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瑟瑟发抖”,A股能否独善其身?避险情绪高涨
财经
财经 > 国际 > imarkets > 正文

全球市场“瑟瑟发抖”,A股能否独善其身?避险情绪高涨

伴随国际油价的狂跌,全球金融市场“瑟瑟发抖”,避险情绪高涨,股市回落明显。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日经225指数等纷纷下跌。

外围股市下跌,A股也受牵连。沪指下跌约3%,失守3000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均超过4%,创业板指掉落至2100点下方。股市低迷,板块、个股“飘绿”,科技股领跌。不过,沪深两市成交额破万亿元。以实际交易算,北上资金今日流出逾140亿元。

数位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低迷更多是受外围市场影响,是短暂性的,没有必要恐慌。市场低迷下两市成交量连续破万亿,说明资金的分歧非常大,有些资金在离开市场,有些资金认为这是一个逢低买入的机会,A股后续随时蕴含着反弹的动能。北上资金大幅离场更多是受避险情绪影响,从中国市场抽离资金流向“大本营”,并不意味着不看好中国市场。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1

三大股指全线收跌

3月9日收盘,上证指数下跌3.01%,收报2943.29点;深证成指大跌4.09%,收报11108.55点;创业板指大跌4.55%,收报2093.06点。A股自2月3日开市后走势震荡,在反弹和回落之间波动。回顾近5个交易日,A股今日跌幅明显。

板块大面积抹绿,个股普遍下跌。沪深两市一共523只股票收涨,涨停股91只;3234只股票收跌,跌停股86只。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今日A股低迷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影响,外围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了国内投资者的担忧。上周,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股票市场大跌,美股下跌速度创了30年的最快速度,而美国10年期、30年期债券利率创下史上最低。仅从股票和债券的表现来看,投资者无疑处于极度恐慌情绪中,同时这也暗示全球经济正进入衰退。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今日A股全线下跌,两市跌停跟涨停股票接近,这表明市场并没有出现恐慌性,中国蓝筹股还是有一定防守性。”他认为,跟其他市场相比,A股抗跌性相对比较强,因此没有必要恐慌。

李大霄还指出,原油价格大跌引起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是短期的。主要是因为原油价格下跌有限,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下跌14.25美元,至31.02美元/桶,下跌幅度逾31%。这比较靠近其2016年的低位,因此下行空间比较有限。全球股市也是如此,美股短期内波动接近20%,下行也接近极限。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亚洲(香港)金融风险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秦逸飞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今日A股低迷还与几大因素有关,“一是疫情次生灾害包括复工受阻影响经济复苏乐观情绪,继而向市场传导负面反馈;二是疫情全球蔓延扩大化引发恐慌性情绪,悲观情绪传导至A股;三是中国经济下行周期内在逻辑持续结构调整,一季度企业经营业绩延续上一季度持续回调。”

2

科技股领跌

在普遍下跌的行情下,科技股领跌,口罩概念股逆市走高。28个申万一级行业全线收跌,其中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跌幅均超过5%,相关个股绝大部分下跌。232只电子股收跌,跌幅超过9%的有28只。从交易来看,电子板块今日成交额为1417亿元。

秦逸飞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科技股领跌两大原因:一方面受疫情冲击业绩低迷,另一方面全球超宽松政策使得老旧产业死灰复燃,“新基建”只占老基建15%被逆风翻盘。短期内,劣币驱逐良币和资产重估错配会显著上升。其中也不排除一些伪科技股、伪概念股借疫情“挂羊头卖狗肉”,市场对此也在理性修复,加速不良出清。

进一步来看,有些产业高股价“昙花一现”,之后自然迅速回落;有些如口罩、远程办公等被催生的产业,疫情过后也会随之下行;而疫苗、机器换人等产业经过疫情考验后,将激发产业发展拐点。

“科技股一定要尊重产业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宏观危机和疫情黑天鹅只会放大微观经济及个体差异,虽然有投机者浑水摸鱼,但不会改变产业根本内在逻辑和市场趋势。”秦逸飞强调。

3

低迷下交易破万亿

沪深两市交易破万亿元,今日成交额为10862.21亿元,其中深市6480.77亿元。自开市以来的26个交易日里,沪深两市交易破万亿元一共有12天。

陈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市场低迷下两市成交量连续破万亿,说明资金的分歧非常大,有些资金在离开市场,有些资金认为这是一个逢低买入的机会而入场。”市场在短期内受情绪主导,可能出现超跌,这也意味着A股随时蕴含着反弹的动能。不过,还是有必要对2020年全年保持谨慎态度。疫情虽然对经济影响是短期的,但这也预示着全年增速比原来更低了,面临的经济困难更大。

“这种现象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就是一个主力资本持续离场的过程,也是一个结构化下行的‘慢熊’过程,资本退出路径最直接反映了是避险还是出逃。”秦逸飞表示。

4

北上资金流出140亿

以实际交易计算,今日北上资金大幅流出143.19亿元,沪股通净流出96.71亿元,深股通净流出46.48亿元。自鼠年开市以来,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大幅流出。值得注意的是,2月18日流出近54亿元,之后有9次是流出。2月18日至今,北上资金净流出近400亿元。

北上资金对今日沪股通上榜十大成交活跃股统统“卖出”,中国平安卖出15.8亿元,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分别卖出9.9亿元、9.4亿元。深股通上榜十大成交活跃股方面,北上资金大量卖出格力电器、五粮液,资金分别为6.6亿元、5.4亿元。北上资金对宁德时代是“真爱”,今日净买入1亿元。

“北上资金大幅流出也是受到外围市场下跌影响,外围市场‘大本营’需要钱,由此从中国市场抽离资金,这并不意味着不看好中国股市。”李大霄表示。

秦逸飞指出,这基本上顶格“出逃”,更加验证了北上资金从2月下旬以来单向流出坚定路线,和国内金融管制下的资本主力立场类似。这也反映了管制下内外资本市场逻辑和行为的一致性,资本投资逻辑和投资行为两方面也在共同验证A股是否具有避风港的可能性。

陈李认为,北上资金的大幅离场表明了避险情绪。“石油、美股大跌以及美国债券收益率下降,全球进入明显极端的避险情绪,这是短期性的,也并不表示不看好中国。”事实上,从2月3号春节开市以来,在A股市场上进行频繁交易流入流出的主要是海外对冲基金,而真正的长仓资金并没有明显的加仓A股。这是因为对冲基金为目前北上资金的交易主体,开市至今在A股市场交易时快速流入流出,因此非常活跃,但都不是方向性的。它主要在博弈疫情对行业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的不对称,比如从2月底开始,有一些在做多消费股,认为疫情退却后消费会回升。

5

A股能否走出独立行情

摩根士丹利近期调高了中国股市评级,并表示中国股市将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今日A股难以独善其身,跟随全球市场大跌,A股真的能成为资产避风港吗?

陈李表示:“A股是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但不合适说是全球市场的资产避风港。”第一,A股不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中心舞台,因此不能说A股是全球资本的避风港,但A股是非常重要或者是相对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第二,海外市场大跌会拖累A股,A股并不会放大这种影响。跟2008年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很不一样的是,在现在这轮动荡中,发达国家市场下跌幅度很大且速度很快,A股其实幅度并不大也并不快,这已经表明A股有稳定性了,是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第三,在肺炎疫情海外蔓延下,国内疫情防控状况相对较好,目前新增病例数量大幅减少,复工复产也正在积极推进。

“当前,在全球避险情绪之下,中国疫情防控做得较好,再加上中国货币、财政政策助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再者,A股具有估值优势,必然吸引外资入场,中国优质资产有很大的机会。”李大霄对A股持有信心。

秦逸飞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偏向内循环,目前只有港股通单一进入渠道,又有涨跌幅和减持限制,因此外盘因素直接影响有所减少。不过,本质上都受信息和业绩影响,资金来源性质虽不同,但交易量和趋利判断都是相通的,A股并不天然具备独特性韧性。

“在全球信息一体化和金融资本超级流动性下,即使在中国金融管制内循环下,面对当下的流动性恐慌,A股资产不具备避险功能。”秦逸飞表示,创业板泡沫风险加剧,中国股市现在背离了基本面和资产定价背后的预期。继续关注美股能否守住850天均线,而接近超买甚至局部开始泡沫化的中国市场,无法成为历史性全球市场“避风港”。

记者 朱灯花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