的董事会,成为当年轰动全球金融界的事件。不仅是因李嘉诚成为华商入主英资大行的第一人,还有这笔交易中7.1港元美股的低价,更是收购中八成款项可以延期支付的约定。

此等优惠条件当时是个谜,也就是在此一役中,李嘉诚获得了“超人”称号。

很多年后,这场交易才有了解释:

汇丰当时已做出了历史性的判断,沈弼认为李嘉诚将是全香港未来最重要的人物,“有大气象”,在此并购案中选择李嘉诚,就是选择香港和未来更广阔的中国内地。

要建立和内地经济的联系,最容易感受其中脉搏的就是香港的华商。

1978年的国庆典礼上,全世界都看到了,在北京的城楼上,一个叫李嘉诚的潮汕商人穿着紧身中山装,局促地站在一大堆也同样穿着中山装的中央干部身边;第二年,还是这个潮汕商人,成为了中信集团第一任董事会董事。

1977年至1986年是十年间,是一百多年来英资财团在香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被华资财团取而代之的十年。

这十年,四大洋行和记黄埔和会德丰被华商收编,怡和旗下九龙仓和置地控制权被华商夺走;而很长一段时间,作风保守的太古也日渐式微。而会德丰,选择发展航运,希望“把资产漂浮在公海上”,太古全力发展航空,把资产变成“会飞的资产”。

在包玉刚从怡和麾下抢夺九龙仓控股权的最后关头,汇丰也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支持华商包玉刚,而非洋行怡和。

1980年12月19日,《金融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分析了这种转变:

金钱、信心和民族主义在过去两年所起的作用,已根本改变了香港向来的势力均衡。

但是,时代的角力并不止步于此。

1985年,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举行落成典礼,设计这座大厦的著名建筑师福斯特(Norman foster)广受世界赞誉。此时,在几公里之外,由另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津铭设计的中国银行大厦也破土动工。

这栋三面被高架桥围拢的建筑以每4天盖一层的速度拔地而起,16个月就封顶完工,成为当时亚洲最高的摩天大楼。

此时,香港舆论出现了一种解读:这栋大楼是一把带有三角形利刃、寒光四射的尖刀,那些朝向汇丰银行大厦的尖角,甚至被认为是当年汇丰业绩低迷的原因。

汇丰在港的江河暗流

那一年,风水传闻的博弈在香港媒体界被争论了很久。

而这背后,不仅仅是话语权的争夺,还有香港金融市场力量的变化。中银大厦是香港第一栋中字号的标志性建筑物,香港经济不可抵挡的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2000年,苏格兰人、汇丰银行董事会主席庞约翰(John Bond)来到了上海,他没有苏格兰人的保守,而是一位大胆的冒险者,野心勃勃。

刚刚带领汇丰走出1997年金融海啸的他确认: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已近开始,是时候大举投入在中国内地的业务。

此后至今的20年,在中国内地经济的大江大河中,汇丰开始了另一段浩浩荡荡,又暗流激涌的漫长航程。

这又是另一番故事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