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停摆。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危机,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需求供给双重冲击,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值此变局关键时刻,凤凰网财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全球经济与政策选择”为主题“凤凰网超级财经周”,邀请政商学企界嘉宾通过线上形式解析全球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5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在凤凰连线时表示,在新冠疫情结束之后我们担心还有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另一种形式“疫情”出现,例如一些国家出于某种考虑在国际贸易的方面调整,违反经济的规律,采取非经济的手段对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的格局造成重大的制约。如果这样情况出现,对中国的海外投资会产生很大的挑战。
因此,中国怎么样做好下一步的海外投资,屠光绍认为应该有四个注重:
第一个注重,从以我为主向合作转变,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合适的合作方式,能够实现互利共盈。只有这样,中国的海外投资才能对中国的企业有利,同时也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更好地和国际合作对象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盈。
第二个注重,从单个项目向产业链、生态系统来转变。如果我们注重产业链、供应链的生态系统,那么投资不光稳定性更好,而且综合效益也会更高。
第三个注重, “走出去”和“引进来”互动。中国当前是“走出去”和“引进来”并存,即是引进海外投资的大国,也是到海外投资的大国。今后应该把“引进来”和 “走出去”的主体、资源、平台和项目促成互动,能够相互地支持、相互地促进,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个注重,从过去简单地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ESG投资转变。ESG投资现在已经变成国际的趋势,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必须要与到国际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理念。特别要强调的是,ESG的投资也能够带来更好的、更稳定的长期的收益。
以下为发言实录:
嘉宾介绍:
屠光绍,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国际金融家论坛名誉主席
我就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境外投资谈一点个人看法。
第一点是趋势。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无论是总量、领域和区域都增加很快,这成为国际非常关注的一个现象。
这个趋势有它深刻的背景,一方面是随着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地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同时,这也是中国深度融入到国际经济、国际市场的重要体现。我认为中国的海外投资趋势既然有它深刻的背景,就很可能会是长期延续的一个现象。
当然,中国对外投资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在更好地和国际互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认为趋势既然已经形成,就会不断发展下去。
第二点,中国对外投资有两个很重要的动因,或者说有两个重要的效果在支撑。一个方面是中国不断地融入全球的经济体系。另外一方面是开放,开发是中国经济发展为什么能够这么快的非常重要的支撑。因为开放,中国不但带动了改革,而且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多的渠道融入到全球经济合作。
当然,中国的对外投资在国际上配置资源,也会对中国的自身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这样的动因、效果就会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会不断地和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动因或者效果的支撑,是中国的对外投资不光是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实际上也是为世界经济地增长在做贡献。
因为,全球的经济增长需要全球贸易、全球的投资和全球的技术的合作,中国的海外投资不光带去中国进入全球的产业和企业、资金和资源,同时中国的资金又很好的和各个国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中国的海外投资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效果来看,应该给予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逆全球化已不光是一种思潮 中国海外投资面临三大风险
第三点,目前中国的海外投资或者全球的资金的流动、全球的跨境投资遇到三种风险。
第一种风险是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们看到一些数据显示经济地增长实际上非常混乱,全球性的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
当然我们不光是要看经济增长数据,还要看到它背后是什么?那就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在缺失。还有就是制约全球经济增长还有很多结构性的深层的矛盾或者结构性的一些失衡,所以这使得我们现在经济增长、发展实际上面临很大的制约。所以这当然对于投资本身来讲,会带来一些影响。
第二种风险是保护主义。近年来这个因素引起了广泛关注,保护主义的背后有各种原因,但是最后表现出来的是有些国家或者地区,出于某些方面的原因或者自身原因,采取对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方式。
我们一方面要对保护主义现象出现的原因做深刻分析。客观上,有一些保护主义是从安全角度的考虑,所谓的国家的安全、经济的安全,有的是从其他方面一些原因。这些保护主义的手段,实际上限制和制约了跨境资本的全球流动,产生了对投资活动的制约和压制,对全球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产生了阻力。所以对保护主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和影响,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当然我们也看到,保护主义已经对海外投资造成了一些障碍。比如现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有许多可能就遇到了所谓的安全审查。有些安全的审查实际上透明度并不高,而且有很多并不是非常公平,它是对特定的一些国家制定的一些措施。对于本来是非常合理的投资活动、商业性的市场行为和商业性的投资,也采取了非市场的限制的方法。这些行为对全球的投资活动是负面的,不利于全球的跨境资本流动。
我们特别要注意到这几年所谓的逆全球化。逆全球化实际上综合反映就是对长期形成的国际秩序,比如贸易秩序、投资自由流动的制约。现在逆全球化不光是一种思潮,可能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些实际行动。所以这样来看,保护主义对全球的经济合作、全球的贸易和投资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第三种风险,全球的宏观政策对全球投资带来的一些困难,或者说对全球投资产生了一些不确定性的影响。
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一个方面来看,货币宽松对于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来对冲或者抵御对经济增长的一些问题当然有合理性,但是由于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会造成资产价格变动,使得宏观环境受到一些影响,这种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很多其他的影响和效应。
另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全球的债务,宏观杠杆率全球高企,债务过高目前已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所以宏观政策导致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全球跨境资本的投资带来影响。
疫情过后中国海外投资面临机遇 市场上有很多便宜货
我们把视角拉到当前的疫情对我国海外投资会产生的影响。我觉得对疫情的分析要纳入到大的、全球的环境里面来考察。
一个方面,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疫情过后全球都面临着经济地稳定和复苏,市场上有很多投资的机会。因为疫情对经济是一次重大的冲击,全球或陷入到经济衰退。所以各国怎么样能够在稳定经济、经济复苏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好跨境投资这是大家都会关注的。
所以我觉得这次疫情对于中国的海外投资来讲会创造很多的市场的机会,这个时候有很多资产可能已经成为我们所说的“便宜货”。有一些值得投资项目,还有一些投资标的,肯定是有很大的市场机会的。所以从市场需求来看,中国的海外投资也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和机会。
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另一种“疫情”挑战
另外一个方面,疫情结束之后我们担心还有另外一种“疫情”,就是在经济活动过程当中,在国际的经济合作过程当中,国际的贸易和投资过程当中的“疫情”。在疫情结束之后,一些国家出于某种考虑会不会更多的在开放和维护国际贸易投资秩序的方面调整。特别是我们看到违反经济的规律,采取一些非经济的手段,比如说像以国家安全这样的角度所采取的一些举动,会不会对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的格局,甚至对全球化下一步形成一些重大地制约,或者甚至出现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仍然要需要非常关注的。这样情况如果出现,对中国的海外投资也会产生很大的挑战。
第四点,怎么样做好下一步的海外投资,应该有四个注重。
第一个注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从以我为主向合作转变,要和全球的合作伙伴,特别是投资所在地的合作伙伴向合作方式转变。向合作方式转变就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同时要有合适的合作方式,而且要能够实现合作的互利共盈。只有这样,中国的海外投资才能对中国的企业有利,同时也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更好地和国际合作对象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盈。
第二个注重,要从单个项目向产业链、生态系统来转变。如果我们更多地注重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和生态系统,那么我们的投资不光稳定性更好,而且综合效益也会更高,而且能够形成更好的循环。
第三个注重,要 让“走出去”和“引进来”互动。中国现在是引进海外投资的大国,同时到海外去投资也是大国,所以我们叫做 “走出去”和“引进来”并存。那今后我们应该促成它们地互动。
如果我们“走出去、引进来”的主体、资源、平台和项目能够形成很好的互动,那么不光能够提高了“走出去、引进来”的质量和效果,而且通过互动能够相互地支持、相互地促进,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第四个注重,从过去只是简单地注重经济效益,要更多地注重ESG投资。ESG的投资大家知道,E就是环境,S就是社会责任,G就是公司的治理。
ESG投资现在已经变成国际的趋势,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必须要参与到国际的大趋势里面才能有共同的语言,才有共同的理念。特别要强调的是,ESG它不光是一个理念,它本身是一种投资的实践活动,而且通过各种分析已经证明了,ESG投资,它不光是一种社会责任的问题,而且它也能够带来更好的、更稳定的长期的收益,所以我们要顺从,要参与,特别还要引领今后国际的趋势,更好地在投资的理念和方式方面,来用好ESG这个国际的语言,参与到国际的大趋势里面。
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下一步海外投资在这四个方面要注重做好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抓住机会,同时又能够应对我们当前在海外投资上面临的一些挑战,规避或者是防范这些风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