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特股份将迎“大考”
财经
财经 > 科创板 > 正文

华特股份将迎“大考”

上交所官网披露,科创板上市委将于10月23日召开会议,审核华特股份等公司的科创板首发申请。华特股份本次登陆科创板拟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4.5亿元,用于“气体中心建设及仓储经营项目”等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受益于下游电子半导体、LED等新兴行业的繁荣,公司特种气体业务快速发展,随着特种气体大量国产化,公司相关业务有望持续受益。

主营特种气体

10月14日,华特股份对外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简称《落实函》),对公司核心技术收入占比较低、特种气体收入增长缓慢、应收账款余额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公司回复称,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为特种气体及其相关技术服务收入,包括特种气体产品收入以及为相关客户提供的高纯洁净供气系统的设计、安装服务。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1-6月,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2.20%、47.70%、51.61%、53.29%,占比整体较低。

《落实函》显示,上述报告期内,公司特种气体收入分别为3.49亿元、3.69亿元、3.9亿元和2.09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较缓慢。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1-6月,公司特种气体收入同比增幅为5.67%、5.78%、16.88%。公司表示,特种气体收入增长缓慢,除产能受限外,还受公司技术水平、特种气体产品获得终端客户认证时间、半导体产业发展速度、市场竞争情况等多因素影响。

应收账款方面,《落实函》显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9亿元、1.94亿元、2.13亿元和2.04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85%、24.64%、26.00%和52.12%。未来如果公司催收不力或客户财务状况出现恶化,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坏账风险。

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气体中心建设及仓储经营项目”、“电子气体生产纯化及工业气体充装项目”、“智能化运营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上述项目总投资为7.07亿元,建设期为3年,若后续顺利实施,公司将扩充特种气体、普通工业气体及气体设备产能,丰富特种气体品类并扩大国内优势区域,行业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公司成立于1999年,2013年进入集成电路产业,公司主营业务以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核心,辅以普通工业气体和相关气体设备与工程业务。

技术积累较强

经过长期的研发积累,公司在气体纯化、气体混配、气瓶处理、气体分析检测方面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术,申请并获授权多项专利。基于公司对元素构成相同的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的策略,公司已在氟碳类气体等主要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能够适应下游产业的发展需求。

具体来看,公司在氟碳类气体等领域能够根据下游产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控制杂质含量,目前国内下游产业的主流工艺为28nm以上的制程节点,而公司的高纯四氟化碳、高纯三氟甲烷等产品已达到在14nm乃至7nm制程中应用的要求,能够满足国内下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此外,公司基于现有的技术积累,能够在氟碳类等领域持续研发推出新产品,公司已于2019年实现高纯一氟甲烷、高纯二氟甲烷等新一代氟碳类气体的突破,并已在华润微电子等客户处进行试用。

针对与行业境内外厂商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公司表示,与境内特种气体主要厂商相比,公司的技术方向以气体纯化为主,较少涉及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气体合成技术,相关气体粗产品需对外采购,导致成本相对较高。与境外特种气体主要厂商相比,公司的主要产品集中在氟碳类气体、碳氧类气体等非腐蚀性气体,对于半导体领域使用量较大的腐蚀性气体,如氯化氢、溴化氢、三氟化硼等,在其产品纯化、水分等杂质深度去除等方面的技术积累相对薄弱,与国际气体公司存在一定差距,而现阶段国内腐蚀性特种气体基本依赖进口。

上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618.96万元、1907.52万元、2161.74万元和1050.87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46%、2.42%、2.64%和2.69%。

公司表示,尽管研发投入较低,但与公司所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业务特点等相匹配。未来将针对与境内外特种气体主要厂商的技术差距,进行气体合成与腐蚀性气体研发,其中气体合成研发项目包括八氟丙烷合成、某氢化物合成、高纯一氧化氮合成,腐蚀性气体研发项目包括羰基硫、高纯二氧化硫、四氟化硅等。

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在特种气体行业,国外的主要生产者为林德集团、液化空气集团、空气化工产品集团、普莱克斯集团、昭和电工等,国内的主要厂商有华特股份、中船重工七一八所、黎明化工研究院、绿菱气体、金宏气体、南大光电等。

华创证券研报显示,特种气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LED、光纤光缆、医药等新兴行业,是下游行业关键性化工基础材料。2017年全球特种气体市场规模2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5%;中国的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约178亿元。特种气体将为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市场空间广阔。

上述券商指出,在我国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等高端领域,海外大型气体公司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尖端应用领域,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2010年至2017年,中国特种气体市场平均增速达15.48%,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在15%以上,预计2022年国内特气市场将达到411亿元规模。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电子特种气体市场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1%至122亿元,在集成电路国产化率提升、全球显示面板产能持续向国内转移、光伏需求快速增长等有利因素带动下,国内电子特种气体产业具备较好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特气行业的经验积累、技术进步和政策影响,已逐步实现部分产品的进口替代,预计未来在国内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特种气体,且其原料在国内较容易获得,因此传统的国外公司生产及进口销售的模式已跟不上国内特种气体大规模生产的步伐,预期中国的特种气体会大量国产化。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