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能把原子弹造出来,还有什么不行?”

董明珠:“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能把原子弹造出来,还有什么不行?”

29日晚,董明珠做客央视财经云直播,分享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之下,跨国制造企业如何应对?如何找到发展新思路?哪些转机就在眼前?

主持人:制造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次的疫情冲击,您切身感受到的,对企业的冲击力到底有多大?包括大家其实会和03年的SARS相比,因为大家都需要隔离,都需要待在家,这两次冲击力会有什么不一样?您能不能切身谈一谈您的感受?

董明珠:这次疫情影响比SARS影响大,它涉及的面太宽。当时广东是SARS比较严重的,但我们照样可以上班,生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这一次疫情影响的不是一个省份,是全国性的。

对于企业来讲,像我们空调行业,问题在于什么?在于不能上门服务,门店全部关闭,再加上我们的上下游合作链条也不畅通……所以这对我们来讲是极为严重的冲击。应该说家电行业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特别是空调,几乎停摆。

1月20号的时候,我印象很深,因为20号在北京。我们当时就看到了武汉传染的消息,那时候我们就预计到可能会有一大波冲击,对此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那时候我们就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提前做了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生产。春节期间我们有一大拨人在加班,最重要的是我们做好了疫情防控的准备。因为春节以后有很多空调需要开模具,这个时间段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作为格力这样的大企业,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是怎么来推进的?有没有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董明珠:我们有上千家的配套企业,这些企业第一是小厂,第二在不同的省份,所以供应链也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通过政府的力量,通过政府之间的协调,在保证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完善我们供应链的复工。

现在我们基本上是全复工了,但是“全复工”不等于“全复产”。比如说材料供应方面的问题;比如员工在家待了一个多月两个月,回来了还有适应的问题。我们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必须要让每个人都有强烈的防控意识,大家的行为习惯都在改变,比如要戴口罩,过去喜欢扎堆而现在不能扎堆……很多东西要去适应。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意识到,面对疫情,绝不是简单的政府管、企业管、我们就可以不管,那不行,每一个人都要有强烈的防疫意识。面对困境,大家要共同来面对,这也是在锻炼我们员工的意志。

我个人认为,这次疫情,企业经济效益会有问题,但这个问题不致命,真正致命的是在疫情面前所有人惊慌失措,员工无所适从,这可能才是最大的问题,这次疫情锻炼了全体员工的集体意识和组织意识。

主持人:我们的网友有问题想问您,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他们的复产就非常困难,不知道您有什么可以借鉴的解决途径?您觉得这些中小企业现在在复工复产方面遇到的问题,可以怎么样来寻求一个更好的解决路径?

董明珠:中小企业可能现在都关心的是资金问题。其实这时候,这些直接面向市场的中小企业,如果他们给大企业做配套,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比如我们空调现在就要开始满负荷生产,所有的原材料都要跟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在资金上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去帮扶这些中小企业。

我认为他们要解决的不是资金问题,而是生产问题,如何保证质量?如何保证全员到位生产?因为就算给你资金,你的员工来不了也不行。比如我们有很多配件在浙江生产不了,为什么?因为有很多约束,不能复工,或者复工了也存在员工到岗的问题,他们的员工也有很多来自湖北甚至更远的地方。

我们也遇到这个问题,比如员工回来要经过湖北,前期就要有很多投入,每个员工都要做核酸检测,第二个就是所有的员工回来了以后,不管有没有问题,先隔离起来再说。

生产需要人手,怎么办?

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我的问题是回来的人不能马上把他安排到现场去工作,产生不了价值。他只能复工,但不能复产。这个问题是要面对的,当然不顾安危就上线做生产,那是不行的。

所以刚才讲的资金问题不是太大的问题,我认为根本的问题还不纯粹是资金问题。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除了您刚才说的生产方面的压力,2月份的销售数据也不好,这会意味着什么?您内心担心吗?焦虑吗?

董明珠:意味着可能损失两百亿,因为格力空调的规模是最大的,在家用空调领域里格力是全球第一的,占了1/5的份额,全球约20%的空调要格力来提供。

面对现状,我觉得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去看待它,这第一的。第二你要积极地去应对,我们现在依然没有完全复工,这肯定是有影响的。但这个影响不是只影响个人或者企业,它是一个普遍的现状,我们要正确地去看待它,不要恐慌,也不要叫苦,没有用,我们要想办法去克服问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自己制造了口罩机,也开始生产口罩,我们的人手是非常不够的,我采取的办法是鼓励所有员工一定要有一种大的情怀来面对现状,所有员工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这个问题,所以行政人员全部下车间,正好通过这样的经历,让长期坐办公室的行政人员体验一下我们一线工人的现状,我觉得挺有教育意义。

特别是80后的孩子,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当中,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还没有经历过什么。从悲观的角度来说,疫情会给我们带来损失。但从乐观的角度来讲,这是一次锻炼,让这批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主持人:所以从春节复工以来到现在,我们是每天都在上班吗?没有礼拜六?您目前是周末也在加班?

董明珠:对,礼拜六我们是要上班的,礼拜天大部分也在上班。我们现在要大量的储备,到了空调旺季来临的时候,市场销售是少不了的。空调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品,没有空调的话,温度高了大家是受不了的。

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亮点。格力电器几年前生产了空气净化器,可以杀病毒、杀细菌,但那时候大家对病毒和细菌的认知并不高,因为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没有那么强的防范意识。这次疫情让大家开始对病毒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加知道保护自己,知道健康很重要。

对格力来讲,对待疫情,要用科技抗争,用科技改变。格力电器几年前开始做杀病毒的净化器,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把它应用在医院、学校、办公场所、会议场所、家庭,甚至包括电梯……

我们现在把杀灭新冠病毒的净化器也做了出来,提供到一些急需的地方,目前基本上都是用手工做的。因为自动化生产还要开模具,还要批量采购零部件,布置生产线。这生产线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它属于消毒类的产品。所以现在我们用手工组装生产,满足目前的应急需求。

你给别人带来的是健康,解决了他的痛点,这就是有价值的。

主持人:您不担忧的一个点是不是在于总的需求没有变,有可能还会再增长?

董明珠:在一个时间点它要爆发,像空调,当温度达到30度的时候,这个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疫情的冲击总是会过去的。当然,短期一定受冲击,像一季度报表一定是不好看的,但是我相信很快就会转化。

对于格力来讲,更要强化的是科技创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行动当中践行这句话。每一个产品,都能给生活带来品质提升,才是最有价值的企业。所以制造业的创新力是无穷的。

主持人:我们再回到说格力的跨界生产,您刚才也提到了很多的领域,我们看到2月12号的时候,您有一封给全体格力员工的信,就说除了武汉地区以外,格力已经陆续复工加紧在生产口罩生产设备、护目镜、杀病毒空气净化器,为疫情而战,2月18号的时候成立了一个“珠海格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口罩这些抗疫物投资。还有一个消息是说您要拿出10个亿来开拓医疗设备。其实我也特别想问问您,很多网友也会有不同的一些评判,您这样做是出于一种情怀?还是说这是疫情之下的一种压力?还是说您真的在这次疫情中看到了这样的新的方向和新的机遇?

董明珠:我觉得更多的是来源于责任。我这么大的一个制造企业,虽然我们讲要轻资产,但轻资产最后要实现更大的价值,一定回落到重资产。重资产最大的问题是投资以后回报时间长,风险大,比如投了20个亿、30个亿,投完以后万一没有达到你的预期,可能对你来说风险很大。但是做制造业面临的就是这种风险,就是说投20亿可能没有了,企业还能不能继续发展?这是我们要认真去思考的。

我投医疗设备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需要。比如当时缺口罩,制造是最大的问题。格力有智能装备,做数控机床,我想数控机床自己都能做,口罩机不行吗?所以我说我们应该敢于去担当,这是我做口罩机的原因之一。并不是说能赚钱去做的,做口罩机是因为有这个需要你去做。当时我就投入,把我们装备公司的研发人员调过来研究口罩机,所以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也就半个多月时间把口罩机研发出来。

这时候我们看到另外一个问题,市场上有人说口罩有作假的。这个现象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才去做了口罩。现在我们每天可造50万个口罩,这更多的是责任和情怀。

在和疫情抗争当中,我们发现了我们的短板,我们很多跟机械是相关的,医疗很多也是需要机械来支撑的。所以我觉得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现在根本没考虑这个赚钱,因为投资10个亿,我不知道赚不赚钱,但是我觉得这是有价值的,可以长期做的事。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这两天像通用汽车,像特斯拉也在开始宣布生产呼吸机,制造企业是不是在这些方面真的有优势?在疫情过后,您觉得大家还会在这样一个领域去进行一个长期布局,或者说借势做一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董明珠:还是回到一个问题,科技。不是说这是一个商机,我们都来做就能赚钱。最后比拼的是品质技术,特别是医疗装备,更要意识到它的质量的重要性,这个精度、高度,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不管任何一个行业,最终能让它有支撑、有商机、可持续,还是要靠技术。

今年在疫情期间很多学校来求助,特别是武汉的学校,说现在学生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对,这一届的大学生找工作好难。但是我现在有5000个大学生的岗位需求,我不会因为疫情而放弃对研发队伍的培养。

主持人:我看到网上有一些评价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我想跟您分享一下,您投这10个亿,其实对于高端医疗装备设备的这样一个制造行业来说,九牛一毛,而且觉得格力过去玩跨界,比如说芯片手机,好像都没有什么成效。您就真愿意拿这些钱,就这样有可能打水漂的撒下去吗?

董明珠:我觉得没有打水漂,包括我们做手机,我从来不认为我们打水漂,并不是说你投上几百亿你就是成功的,投资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包括我们做芯片,这个东西大家可能认为你马上要产生很大的效益就叫成功,我并不这样看。

我们的研发团队在逐步形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比如像空调,格力几千亿的规模,空调要多少芯片?我要有这样研发团队。我的空调已经逐步能够实现芯片由自己来研发,为什么不行呢?包括做装备,包括做手机,包括做新能源汽车,我觉得这是要有一个培育过程的,我认为很乐观。大家认为市场没有买到你的东西,就是失败了,我并不这样看。

其实这在整个格力体系内部是发生了一些“化学变化”的。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是出于关心,担心搞不好,但你看我的报表业绩,都没有受影响。

主持人:现在特别热的一个产业领域的探讨话题,“新基建”,是3月份的时候政治局的常务委员会议提出了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很多人都在说“新基建”是给中国制造业指出了新的方向,您会有什么样具体的理解?

董明珠:“新基建”一定要全新的用科技的思想、科技的设计改变我们的生活。像我们现在做的零碳排放,整个一个家庭完全用新能源来发电,来支撑一个家庭的需要。然后我们用5G的互联网的思维,所有东西云控制,更智能化了。我们现在已经做了前期很多准备,从生活电器、厨房电器,空气需求等等,做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布局。支撑这一块的东西是智能装备。比如像很多大型加工中心,卧式机床,五轴机床甚至六轴更高的,这就是你要用技术来支撑它,但这个技术是要投入的,要有一批优秀的人才的培养,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材料成本你都要大胆地去投入。

所以我讲了一个企业的使命不仅是要创造价值,更多的是要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有一种担当。

主持人:我们看到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希望将中国和其他美国以外的医疗设备供应链转移回美国,特朗普也一直在说不要依赖外国,去获取自己的生存手段。美国的媒体我看到有报道说,正在准备实行一项行政命令来落实这些企业产业链的转移。您觉得大家现在担心的这种制造业可能回流的趋势有多大?你有没有注意这种现象?

董明珠:如果美国一定要求他的制造业回流,你也是控制不住的。对于我们来讲,当然希望是全球共同协作,协同发展,希望我们的技术能给全球带来改变。我觉得不要单一的说是损失还是机会。其实,对一个企业的考验,对一个国家的考验,还是要不断的升级,以创新为主流。你看我们格力电器一万几千个研发人员,没有一个外国人,全部都是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我们的五轴机床,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可能要时间作为代价,没有关系。

很多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候,在那个饥荒的年代,我们能把原子弹造出来,还有什么不行?

主持人:对于格力现在我们在做这样一些跨界生产,如果有这样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其实中国的制造业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的业务拓展方面或者自己的转型升级方面,在这个时点可以做更多的思考?

董明珠:我就举一个例子,拿空调为例,过去我们都崇拜美国、日本的空调,包括我们国内的消费者都是这样认知的。但今天,在空调领域里,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跟国际品牌比,我们的产品比它们节能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于节能60%以上,给消费者带来的是生活品质的改变,使生活质量提高,你说怎么会没有市场?只不过过去在人们心目当中,包括我们自己也认为中国制造是不行的。我们是要用实际行动,用我们的产品来改变他们的观念,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现在中国的这样一个投资环境,是不是也会让更多的企业,也许在这次疫情之后选择来中国来发展,包括制造业的一些产业链,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董明珠:我觉得不是这次疫情让他们重新选择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第一,我觉得中国是最好的投资地方。第二,中国不是要成为霸主,我们是要成为一个强者,我们更多是想通过不断的自主研发,真正地给人们带来什么?带来享受。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