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门之后,业绩负增长的同仁堂如何挽回百年招牌?

质量门之后,业绩负增长的同仁堂如何挽回百年招牌?

中访网财经(朱婷婷)同仁堂,这个国民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一直都是所在行业的金字招牌,它承载了无数国人深厚的情感,在消费者心中是“国宝级”的存在。然而,这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老字号品牌,近些年却因为种种原因,纷纷败下阵来,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2020年4月2日晚间,同仁堂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称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2.77亿元,同比下降6.56%;实现扣非前后净利润分别为9.85亿元和9.2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12%和7.74%。

这是同仁堂十年来首次出现盈利下滑,2009年至2017年,公司营收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18年为142.09亿元,同比增长6.23%。而净利润方面,上一次下跌还是在14年前的2006年,同仁堂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减少48.07%。

近年来,同仁堂的业绩已放缓,2016年-2018年,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85%、9.75%和0.22%,直至2019年出现负增长。

2019年前三季度的存货周转天数331.24天,较2018年同期的307.66天,有所延长,周转速度较慢。

对于业绩增长疲软的医药企业,若是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爆炸性新药,业绩可以重新获得强劲增长。但同仁堂2019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0.63亿元,研发费用率不足1%,低的可怜。尽管中医药行业普遍研发投入低,但要想获得持续强劲的生命力,同仁堂不能只专注于品牌推广,在研发投入上也绝不能吝啬。

回顾同仁堂的创业史,可以追溯到351年前。

在明永乐年间就已移居北京,以串铃走方行医为业的乐氏家族,其族人乐显扬在做了清朝康熙年间太医院的吏目后,积累了一些产业,开始坐堂行医,并于1669年正式创立同仁堂药室。

1688年,乐显扬去世之后,其三子乐凤鸣继承父亲的遗志,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开设了同仁堂药铺,并在祖辈积累的基础上完成了《乐氏历代祖传丸散膏丹下药配方》一书,对整理搜集的药方和药材进行了详细的汇总,为之后同仁堂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1723年开始,同仁堂为清朝皇宫供奉用药,历经八代皇帝共188年之久,这也是国内任何一家药铺都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同仁堂历史地位之高。

1989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成为国内第一个驰名商标,同时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以及大陆第一个在中国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随后在1992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1997年,其独家发起设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6月成功上市。2000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又分拆出1亿元科技含量较高的绩优资产,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两次融资的企业,并在香港上市,被业内称为“同仁堂模式”。

此后,同仁堂便一直保持着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与云南白药、片仔癀、以及东阿阿胶并称为“中药四虎”,并在国内与海外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终端网。截至2019年年报报告期末,同仁堂共有零售门店852家,其中报告期内新设门店46家,关闭门店2 家。

截止4月3日收盘,同仁堂及旗下公司股价大部分出现下跌走势,截至收盘,同仁堂报收24.78元/股,跌幅0.48%;同仁堂国药报收10.74港元/股,跌幅0.56%;同仁堂科技报收6.07港元/股,涨幅1%。

但这也无法掩盖同仁堂发展势头放缓的现象。

可是,多年来,同仁堂因为造假、质量问题、产品不合格等,屡次被媒体曝光、监管部门处罚。

让人不禁怀疑,已经蒙尘的百年老字号,能否涤清阴霾,摆脱信任危机,重树那块已经蒙尘的中医药行业金字招牌。

2011年,同仁堂销售的血燕验出亚硝酸盐超标三百多倍;2013年同仁堂破壁蜂花粉片被验出含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在2016年,同仁堂产品阿胶被检测出猪和牛的基因。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同仁堂旗下涉及的四家企业,被查出包括地龙、杜仲、炙甘草等多款中药材不合格。报道形容,北京同仁堂这间老字号在快速扩张和发展的同时,已成为了质量黑榜的常客。

北京同仁堂过去曾先后荣获多个奖项,其官网指,在2016年获得诚信店A级奖;2017年获得世界品牌大奖;更在2018年,被授予十大中医药民族品牌企业等。

网上数据显示,北京同仁堂药室在清朝1669年创办,是中国药业老字号,至今有近350年历史,被授予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号,该药店现时已经企业化为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根据同仁堂2019年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 同仁堂主要五大中药系列的产销量均有所下滑,总产量同比减少30.2%,总销量下降19%。其中,作为主打产品的六味地黄和金匮肾气系列总销量比去年减少25.5%,仅售出1883.1万盒。

此外,作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的心脑血管类和补益类产品,两者的毛利率分别下滑了2.24%和2.14%。实际上,除去妇科类产品,同仁堂其他类产品的毛利率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前3季度,同仁堂营业收入99.59亿元,同比略降4.94%;归母净利润8.50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扣非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略增0.55%。整体看,公司业绩增长乏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