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股份曲线拿到支付牌照 海科融通身价缩水近10亿

翠微股份曲线拿到支付牌照 海科融通身价缩水近10亿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冉学东 徐晓梅 北京报道

支付牌照“真香”。

4月15日,海科融通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A股上市公司翠微股份(证券代码:603123)收购海科融通的计划已获北京市国资委批复。

海科融通正式成为A股市场上除了拉卡拉之外的又一家正宗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用了19亿元,翠微股份买下海科融通98.6884%的股权。这意味着,翠微股份将曲线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并新增第三方支付业务中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这是一个双方共赢的事情,海科融通获得大额流动资金,且拥有了翠微股份的流量、场景等资源;翠微股份则增加了一张支付牌照,可以拥有更多的用户交易数据、增加用户粘性。”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实际情况又是如何?

海科融通是谁?

海科融通的全称为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北航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海淀科技”)、北京北航天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博海创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龙翔于2001年4月5日出资1000万元共同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50%、20%、20%、15%。

在央行发布第一批27张支付牌照的当月,2011年5月,海科融通完成第一次增资,注册资本增至1.158亿元。2013年6月,海科融通由北京海科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8月,海科融通再次增资至2.158亿元。

两次增资以及多次股权转让,海科融通股东也发生了变更,有新的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进来,也有旧的股东退出,而海淀科技在海科融通始终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持股35%,为第一大股东,其他106名股东合计持股65%。

根据天眼查股权穿透图,海淀科技以及翠微股份的间接股东军事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且海科融通的董事长刘雷还是海淀科技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

2011年12月,海科融通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允许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银行卡收单”业务,在2016年12月成功续展至2021年12月。

另外,除了支付牌照外,海科融通旗下还有一家北京中技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持股30%。

既然是收单服务商,就少不了POS机。官网显示,海科融通的产品有POS、QPOS(支付通)、Q刷、智能POS、无线POS等,就在前几日,还上线了新品“奢华翡翠绿POS”。

目前,海科融通已经发展成一家面向中小微商户及为行业提供完整支付解决方案及综合金融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业务线覆盖全国各省市,设有35家分公司;服务餐饮、娱乐、服装、零售、物流、金融等400万小微商户;与中国银联、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支付宝、微信、京东金融等3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海科融通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并没有改变其持续亏损的状态,2013年——2015年的净利润一直为负数,且是千万元级别。此前,两家收购方永大集团以及新力金融披露的财务数据并不相同,但2013年——2015年都是亏损。

2016年开始盈利且净利润大幅增长,合并报表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1-10月,海科融通分别实现净利润9303.42万元、1.20亿元和1.41亿元,但并没有达到此前承诺的业绩。对于海科融通的跳跃式增长,上交所也发来了“十七问”。

两次卖身失败 估值缩水10亿元

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数据统计,在过去几年间,全国有超过30家A股上市公司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且这些公司以电商、零售等为主。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事件尤其多。央行相关负责人表明,原则上一段时间内不会发放新的支付牌照,一时间并购成为很多大型公司曲线获得支付牌照的途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堪比“炒房”。彼时,一张支付牌照的价格高达数十亿元,特别是拥有“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支付牌照更加值钱。

在支付牌照稀缺、行业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大型企业想获得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在寻找“靠山”。

海科融通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考虑被并购的事情,此时该公司还在亏损。

2015年12月,永大集团 (现名融钰集团)发布公告称,拟作价29.69亿元收购海科融通100%股权。2016年6月,永大集团称,因“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面临着监管政策的重大不确定性”终止重组计划。整个过程也就半年时间。

2016年9月,新力金融发布预案称将作价23.79亿元收购海科融通100%的股权。但由于新力金融信披违规、董事长等相关责任人被罚168万元、11位高管离职等负面消息缠身,海科融通并购一事迟迟没有被落实。

直至2018年3月,海科融通第一大股东海淀科技致新力金融的《通知函》显示,因重组一事历时较久、市场环境变化较大,且与最初规划存在不确定风险,经海科融通股东审慎评估,决定终止此次重组。

2019年3月26日,新力金融也称,由于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的意见,新力金融决定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2019年11月,翠微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关联方海淀科技等107名股东所持有的海科融通100%股权。2020年4月,翠微股份最终以超19亿元收购了海科融通98.6884%的股权。

通过股权比例计算,翠微股份收购完成后,海科融通的整体估值不到20亿元。

从这三次收购来看,四年多时间,海科融通整体估值从2015年底的29.69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近20亿元,估值缩水了近10亿元。

要知道,海科融通在2015年还尚未实现盈利,2019年前10个月的净利润已达1.41亿元,为什么估值会严重缩水呢?

这和近几年海科融通频繁被处罚脱不了关系。

多次遭央行处罚

过去几年,第三方支付行业“野蛮生长”,支付乱象丛生,央行频频发文规范该行业且逐渐加大处罚力度。

央行共发放了271张支付牌照,目前仅剩余237张,而大多数支付机构都曾因违反规定遭到处罚,一家支付机构收到多张罚单也屡见不鲜。

截至目前,海科融通已经收到十余张罚单,累计罚款金额数百万元,特别是在2019年连续收到多张罚单。其中,比较严重的两次处罚是:2014年3月,因海科融通山东分公司涉及的24家商户存在问题,央行责令其暂停全国范围内发展新商户并进行整改,2015 年4月后才逐步恢复业务;2017年12月,因海科融通西藏分公司在执法检查中不达标,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要求其退出西藏辖区银行卡收单市场。

“2014年暂停发展新商户,也成为海科融通在2014年和2015年大额亏损的原因之一。”一位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关于海科融通的合规性,上交所在《问询函》中也提出了疑问:是否对相关业务完成整改,说明相关处罚对公司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的具体影响,是否影响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等。

此前有被注销支付牌照的案例。2017年8月,乐富支付按要求完成在全国的业务退出工作,成为首家被注销的银行卡收单机构,“罪名”包括存在大量虚假商户、违规转让《支付业务许可证》、消极对待对监管部门的整改意见等。

且“违反银行卡收单规定”越来越成为支付机构被处罚的原因之一。

海科融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银行卡收单业务。截至2019年10月31日、2018年度、2017年度海科融通营业收入分别为25.05亿元、28.44亿元、19.97亿元。

深陷各种问题的海科融通,翠微股份为什么还要“接盘”呢?官网信息显示,翠微股份拥有翠微百货、当代商城、甘家口百货三大商业品牌、七家大型百货商场,集百货、超市、餐饮、休闲娱乐等都市品质生活服务于一体,以零售服务为主业,致力于发展规模化、多元化、集约化的现代零售企业集团。

消费和支付总是环环相扣的。上述行业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有消费的地方就有支付的江湖,自己有了支付牌照,用户的基本信息、浏览记录、消费记录就会在支付平台上留下痕迹,形成自身所属的大数据网络,更容易形成消费闭环。

除了收购海科融通,2020年1月10日,翠微股份控股股东翠微集团还将接手其持有的北京中技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30%股权,作价6644.63万元。这意味着,翠微股份将拥有第三方支付和小贷两张金融牌照。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