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二季度中国外贸会有比较好的恢复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二季度中国外贸会有比较好的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恐慌情绪席卷全球市场。全球多个主要股市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数十个股市进入“技术性熊市”。全球经济危机来了吗?如何看待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疫情将对全球化带来哪些挑战?全球经济如何应对疫情冲击?疫情之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哪些变化?新京报邀请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围绕国内公众关注的经济议题,记录他们的经济观察。今天我们推出第六期《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二季度中国外贸会有比较好的恢复》。以下是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的全球经济观察:

文/魏建国(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执行局常务副主任,曾任商务部副部长。)

当前中国外贸企业尤其外贸出口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困难,和其他学者的预判不一样,我对中国外贸的未来比较乐观。我认为未来中国外贸还有很大的潜力,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贸可以有比较好的恢复,第三季度中国外贸会企稳回升。我对外贸全年的表现比较乐观,认为能够达到和去年一样高的水平。

贸易方式大体包括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材料加工贸易三种,中国现在是全球唯一的三种贸易方式并存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比如浙江等地生产的领带、打火机都是在国内购买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出口到国外。改革开放之后,一般贸易在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赚取劳务费的来料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一度达到53.9%,但近年来料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例有所下降,降到了23.6%。

在以往,当中国的一般贸易形势不佳的时候,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同理,当加工贸易形势不佳的时候,我们发展一般贸易加以弥补。但现在疫情之下,中国的一般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怎么办?我认为,可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首先,中国具有很多国家没有的优势是,中国具有庞大的跨境电商群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六七千万中小微企业的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成交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亚马逊。我们的一般贸易的萎缩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发力来弥补,要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到第一线。

其次,现在有观点认为,疫情之下,物流受阻、人员受阻、订单受阻,而且疫情使得整个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消费需求减少,我不认可这一看法。在我看来,疫情之下,需求并不见得就萎缩。疫情之下,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以及发货量都逆势增长,这说明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减少。正是基于这样的形势,跨境电商在出口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政府出台政策帮助跨境电商克服当前遇到的困难。为帮助企业,此前有关部门出台了出口退税等政策。但现在作为企业生命线的订单减少,政策就失去了抓手。在疫情带来全球危机之际,全球订单普遍减少,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出台针对性的政策保企业、稳企业,帮助企业度过严寒。那么,政府如何帮助企业呢?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小微企业走向世界。

我们拥有三种贸易方式并存的优势,在外贸遇到前所未有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把这三种优势发挥出来。因此,我认为,虽然今年一季度外贸的表现不佳,但第二季度中国外贸可以有比较好的恢复,第三季度中国外贸会企稳回升。我对外贸全年的表现比较乐观,认为能够达到和去年一样高的水平。

疫情暴露出全球供应链、生产率过长的风险和安全性的不足。疫情之后,全球各国都会竞相打造一条比较完整的、安全的、可靠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当前有不少声音认为,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会围绕这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重组,我认为这是反全球化的表现,我也不认可美国、日本的企业在疫情之后会加速离开中国的说法。相反,我认为,从全球生产力供应的角度看,疫情之后会出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东移的趋势。这是因为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希望投资在距离市场最近的地方,而全球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而中国的物流体系完整、成本有优势,跨国公司布局中国收益更大。从外贸的角度看,我们的外贸出口企业要适应这种情况,抓住这个机遇,中国外贸出口也会呈现出更好的前景。

从原材料生产、零配件供应到产品的运转,中国可以利用在产业链上的优势,抢先一步,在国内率先形成一个闭环式的生产链条和供应链条。而且中国有十大产业集群中心,疫情之下,这十大产业集群中心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现,未来在打造国内稳定、安全的产业链上,要利用好这十大产业集群中心的优势。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建立一个封闭的产业链条,在对内建立完整安全的产业链的同时,对外我们要注重打造一个开放的、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条,为全球经济做贡献。

整理: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