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北京城:医院稳中有序,部分人囤货准备“宅”到底,有远郊乡村不戴口罩照常聚会

疫情下的北京城:医院稳中有序,部分人囤货准备“宅”到底,有远郊乡村不戴口罩照常聚会

四元桥家乐福的消毒液柜台 张蓓 摄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蓓 李贝贝 北京报道

疫情下的北京鼠年春节,比往日更加安静,街上少数出现的行人,也基本上都戴上了口罩,更多人则是宅在家里不出来,和平时相比,商场、超市、医院,这样人流熙攘的地方,如今也是门可罗雀,不过,这样的冷清,却令人更多了一层安心。

但同时,也有远郊乡村的老人们仍然觉得“事不关己”,仍然在聚会,甚至家里“一只口罩也没有”。

多数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

家住回龙观公园悦府小区的袁小溪告诉记者:“我这几天一直在网上订菜,让送菜员将菜放到门口,然后等他走了我再开门去拿,家里也屯了很多吃的,这两周,都不打算出门了。”

像袁小溪这样的北京市民不在少数,家住六里桥附近王黎宁也呆在家里4、5天了,偶尔下楼倒个垃圾,会看到小区里有个别老人不戴口罩在“溜娃”,王黎宁忧心表示:“真希望所有人都能重视起来。”

大年初二的北京北四环路段上,汽车不时快速经过,车流密度很低,路边基本见不到行人。四环边以人群密集著称的大型社区——芍药居北里小区内,仍有稀稀拉拉来往行人,多数戴着口罩,也有少数人不戴口罩抽烟、聊天。小区周边菜站、小卖部等的售货员,都戴着口罩防护得很严实。

医院:发热门诊拉线指引,有确诊病例医生不慌

《华夏时报》记者在安贞医院看到,门诊大门已经关闭,楼外有连续五六个醒目的“发热门诊”箭头指引牌,同时大门前拉线指引,将发热门诊患者指引到专门区域。而门诊患者则集中在另一个入口,有多名保安在门口检查询问。医院内来看病的患者极少,门诊大堂空空荡荡,所有人都带着口罩。

安贞医院门诊大厅 张蓓 摄

在四楼取药处,《华夏时报》记者与正在取药的患者张潼攀谈起来,张潼向记者讲述了她当日的看病经历。

张潼因患有哮喘,必须定期去医院开药,虽然百般不愿前往,但还是在大年初二来到了安贞医院呼吸科,加之这两天有点嗓子发炎咳嗽,心里也是有些打鼓,虽然没有武汉接触史,但也怕自己被传染了冠状病毒。

安贞医院呼吸科 张蓓摄

来到呼吸科后,坐诊大夫看了看张潼的嗓子,给张潼开了相关的药品,并安慰张潼说,不用太担心,只要平时呆在家里,也喝点清火的中药,是有助于增强抵抗力的。目前虽然安贞医院也接诊了冠状病毒确诊病例,但已经在发热门诊隔离。看到医生胸有成竹的样子,张潼也觉得安心很多。

部分人去超市囤货准备一“宅”到底

大年初二刚刚从郊区回到城里的安文,打算买几瓶酒精回家消毒,但是走遍了国大、金象等好几个大药房,却连一个棉球都买不到,药店销售人员对安文说:“最开始是口罩先卖没,然后是酒精,现在连棉球也没有了。”

无奈,安文打算去大超市碰碰运气,于是来到了北四环家乐福超市。然而,安文发现,超市不仅没剩下一瓶消毒液,部分食品也被买空了。

消毒液柜台 张蓓 摄

盐糖柜台 张蓓摄

罐头柜台 张蓓 摄

《华夏时报》记者在家乐福超市看到,包括威王、蓝月亮、奥妙等各个品牌的衣物除菌液、消毒液都已经被抢购一空,而所有含酒精的消毒湿巾也被买光。在食品区,最空空如也的是罐头柜台与火锅底料柜台,包括各类午餐肉、鱼类罐头、川辣式火锅底料等。调料区,盐和糖柜台则是最空的。除了这几个柜台外,像水果生鲜、奶制品、肉类、方便面、粮油米面等架上货品都较为充足。

超市内的顾客虽然比往日少很多,但是每个顾客几乎都买满满一购物车的商品。有顾客边采购边说,这次多买点,回家后就可以一段时间不出门了。

也有顾客担心货品供应不足。《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各大商业保供企业正积极组织货源,保障首都市场粮油、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货源供应稳定。据《北京日报》客服端1月27日消息,春节期间,新发地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充足,大部分农产品价格稳定。北京市物美、京客隆、超市发等14家大型连锁超市790家门店,新发地百舸湾、志广富庶等10家蔬菜直营直供企业680家连锁经营网点正常营业,满足市民节日消费需求。保供期间,北京日常供应增加蔬菜货源10%左右,日均增加约2000吨。

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副局长刘梅英介绍,摸排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超市、门店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储备丰富,可以保障市场供应。

超市比平时人少很多 张蓓摄

远洋未来广场的地下餐饮区,记者看到,平时受欢迎的锅盔等小吃也都已经关闭了门面,有些餐厅仍然营业,招揽顾客的录音在空荡荡的商场里回放,餐厅内则没有一个客人就餐。

某远郊乡村:不戴口罩仍在聚会

平谷区刘家店镇某村,平日能够进村的几条通道已经被封住,只留下一条路,路口站着两名戴着口罩和红袖箍的人员,凡是要进村的人员和车辆,都要停下来接受盘问,是本村的人,才放进去。

虽然村口盘查看起来很严格,但是似乎对村里人的作用不大。《华夏时报》记者在村里没看到任何人戴着口罩,也没有任何劝戴口罩、劝不聚会和不拜年的标语,甚至还有7、8个人聚在一起聊天抽烟。

肖红是村里人,一直在北京城里打工,年三十回的村里,她对记者说,村子里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在北京市里或者是外地打工,基本没有和父母一样在家务农的,所以,过春节的时候,都是从各个地方赶回村子。

最令肖红担心的是,父母们对疫情仍然毫不在乎,即便知道各家都有外出赶回来的人,也要坚持去聚会聚餐。“给父母买了口罩,他们也不戴。还嫌我多事,说平谷这边疫情没有传过来,不用担心。更多家连一只口罩也没有。”肖红说。

“可是他们不想想,子女们在外面接触了多少人,又能确保那些人在14天内没接触过带病人吗?而且父母在家里也没有消毒,狗在各家串来串去,一切的风险看在眼里,却改变不了。”肖红无奈说。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