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和竞争力
财经
财经 > 正文

【念念有余】

遇到关税提高,贸易商会向卖家压价,卖家有几种选择:降低利润或者亏损供货,或者停止生产。

余胜良

短期看,一国提高进口关税之后,关税会转移到国内产品售价上,买单的是本国消费者。比如中国对进口汽车课以重税,为这个税买单的不是进口汽车生产商,而是消费者,税进了国家口袋。

潘石屹今年在深圳一个讲座上说出他的观察和疑惑。他认为美国增加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对中国没什么影响,他的理由是增加税率后,这些商品价格提高了,美国政府提高了收入,但是这些收入都是以普通消费者增加支出为代价的。比如说,从中国买的商品是10块钱,因为关税增加到12元,政府拿到了20%的关税,但是这个20%全都转移到了普通消费者头上。

如果这样来看,那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人的脚了。

如果只是这么简单,就不能说明为什么我们反对别国增加进口关税,别国也反对我们增加进口关税。

增加关税就是增加商品进口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如果中国来的商品因为关税增加卖12元,而别国的商品卖11元,那本来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就变得没有竞争优势了,短期内,可能因为产业链、产能的原因不得不采购,但是时间一长,产业链能转移的就会转移,必然降低采购量,严重的话会引起中国制造业空心化。

有一段时间,好多国家对中国钢铁出口进行反倾销,要增加关税,就是为了降低中国钢材的出口竞争力,保护本国工业。

另外,贸易商对成本非常敏感,不可能让他们消化因关税增加的成本,一般遇到这种情况,贸易商会向卖家压价,卖家有几种选择:降低利润或者亏损供货,或者停止生产。这种情况多了,就会间接引起出口国的国内经济不景气。

中国提高他国商品关税,比如汽车进口提高关税后,看起来依然有人热衷进口汽车,但假设一开始就没有这些关税的话,中国国内汽车产业的规模一定没有现在这么大。外资也不会对技术和产业转移到中国这么有兴趣。

和增加关税降低他国商品竞争力相对应,还有一种行为是对出口商品进行补贴,以提高本国商品竞争力。本国商品价格更低,就能打败其他国家商品,这也是好多国家的做法,中国好多出口企业赚钱,看起来都沾了出口退税的光。

我在一家企业出口部门参与过外贸谈判,采购方会尽量压价,出口退税会被当做利润的一部分,算进可以压价的理由中去,压榨价格到最后,中方的利润空间降低,但是另外一方面,出口价格也做到全球低廉。

有一段时间好多人说在海外买的中国商品,价格还比国内便宜,核心因素是这些商品在中国被退了税到海外去,在海外的渠道费用没有在国内高。

如果不是越过国界,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发生,除非竞争需要形势所迫,企业不会主动降低销售价格。但是为出口补贴买单的并不是企业,而是全体国民,买单者有一定的隐蔽性。这背后有一个更大的逻辑背景:一段时间后,企业将获得竞争力,届时就是没有退税,也可以行销全球。

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靠的是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勤奋有效率,可以制造出全球有竞争力的商品。当然背后也跟政府持续鼓励出口有关,出口创汇是光荣的,是媒体报道的爱国行为。

很少有对本国出口商品进行增税的行为,大多出现在原材料领域,这些国家希望能靠这些商品增加税收,有的是想保护本国产业链下游产业。

本国服务行业很难参与全球竞争,但是有形商品,因为可以被物流运送到他处,在全球流动,就相当于把本国的劳动力空降到他国,产生纷争的概率就大多了。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