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对方是否好转,但是…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疫情中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对方是否好转,但是…

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打乱了几乎所有人的春节计划。

汪子杰是武汉某中学的心理老师,12月底她就曾经通过微博听说一些关于“肺炎”的事情,春节前她本来只想回老家拿本书,但封城的消息来得突然,武汉回不去了。

身在武汉的心理咨询师愿慧(化名)对这件事一直比较后知后觉,她12月底一心扑在了学术会议上,年底还去了一趟北京,但等她再回到武汉一种紧张感开始在这个城市扩散。

她紧急取消了法国老师的工作坊,虽然对方觉得没这么严重,但她隐隐有一种不安,“ 觉得这场肺炎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 一定的影响,没想到这么严重……

1月20日,钟南山访问武汉后就在CCTV证实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确定存在“人传人”现象。

从除夕开始各地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截至2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的加入,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均已启动“一级响应”。

截至2月6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破3万例,累计死亡病例636例。

数字背后是一线医务人员近一个月未曾停止的忙碌。

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崩溃瞬间”

疫情爆发不久后,一线医务工作者就进入了“极限挑战”模式。

面对仍充满未知的病毒、紧缺的物资和严重过载的接诊量,恐惧、焦虑、悲伤一涌而上像层层叠叠的防护服与勒得过紧的护目镜一样,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但在生死面前这些被视作“小事”或者“搞事“。

除夕前后,一则流传甚广的短视频揭开了“情绪重压”的一角。

视频中一位穿着防护服的男医生打电话时咆哮大哭,“我们不想活? 我们还不是想回家过年? ……我没有闹”。 旁边的同事赶紧走上前来,用手轻抚着他的后背,安慰他。

很多人看到这则短视频都哭了,因为透过手机屏幕看到的不仅是一线的困境与艰难,还有医务人员的委屈与绝望。 这场电话风波在网上观看量突破1000万。

当事医生是武汉市第五医院急诊科主任郑先念,当时正与医院领导沟通隔离病房改建等事宜,一时情绪失控。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 我想要2020年重来一遍 。”

武汉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然后泣不成声。他另一个医院的好友,在连续几天救治重症患者后确诊感染新型肺炎。打电话来跟他说的是:“ 我觉得我快不行了 。”胡明说,天天面对生死,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这么情绪波动过。

在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下,每位一线医务工作者都很疲惫,但现实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喘息的空间,他们必须在生死交替带来的残酷和冲突中整理心情,继续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心理学出身的曹慧博士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除夕夜她将一条与抗疫心理相关的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转发到了朋友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朱波医生直接一个电话打过来问她:“ 现在医院状态如此,你学心理学的有没有办法?

曹慧联系了几家单位都发现没有现成的、能立刻行动起来的组织。 求助无门她干脆决定,自己拉几个相熟的咨询师朋友建个群,以便武汉同济医院科室的医生们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找得到支持。

人手不够她就去各种群发布招募信息,ACHPPI(“国家华人心理与援助专业协会”简称)主席张怀宇看到后将招募贴变成了群公告,并且转发给了各个分群,咨询师志愿者招募群一夜之间涌入了300名志愿者,其中最富有资质和经验的20人成为了第一批直接服务医护的咨询师,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参加过美国世贸中心和汶川地震等灾后心理重建。

后来这个临时起意的聊天群,变成了一个快闪性质的医务人员24小时心理公益专线——用“心”抗疫。

“能做事的做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志愿者愿慧(化名)一家人都生活在武汉,而他们所在的区域离华南海鲜不远。前一阵父亲开始发烧咳嗽,去医院拍片还发现肺部发白,她急得不得了。与此同时,她身边远远近近也有一些人感染,甚至有一位非常尊敬的长辈,因疫情而离世。她开始意识到,“ 对于有些人,这不是一个悠长假期,而是生离死别 。”

愿慧当时是在一个督导小组里看到用“心”抗疫的志愿者招募的,“我也想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吧”。后来,她主要在医护人员群里做联络,“ 里面都是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主要是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存在,也会放些问候语、音乐、减压方法及帮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拨通我们的热线 。”

回不了武汉的汪子杰,在老家一边抓紧时间采购物资,一边参与志愿者活动,写稿子、做排班。她说自己在武汉生活了八年,义不容辞,“ 能做事的做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

要做心理公益专线,就意味着从流程到技术上都需要在短时间内配置齐全。

按照咨询伦理,心理咨询师必须在督导下进行工作。 虽然有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咨询师报名,但还需要寻找督导老师。 中国第一批临床心理学注册督导师王建平、国际应用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侯志瑾、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心理咨询师滕燕青、多伦多注册心理治疗师尹丽等先后加入,组成督导组。

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心理学圈的大牛导师不仅负责督导工作,还成为了万能志愿者,哪个班没人,他们就主动顶上。

在初期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其实是技术难题,“ 我们怎么才能让医护人员与我们联系? 因为在心理咨询的伦理中,有双方保密的原则。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电话系统,一方面,来访者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虚拟号码找到我们,不暴露他们的真实号码;另一方面,咨询师也可以在家云办公,既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接线,又不暴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专业上这个东西叫' 呼叫中心 ',到处找技术资源。“团队统筹、心理咨询师余冰珺告诉蓝鲸记者。

后来从武汉大学毕业的蔡质彬听说他们要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做公益,表示自己公司的创业内容中有一个技术板块能够实现这个技术要求,二话不说就拿出来让他们免费开发使用。 临时被太太拉入伙的技术组志愿者余顺俊,帮忙找到技术资源的周逸皓,以及所有志愿者团队核心成员,经过两天不眠不休,“用心抗疫心理热线”在大年初三正式上线。

“他们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情绪”

新冠病毒在武汉扩散的同时,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开始陆续倒下,这对于仍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恐惧、痛苦、内疚,让每个人都无法释然。

身在一线的朱波医生很清楚现实的残酷与艰难,也深知这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普遍现象。他说,“ 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实际的压力源 ,物资缺乏、医患矛盾、专业暴露、身心疲惫、人员配合、连续突发状况……这是工作躲不掉的实际问题。同时,还有对家人的担心:担心家人感染,对家人的愧疚,不敢回家,不知该不该和家人说疫情……”

具体来看,医生和护士面临的心理问题也不一样。朱波表示:“ 医生主要还是常规的担心,对被感染可能的恐慌,对可能传染家人的担心等。但护士在病房工作时间长,除了这些还可能会面对过多病患甚至死亡之后的沮丧和压抑,过度疲劳甚至耗竭产生的无助、委屈、焦虑、抑郁,过度亢奋造成无法入睡……

但是他们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情绪,即便他们深知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据余冰珺介绍,“最开始几天医生工作极度饱和,休息时间都没有了,都想不起拿手机。 后来随着物资和人力的补充,才有了换班和休息的时间,来处理情绪。 这种交替性随着疫情潜伏期的不断变化,会不断呈现。 同时,这次疫情的特点,使得医护人员即使脱下防护服也时刻带着口罩说话不便,为了不传染他人吃住都在医院很难有私密的语音环境,所以打热线电话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很奢侈的事情; 相对而言,很累的时候想发一条信息宣泄一下,比较可能实现。 ”

出于这样的考虑,用“心”抗疫团队在几天后又迅速上线了“树洞”功能与医护人员互助群——专业心理咨询师们通过文字24小时轮班陪伴守护。

美国加州湾区圣马帝奥郡危机干预中心督导陈兑也坦承,囿于疫情发展,目前在用的方式其实不是传统的危机干预,而是心理援助,“以往911、汶川地震灾后重建,SARS的危机干预,都是当面的,但是这次心理咨询师如果去当地就是添乱。那么我们就只能够做在线的支持,无法做当面一对一长期的干预,只能够做点状的支持。 在心理援助热线上,我们有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对方是否好转,当热线求助者挂上了电话之后,如何继续他们的生活,这是求助者的选择 。”

但我们必须给予他们这样的信心和信任——‘你才是有力量选择你生活应当如何继续的人 ’。”陈兑说。

站在如今的时间节点回看过去这个肺炎阴影下的春节,愿慧说:“ 我想就是我的城市生了一场病吧,应该慢慢都会好的。 相信疫情过后,大病初愈的武汉人会邀请你:来武汉吃热干面沙,宵夜克,我请客 。”

对于重大灾情中人们出现的心理应激行为,以下信息对于公众应对有帮助:

a.心理应激行为是人们在非正常状况下的“正常”反应,因而无需因为出现了心理应激而产生恐慌,或认为自己一定会留下创伤后应激障碍。 实际上,大部分的心理应激反应会在灾后的几周至一年时间里逐渐消失。

b.每个个体出现的应激反应不同,有些人可能出现诸多反应中的一项,有些人可能是多项,不应指责某些反应“不正常”。

c.疫情的特点是对人生活环境、遭遇极大的改变,心理应激的产生机制来自于个体极端的认知失调。 因此,在长期的疫情环境中尽量增加有规律的生活安排有助于人们从新体验控制感。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尽量保持三餐、睡眠节律,有意识地规划一天的安排,这些都可以增加心理应对。 比如不要一天到晚都关注疫情信息,可以每天固定早起或者睡前的一个小时看一下信息,其他时间该干什么干什么。

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来说,我们提倡一个“安全岛”的概念: 如果隔离病房这样的工作环境充满失控感,那就在休息的地方保留一块自己的区域,放置一些对于自己有意义的物件。 主要是增加对环境的掌控感,帮助自己的内心也进入一个安全的领地。

d.增加社会支持是增加个体心理应对的有效方法。 找到一个或几个自己信任的人去倾诉、分享自己的感受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弹性。 相反,回避人际接触会增加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且延长应激反应的时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