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家基金公司131只产品募集延期 发行市场严峻基金经理比拼带货量
财经
财经 > 正文

59家基金公司131只产品募集延期 发行市场严峻基金经理比拼带货量

其中包括主动管理型基金41只、QDII基金2只、被动管理型基金33只、债券型基金55只,平安基金涉及到的产品数量最多。为何公募基金延长募集期的情况频频出现?业内人士给出了四个层面原因

《投资时报》记者 齐文健

强者通吃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今年以来,虽有“爆款”基金频频在公募发行市场亮相,但募集延期的情况却更为常见。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数量合计为9891.91亿份,较2018年全年的8071.51亿份已上升22.55%。尽管乍看上去市场整体火热,但《投资时报》记者发现,同期对募集期进行调整的公募基金多达504只,其中延长募集期的有131只(剔除重复出现的基金),共涉及59家基金公司。

按照产品类型来看,其中主动管理型基金有41只(包括灵活型、偏股型、普通股票型、平衡型)、QDII基金有2只、被动管理型基金有33只(包括被动指数型、指数增强型),债券型基金有55只(包括偏债混合型、中长期纯债、短债纯债、被动指数型债券、混合债券型二级)。

从涉及的基金公司来看,平安基金旗下募集延期产品数量最多,为11只;紧随其后的华夏基金有7只;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均有5只并列第三;华安基金、农银汇理基金、新华基金、招商基金等8家公司各有4只;财通基金、中融基金、嘉实基金等6家公司各有3只;汇添富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信达澳银基金、长信基金等12家公司各有2只;此外还有德邦基金、宝盈基金、博时基金等29家公司各有一只产品延期。

部分基金甚至两度延长募集期,譬如国金惠鑫短债、嘉实养老2030三年、嘉实商业银行精选、农银汇理可转债、万家聚利A、国联安沪深300ETF、国泰中证计算机ETF等多只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挣扎”未见得有效,延长募集期并不意味着相关基金产品最终能够顺利成立。譬如,万家聚利A/C、新华丰润中短债均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而募集失败。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投资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是公募基金在原定期限无法达到成立标准,募集延期、失败都存在可能。“目前公募基金发行仍处于困难期,这也说明目前市场处于历史大底位置,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不强。”

冰火两重天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查尔斯·狄更斯的金句恰恰暗合了公募基金发行市场2019年冰火两重天的境遇。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数量合计为9891.91亿份。截至11月18日,公募基金行业共有15只基金首募规模超过100亿元,包括民生加银中债1-3农发债、博时央企创新驱动ETF、国泰惠信三年定开、中融睿享86个月定期开放、嘉实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等。其中民生加银中债1-3年农发债,发行规模达到224亿份,稳居榜首。兴全合泰发行时500亿元的资金申购同样引发市场关注,因受限于60亿元规模,该基金最终配售比例仅为12.12%。

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屡见不鲜的募集延期也让市场的暖流中夹杂着不少凉意。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对募集期进行调整的公募基金共有504只,其中延长募集期的有131只(剔除重复出现的基金),而平安基金旗下募集延期产品数量最多,为11只,包括平安惠文纯债、平安惠涌纯债、平安5-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A、平安惠澜纯债A、平安惠合纯债5只仍在募集中的基金。

事实上,延长募集时间也不意味着就能最终成功。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市场上募集失败的基金有14只。从类型上看,债券型基金成为募集失败的重灾区,年内有9只产品发布公告表示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占到总数的64.29%。另外,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也分别有2只和3只募集失败。

以新华基金为例,该公司旗下新华丰润中短债A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而失败,这是去年以来大热的中短债基首度出现募集失败的情况。无独有偶,万家基金旗下万家聚利A在募集期满3个月后同样以失败告终。

而有些基金即使延长募集期且得以面世,但最终发行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也写满了无奈。如在11月14日成立的北信瑞丰鼎丰,该基金在今年10月14日开始发行,为发起式基金,募集份额最终仅2033.43万份,其中管理人股东持有1000.2万份,占比近50%,且持有时间不少于3年。

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延长募集期已结束,但基金是否成立成谜的案例。譬如,富国中证科技50策略ETF延长募集期已于11月8日结束,不过公司尚未披露具体情况。

颇有意味的是,今年以来,股市行情整体回暖,大消费、医药、科技等板块相继发力,权益类基金由此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然而即便如此,主动管理型基金募集延期的情况依然存在,且不乏第一梯队的基金公司。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募集延期的基金方阵,不仅来自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北信瑞丰基金、创新合信基金、安信基金、嘉合基金等中小型基金公司,亦有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头部公司现身。

对此,德邦基金内部人士在接受《投资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投资逻辑看,由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在投资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很高,投资者更看重基金经理,即使是头部基金公司,如果不是明星基金经理担纲,基金销售难度也会很高。从销售渠道看,对头部基金公司而言,在深度合作的大渠道发产品或许不费力,但要开辟新渠道或在小渠道发产品,难度系数也会非常高。”

谁是延期募集“元凶”?

导致公募基金延长募集期情况频频出现的“元凶”是谁?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某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这与零售渠道销售不佳、机构资金未能准时到位不无关系。

而上述接受采访的德邦基金人士则认为,可以从行业格局、公司内在原因、产品类型、产品审核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从行业格局来看,公募行业‘头部效应’愈演愈烈,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品牌和渠道影响力不容忽视。至于内在原因,包括同档期同渠道别家基金的激励政策更高、股市或债市震荡调整、公司历史业绩表现不佳、产品同质化水平过高等。从产品类型来看,股票ETF的销售更多依赖券商和机构,产品同质化导致其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偏债型基金的客户群体主要以机构为主,延长募集期或许是受到监管政策影响。而产品审批所需时间较长,存在较大市场变数,部分基金申报时需求旺盛,到发行时则可能无人问津。”上述人士说。

事实上,基金销售还考验着基金经理的“带货量”。目前,市场上不乏“看人下单”的投资者,不过由于基金经理供不应求,“一拖多”、年轻化就成为必然,明星基金经理“能者多劳”的情况并不稀奇。

然而,此前证监会已明确要求公募基金公司所申报新产品的拟任基金经理与督察长承诺产品不存“挂名”行为,这或为部分公募基金的发行带来影响。

对此,上述德邦基金人士表示,限制“挂名”行为对小型基金公司的影响大于大中型基金公司,后者的人才储备相对充足,且渠道掌控力相对较强;而小型基金公司人才储备相对薄弱,对于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度更高。

她同时提及,对于偏股型基金而言,是否由明星基金经理担纲,将会对销售结果产生本质影响。偏债型基金客户群体中机构占比较高,而机构客户往往更看重基金公司的信评能力和风控能力,“名人效应”反不如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那么突出。

随着券商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逐步加入公募战局,未来竞争势必更为激烈。如在今年8月,东证资管、中信证券资管及国泰君安资管三家首批获得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的监管批文,9月起相关产品相继发售。11月4日,东证资管旗下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开售当日出现抢购,仅半日募集规模已近30亿元,并宣告次日暂停申购。

这就是令那些“失意者”难免生妒的现实:尽管公募行业频现募集延期,但爆款基金从未缺席,兴全基金、睿远基金、东证资管、中欧基金等都曾上演“抢购”戏码。

来自前海开源基金的杨德龙表示,爆款基金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基金公司长期业绩的积累,而其拥有的强大销售渠道及较多的高净值客户亦有所助益。譬如兴全基金发行产品数量较少,产生爆款的几率也就相应增加。

市场注意到,从东证资管、睿远基金到兴全基金,热销基金的背后时常浮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招商银行(600036.SH)。

就爆款基金多出于招商银行渠道的问题,德邦基金人士告诉《投资时报》记者,招商银行是截至目前公募基金最优质、最专业,也是对产品最挑剔的销售渠道,其客户经理的专业水平和销售能力也为业内翘楚。如果拟任基金经理得到招行认可,几乎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而基金经理能否入招行“法眼”的前提条件是:低波动、长期跑赢市场。

不过,虽然爆款多出自招商银行之手,但并不意味该渠道销售的每只基金都能炙手可热。以浦银安盛基金旗下的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为例,该基金成立于今年1月29日,募集之初金额为3.2亿元,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规模只剩0.23亿元,彻底沦为迷你基金。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