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连续5季度下滑,养元饮品要靠理财续命了吗?

净利连续5季度下滑,养元饮品要靠理财续命了吗?

日前,六个核桃的母公司养元饮品(603156.SZ)交出上市后第三份年度成绩单,继2017年后,其营收净利再度双降。做为企业“蓄水池”的预付款项也连续两年下降。

同日,养元饮品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延续了年报的颓势后,其扣非净利润也创下了连续5季度下滑的记录。

此前,养元饮品一直采取的砸广告拉动销售的模式,然后去年的高投入却并没有换来预期的业绩回报,自有资金理财的回报率也并不高。

植物蛋白饮料的行业已趋饱和,竞争日趋激烈,留给养元饮品的窗口期还有多少?

一季度业绩腰斩

2018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养元饮品(CZ.603156),业绩滑落至上市后的最低点。

养元饮品2019年的财报显示,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74.59亿元,比2018年的81.44亿元下滑了8.41%,也低于2017年的77.4亿元;净利润为26.95亿元,不及2018年的28.37亿元,但高于2017年的23.09亿元。

74.59亿元,已是这家公司近6年来收入的最低值。根据招股书回溯养元饮品此前的业绩:2014年至2016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83亿元、91亿元、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26亿元和27亿元。

养元饮品旗下最为知名的品牌为六个核桃。公开资料显示,养元饮品的前身为养元保健饮品,成立于1997年,最初为老白干集团全资控股的子公司。2005年被老白干集团以濒临破产为由剥离出去,被以姚奎章(养元饮品创始人)为首的58名员工集体凑钱接盘,并以“六个核桃”为新品牌进入植物蛋白饮品领域。

养元饮品做快消品的特点是大单品、大手笔营销费用、大经销商模式,这种高开高打的模式让其业绩迅速高涨,并最终在2018年2月登陆资本市场。

对上市之后业绩反而创新低,养元饮品在财报中并未给出具体原因。但在风险提示的部分提到,公司产品的具体种类较多,但主要属于以核桃仁原料为主的的植物蛋白饮料,且以核桃乳为主。因此,从产品种类较为单一。随着承德露露、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均已进入核桃乳行业,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广东一名植物蛋白饮料经销商告诉界面新闻,植物蛋白领域竞争激烈,渠道分配很重要,养元饮品的渠道模式以经销商为主,再流入小店、超市,今年春节疫情期间,这类渠道遭遇重创。

为了处理库存,许多厂家已经默许经销商与超市和各类拼购商家联合甩货的行为,因为社区团购可以缓解部分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以往,渠道界限严格,这类窜货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养元饮品财报显示,2019年经销渠道的销售贡献是72.15亿元,占比达96.7%。

今年3月,记者走访北京永辉超市时看到,六个核桃(经典型,240毫升16只)的售价已从原本的89元直接降至49.9元,该超市其他品牌的核桃乳、椰汁等产品也出现大折扣的降价。

对于养元饮品来说,一季度的数据来得更难看些。2020年1-3月,养元饮品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48.79%。

该公司将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方面,由于2020年的春节比2019年的春节提前11天,因此公司2019年春节旺季销售收入反映在2019年的较多,致使2020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聚餐与走亲访友为公司产品的主要消费场景。2020年1季度,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消费者减少甚至取消了聚餐和走亲访友,导致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下降,致使2020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养元饮品在财报也提到,消费需求已恢复常态,但春节档落空导致渠道库存仍高于正常水平,尚需时间消化。其认为疫情为短期冲击,对公司综合竞争力和六个核桃大单品生命周期无影响,随着渠道库存逐步去化,公司经营有望重回正轨。

对此,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植物蛋白饮料行业自2017年结束高速发展,品类都在萎缩,养元饮品去年的业绩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事实上近年养元饮品也在调整,比如签约朗朗、推新品、调渠道,但无法迅速扭转品牌调性和礼品属性,因此业绩下行也在预料之中。

蓄水池被抽干

据了解,养元饮品自其前身1997年设立起,一直致力于主要以核桃仁为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4年,养元饮品脱离衡水老白干集团,完成私有化,员工高度持股。主要产品为同时标注“养元”商标、“六个核桃”商标的植物蛋白饮料核桃乳。

2018年,养元饮品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然而该公司在上市不足20个交易日内闪电破发,一度从“最贵新股”沦落为“最熊新股”。

在此期间养元饮品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凸现出来。资料显示,养元饮品2014年、2015年、2016年,核桃乳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90%、95.41%、97.30%。

朱丹蓬指出,从行业角度来看,植物蛋白饮料风口已过,同类型企业都遭遇增长瓶颈,椰汁、豆奶这两个品类还在不断挤压着核桃乳的市场份额。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养元饮品一直以来严重依赖核桃乳大单品,单品生命周期变化或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品类市场萎缩,对其就会形成灭顶之灾。

此外,记者发现,在2018、2019年财报和2020年一季度报中,预收账款在持续减少,分别为-14.34%、-30.12%和-70.80%。

据了解,养元饮品是卖断式预收款销售,即先款后货,因此预收款项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的“蓄水池”,是企业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

在2019年财报中认为,公司预收账款较期初减少,主要原因是预收的经销商货款,报告期内已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实现销售收入所致。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养元饮品的预收款降低,实际代表的是是渠道的销售压力,即渠道来订货的数量可能减少。

朱丹蓬对此指出,六个核桃的产品决定了不是以高毛利吸引经销商打款,而是以规模效应。目前养元饮品处于全渠道的布局期和磨合期,可能是因为渠道的变化导致了经销商的打款降低。

理财收益率偏低

在业绩下滑,蓄水池位下降的情况下,养元饮品依然采取了高宣发的模式。

据财报显示,2019年养元饮品的销售费用为10.74亿元,同比上升4.06%,占其营收的14.4%。其中,广告费和市场推广费便高达5.8亿元,占营收的7.7%。

虽然广告费在攀升,但养元饮品的业绩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砸广告拉动销售的策略似乎失灵了。

与此同时,养元饮品多次以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截至2020年3月31日,养元饮品货币资金为2.9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8.80亿元,其他流动资产中包含的理财产品金额为3.01亿元。

4月18日,养元饮品再次宣布,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9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当天,养元饮品最近12个月使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实际投入金额高达204.74亿元,实际收益3.29亿元,收益率不足1.6%。

沈萌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采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A股常见做法,不过养元饮品的投资收益率偏低,一方面有可能是企业与当地银行合作买理财产品,另一方面理财产品风险较低,收益比活期高而方式灵活。

本文系食品观察家综合整理自界面新闻、蓝鲸财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