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宿科技业绩大变脸,资产腾挪“肥了大股东,瘦了公司”

网宿科技业绩大变脸,资产腾挪“肥了大股东,瘦了公司”

4月23日, 网宿科技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公司内实现营收60.07亿元,同比下滑5.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8万元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92亿,同比下滑184.71%。

扣非净利润亏损主要源于计提了子公司CDNetworks 6.23亿商誉减值。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2018年CDNetworks业绩大幅的下滑,网宿科技没有对其计提任何商誉减值准备,而2019年盈利1.12亿却对其进行全额商誉减值准备,不免有借机进行“财务洗澡”的嫌疑。

而在刚过去的2019年,网宿科技大股东先“贱卖”优质子公司给关联人、再抛出“巨额”减持,最后找金主“接盘”全身而退却,不成想减持计划以失败终结。曾经的CDN巨头,如何面对接下来充满困难的2020年。

“贱卖”优质子公司股权给关联人,转手“套现”离场

网宿科技的财务变脸,源于公司早年出现的一次资产腾挪。

2019年1月3日,网宿科技公告称,公司拟先购买控股子公司厦门秦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厦门秦淮”)公司少数股东居静持有的厦门秦淮10%股权,然后将厦门秦淮100%股权转让给苏州思达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苏州思达柯”)。

标的公司厦门秦淮分别持有北京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秦淮”)、河北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 秦淮”)、深圳市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秦淮”)、大同秦淮数据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100%股权。

经资产评估,厦门秦淮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9.3亿元,交易作价9.9亿元,其中网宿科技购买居静10%股权对9900万元,向苏州思达柯出售对价为 9.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显示,网宿科技董事长刘成彦、财务总监肖蒨及厦门秦淮副总经理居静将向苏州思达柯增资以分别持有苏州思达柯12.66%、0.67%和6.67%的股权,增资完成后,Bain Capital Investors, LLC(下称“贝恩资本”)将间接控制苏州思达柯80%股权,系苏州思达柯实际控制人。

除此之外,交易价格看似增值率高,上市公司网宿科技好像“占便宜了”,但却经不起细推。截至2018年6月30日,厦门秦淮收益法评估值为9.30亿元,增值率为535.98%,最终交易价格9.90亿元。

然而就在厦门秦淮的一系列出售于2019年4月完成的一个月后,北京秦淮获得了贝恩资本5.70亿美元的投资;同年10月,胡润研究院发布首份《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其中北京秦淮以100亿人民币的估值名列224位。在中国大数据行业独角兽企业中并列第一名,并成为河北唯一进入该榜单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网宿科技2019年1月3日公告显示,厦门秦淮将持有的北京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秦淮”)100%股权、深圳市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秦淮”)100%股权转让给思探(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思探”)。

北京思探成立于2018年12月19日,从成立时间来看,显然是为了收购而成立的。公告显示,北京思探的实际控制人为居静。居静、刘成彦、肖蒨分别间接持有北京思探81%、18%、1%的股权。显然,先把最优资产通过自身成立的公司拿到手,转而去融资增资,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企查查数据显示,北京思探实控人已经变更为许飞和钱晨,双方各持股50%,这也意味着居静、刘成彦、肖蒨已经套现离场。

而且光北京秦淮这一家子公司估值就已经达到100亿估值,厦门秦淮在出售之前便拥有包括北京秦淮的9家公司100%控股权,而作价仅9.9亿。显然,这属于“贱卖”优质子公司股权,而收购公司是公司关联方,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股权给关联人之际,网宿科技的未来令人值得担忧

创始人、高管大幅减持,为出让控股权“铺路”

2009年,网宿科技登陆创业板。在2013年创业板上涨潮中,网宿科技股价一路高企,曾以134元的收盘价击败贵州茅台问鼎两市“第一高价股”。

但此后,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网宿科技的净利润开始出现下滑,与此同时,实控人和董高监也开启了漫漫减持路。

自2010年11月1日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开始,每年都有董高监减持套现。其中,套现数额最多的正是公司的实控人陈宝珍和刘成彦。两人自2013年起就一直在逢高减持公司股票。

2019年3月12日,网宿科技发布了自上市以来最大的一份减持公告,公司收到大股东陈宝珍及两名副总经理和一位董事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其中陈宝珍拟减持不超1.4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

上市以来,第一大股东陈宝珍已累计减持5次,累计套现14亿元(不包括3月12日披露的减持计划)。刘成彦已累计套现近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发布了减持公告不到三个月,2019年6月6日,网宿科技公告,公司大股东陈宝珍及二股东刘成彦于当日与广投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如此看来,董高监提前大幅减持也就理所当然了。

根据公告,网宿科技创始人陈宝珍拟向广投集团转让其持有的公司2.52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37%、刘成彦拟向广投集团转让其持有的公司3966.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3%。本次股权转让的价格为12元/股,合计交易金额达35.03亿元。这对于陈宝珍而言,相当于“清仓”。

若本次转让顺利完成,广投集团将持有公司股份12.04%,广投集团将成为网宿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可能取得公司的控制权。与此同时,陈宝珍将剩余1.4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5.87%,刘成彦将剩余2.1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8.9%。陈宝珍及刘成彦也承诺不再谋求公司的控制权,并协助广投集团维护对公司的控制权。

三个月后,股权转让未果,陈宝珍的“清仓”式套现失败。在大股东只想套现,贱卖优质。

网宿科技还有未来吗?

网宿科技以IDC起家,在2008年IDC业务趋于白热化以后,网宿科技就开始发展CDN业务,凭借着较强的技术实力再叠加当时急速增长的网民规模和指数级上升的数据流量,网宿科技的市场占有率在2012年至2015年稳步上升,占据87%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网宿科技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9.59%、128.55%、104%、71.87%、50.41%。

但好景不长,2015年,阿里云高调进入CDN市场,价格战就此爆发。同年3月,阿里云宣布CDN降价21%,调整后的定价最低相当于当时网宿科技CND公开报价的1/3。随后,腾讯、百度等CDN提供商则纷纷效仿降价。2017年3月和11月,阿里云CDN两度大幅降价,CDN市场一片狼藉。

而原本的CDN行业龙头网宿科技也因此承压,步履维艰。数据显示,网宿科技2016年销售毛利率为41.97%,较2015年下降近3%。2017年,由于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网宿科技的毛利率更是下降到35.39%。

为了应对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竞争,网宿科技2017年开启了海外收购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017年,为了构建全球化CDN体系,网宿科技子公司香港网宿科技有限公司以12.75亿元收购CDNetworks的97.82%股权,以5163万元购买CDN-VIDEO LLC的70%股权。

两家公司先后于2017年实现并表,并表后,网宿科技营业收入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7-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73亿元、63.37亿元、60.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3%、17.96%、-5.21%。

虽然营业收入在持续增加,但归母净利润却完全相悖。同期,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30亿元、8.04亿元、3448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3.59%、3.16%、95.71%。倘若按照扣非净利润来算,网宿科技2019年扣非亏损5.92亿,同比下降184.71%。

并表前,CDNetworks 2015-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072万元、-980万元,并表后,CDNetworks 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4360万元、-2331万元、1.12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2018年业绩大幅的下滑,网宿科技没有对其计提任何商誉减值准备,而2019年CDNetworks盈利1.12亿却对其进行全额商誉减值准备,不免有借机进行“财务洗澡”的嫌疑。

内容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作者: 陈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