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午休开除门的海尔起伏路:昔日家电龙头 如今远不敌格力美的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深陷午休开除门的海尔起伏路:昔日家电龙头 如今远不敌格力美的

国民品牌海尔最近不太平静。

网传“海尔4名员工午休被开除”引发关注,海尔集团9月6日回应称,四名违规员工并非在休息时间午睡,而是工作时间在公共接待场所睡觉。海尔称,上述行为违反海尔员工行为规范,属一级违规,按规定应解除劳动合同。紧接着,多名海尔员工接受采访时大倒苦水,“海尔男员工下跪求转岗”话题热度不减。

曾坐稳国内家电“一哥”位置的海尔近年来逐渐被格力、美的抛在后面。作为传统企业,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海尔管理模式不断推出新理念,却在一线员工中毁誉参半,海尔,究竟怎么了?

高光:大锤砸毁76台问题冰箱

海尔35年的发展历程中从不缺故事。

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海尔的起飞从张瑞敏抡起的大锤开始。

张瑞敏。

“当时我只有35岁,来到一家开不出工资的企业,车间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海尔就在这个情况下开始起步。”1984年,张瑞敏出任海尔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当时,这家生产普通家电产品的集体小厂亏损额达到147万元,濒临倒闭。

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下令把厂房里的400台冰箱;拉出来全面检查,发现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00元,相当于海尔一个工人三年的工资,张瑞敏带领着海尔员工抡起锤子,将这76台问题冰箱通通砸毁。

这把如今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的大锤,砸响了海尔的质量意识。1999年9月,张瑞敏在上海《财富》论坛上说,“这把大锤对海尔今天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

与海尔有关的记忆还离不开90年代末家喻户晓的动画长片《海尔兄弟》。1995年,动画片《海尔兄弟》由海尔集团和北京东方红叶动画集团公司共同投资,拍摄历时8年,最后一部于2001年5月封镜。剧集之长,把全部画稿排起来可以长达一千公里。

海尔兄弟。

这部动画片的两位主人公“海尔兄弟”,即为海尔当时的品牌形象。“海尔兄弟”两人国籍一中一德,源于海尔发展初期,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德技术和设备。

在以冰箱、空调等为主的白色家电领域,一路高歌猛进的海尔迅速成为龙头老大。在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榜单上,海尔集团位列第16位。2004年,海尔集团成为家电领域首家营收破千亿元的企业。而这一成绩的实现,美的要到2010年,格力则要再晚2年。

危机:昔日老大如今位居三巨头之末

但最先进入“千亿俱乐部”的海尔,近年来却逐渐被昔日小弟赶超。

2019年8月29日,“青岛海尔”更名“海尔智家”后的首份半年报出炉。这份半年报显示,2019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989.8 亿元,同比增长 9.38%;实现归母净利润 51.5亿元,同比增长 7.58%。

相比之下,美的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43亿元,同比增长7.37%;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7.39%;格力电器实现营收983.41亿元,同比增长6.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50亿元,同比增长7.37%。也就是说,从营收上看,海尔不到美的的70%。从归母净利润看,美的和格力达到了海尔的将近三倍。

从市值上看,截至9月10日,美的集团的市值为3741.23亿元,格力电器的市值也达到3579.36亿元。而作为最早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家电巨头,海尔智家的总市值仅为1005.58亿元。

市场占有率上,据中怡康时代公布的《2018家用空调市场研究报告》,海尔空调的线下零售份额仅为11.5%,不足美的空调的一半,不到格力空调的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2018年年报显示,在研发投入上,海尔以53.98亿元位居家电三大巨头的末位。相比之下,美的集团的2018年研发投入达到98.1亿元。

转型:改革成开放式创业平台

危机蛰伏的海尔近年来也不断寻求变局,2005年,海尔开启“互联网转型”之路,张瑞敏在这一年首次提出“人单合一”模式,2014年,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在出席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时表示,海尔在2013年已经裁掉了1.6万人,相当于当时员工的18%,并计划2014年再裁员1万人,以上多为中层管理人员。

取消中层管理人员,是张瑞敏实施“人单合一”改革的其中一步。在张瑞敏的设想中,改革后的海尔是一个开放式的创业平台。所谓“人单合一”,“人”即员工,而“单”则是用户资源。“人单合一”让海尔的每一个员工成为“创客”,体量巨大的海尔集团分化为上千个“小微”团体,员工的管理原则是“竞单上岗,按单聚散”,海尔集团则为所有“小微”提供各项资源和支持。

打破原有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将其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全部分拆成2000多个小微团队,企业将“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完全让渡给小微。海尔集团官微2017年曾介绍,现在,海尔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

与此同时,海尔员工的薪酬模式也进行了变革。海尔集团官微2017年的一篇文章中称,“海尔没有领导,没有KPI,工资变成了用户付薪,用户给你发多少取决于你为用户创造了多少价值。”

张瑞敏曾在多个公开场合不断提起“人单合一”模式。他表示,当前的海尔,正致力于转型成为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尔模式”也被奉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经典。

放眼于普通海尔员工,对这一模式的评价则褒贬不一。在知乎“如何看待海尔集团辞退午睡员工”问题评论区内,多名自称是海尔员工的用户分享经历。

一名自称为海尔员工家属的网友直言:“海尔员工不能有私事,亲戚去世,孩子百天,家人生病,都要给工作让位。”另一名自称海尔员工的网友则表示,所谓“人单合一”“用户付薪”,产生的结果是“扣员工薪资”。有员工把海尔模式成为“唯绩效体制”,称每个月都有其考核指标,如果考核分数是80分,则当月工资为月薪的80%。如果整个团队的目标没完成,那么员工只能拿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有的员工一年拿8个月最低工资标准。”

网红:“80万蓝V总教头”受热捧

转型困局下,这家有着35年发展历程的老牌民族企业却在营销上打下一片天地。2016年起,海尔官方微博以其人格化的运营方式迅速走红,被称为“80万蓝V总教头”。2019年,海尔官博的粉丝数量达到136万。

2016年1月12日,一名微博网友圈出@海尔 官微并建议:“你们和@故宫淘宝 合作一下,出一个外观是宫殿的迷你冰箱,宫牌打上冷宫,绝对棒的没话说……”随后,海尔官微转发并回应,“容我们考虑一下。”该微博一个小时内就得到了近5000名网友的转发。一个月之后,海尔将该款冰箱制作了出来并送给粉丝。自此之后,海尔官微在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海尔怼人的战绩已经踏出了家电圈。2016年10月末,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一则采访视频中说,“海尔砸冰箱才几个钱,我们赔10亿多。”10月31晚间,海尔在官微回应称,“我还真没有好好算过在车间工人三年工资还买不来一台冰箱的1985年,张瑞敏砸的76台冰箱对当初几乎发不出工资的海尔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现在身为官博君的我为什么买不起房了。”随后,“但我还是买不起房”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

9月6日,曾怒怼王健林,擅长段子、互动和蹭热点的海尔官方微博发出一纸声明,回应在网络上愈演愈烈的“海尔员工因午休被解除劳动合同”事件。说明中称,公司规定11时30分至13时之间,员工可自主安排就餐时间,四名违规员工并非在休息时间午睡,而是于工作时间在公共接待场所睡觉,此举违反海尔员工行为规范并属于一级违规,按规定应解除劳动合同。

停更一天后,海尔官博恢复更新,与粉丝互动、安利自家产品、分享热门话题,海尔官博的插科打诨一如既往。9月10日,中秋前夕,海尔官博发布一条微博:“想好中秋吃啥馅的月饼了吗?”评论区内,多条前排评论仍然围绕此次开除员工事件。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