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原副部长:疫情过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会“东移” 中国是首选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商务部原副部长:疫情过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会“东移” 中国是首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停摆。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危机,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需求供给双重冲击,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值此变局关键时刻,凤凰网财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全球经济与政策选择”为主题,邀请政商学企界嘉宾通过线上形式解析全球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海外疫情的持续蔓延,国内外贸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危机之下今年整体的外贸形势如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5月9日的凤凰网“超级财经周”活动中表示,今年国内的外贸发展会出现一个前低后高的状况。“国内一季度整体进出口贸易数据不尽如人意,二季度整体将会有很好的恢复。”魏建国说道,“今年三季度尤其是四季度、圣诞节前后,国内外贸或企稳回升,并且不排除在年底的时候出现整体的翘尾上涨。”

自动播放

魏建国表示对今年整体的外贸发展仍持乐观态度,“只要疫情不会出现反弹,今年的外贸还是会出现像去年一样的发展。”魏建国认为。

为何会做出上述判断?魏建国表示主要基于两个论点:首先,当前蔓延全球的疫情不能简单地和大萧条或金融危机做对比,“大萧条也好,经济危机也罢,这些危机的起因和疫情的起因是不同的。”在他看来,前述危机的起因是“内部集体发生了问题”,此次疫情则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其次,魏建国认为,如果把以前的大萧条或经济衰退看作是因积劳成疾引发的“慢性病”的话,那么此次疫情更像是一种“急性病”,要去医院的“急诊科”。

魏建国指出,只要疫情不出现反弹,全年经济就会保持6%的增长速度,全球形势也不会像IMF或世界银行预计的那么悲观。“只要整体形势能稳定下来,经济恢复也是很快的。”魏建国说道,“毕竟疫情引发的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而非内部机体问题造成的,恢复的时间要比想象中快。”

此外,魏建国还表示,疫情过后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都会出现“东移”趋势;他指出,首先中国在此次全球抗击疫情的行动中一马当先,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现在也在抓紧时间复工复产,全面进入生活工作的恢复时期。“疫情之后全球产业链面临着突然脱落甚至突然中断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希望有一个地区、国家或市场能把完整的链条重新组合起来。”魏建国说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就是首选,因为中国稳、问题解决得快。”

其次魏建国指出,因为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消费能力高,对全球奢侈品、高端用品、医药以及养老保健等需要高;在这一背景下,投资的商人会选择把工厂建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

第三,中国拥有联合国公布的制造业最全的门类。魏建国表示,中国不仅工业制成品门类齐全,而且制造业从上到下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他国家无法与中国相比。“其他国家的投资者若想把制造业链条补上,只有到中国才能实现。”

第四,中国拥有千万支从事加工贸易的高素质工人队伍。魏建国强调,这一队伍不仅有技术员,还有高水平的技术专家,这都将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东移创造有利条件。“疫情过后生产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东移是势不可挡的,中国应该做好这个准备。”

但同时魏建国也指出,此次疫情也暴露了国内在整体产业链的开放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上的漏洞和不足,未来也需要打造比较闭环的供应链和产业链。

而“东移”将呈现怎样的趋势?魏建国表示,首先当务之急就是应尽快打造一条开放的、稳定的和安全的产业链及供应链;其次,先进的技术也会在疫情之后大量东移,魏建国指出,其时高端产业集群会以亚洲为主,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能更快形成的话,对于高端制造业技术的东移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第三,诸如特斯拉、德国巴斯夫的精细化工等先进项目也会连同资本一起东移;第四是“人才东移”,魏建国表示,当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各路人才也希望在这个市场上大显身手。

综合上述几点判断,魏建国表示对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形势充满乐观,也保持着充分信心。“我相信疫情过后中国会更加开放,打造出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魏建国表示,“我相信今年的外商投资会比去年更好,甚至还有可能超过去年的水平。”

以下为魏建国发言实录(注:该实录未经本人审核):

今天我想谈一谈关于疫情过后全国的外贸形势。现在有些专家和学者对我们的外贸比较担心,我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前些时候处于疫情中,我们首先碰到了复工复产难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后,又发现订单没有了,这些都是靠外贸出口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外贸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那么应该怎么解决以及如何判断下一步外贸形势?我想首先对当前整个外贸形势,我们要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外贸发展会出现一个“前低后高”的状况;也就是说疫情当中,可能我们的外贸滑坡比较厉害,包括现在大家所知道的,我们一季度整体进出口贸易不尽人意。

但是我认为二季度的整体外贸会有一个很好的恢复,三季度尤其是四季度、圣诞节前后,我想我们的外贸可能会企稳回升,并且不排除在年底的时候,会有一个整体的外贸翘尾。

所以我对今年的整体外贸发展仍然抱有乐观态度,我认为只要我们疫情不会出现反弹,全年的外贸还是会有像去年一样的整体进出口的发展,也就是说外贸仍然可以达到6%左右的水平。

提出这个想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论点:

第一,我认为当前的经济,尤其是当前疫情,并不是像所有的人所认为的要跟一个大萧条相比,跟金融危机相比,有的人甚至提出是不是世界进入了新的经济衰退。有两个理由可以站得住脚,第一,大萧条也好,经济危机也好,包括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好,这些的起因是不同的。那个时候起因是内部问题,内部机体发生了问题,我们知道世界经济,有一个经由发展、生产,以及要素的平衡问题。机体出了问题是没法一时解决的;而这次疫情不是机体出问题,是外部的因素造成的,诱因不同,只要能把这点解决了,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我把以前的大萧条或者是以前的经济衰退,看作是一种慢性病,什么叫慢性病呢?就是积劳成疾,如果要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这次疫情我认为就是一种急性病,要去医院的急诊科。

那么根据这个判断,我想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也会从疫情过后第二季度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第三季度企稳回升以后又会提高,第四季度还有一个翘尾上涨。因此只要我们努力,只要疫情不反弹,全年经济就会保持6%的增长速度,全球的形势也不会像IMF或者是说世界银行估计那么悲观。我认为,只要整体形势能稳定下来,经济恢复也是很快的,因为毕竟是外部的事情,而不是内部的机体造成问题,恢复的时间要比想象中快;因此全年的经济我认为是这样一个情况。

疫情过后,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会出现一个东移的现象,这个东移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这一次中国在全球抗击疫情中一马当先,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好,而且最早发现疫情,最早采取果断措施,最早采取封城,成为全球第一个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不起成就的国家;中国现在正在抓紧时间复工复产,全面进入生活工作的恢复时期,而其他国家的疫情来了。因此在这个情况下,大家看到了中国制度上的优势,它使中国举国上下同心同德战胜了疫情,这个非常了不起;那么疫情过后,对于全球产业链突然脱落甚至突然中断的情况,(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市场,把完整的链组成起来。首选就是中国,因为中国稳、问题解决得快,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因为中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消费能力很高,对全球的奢侈品、高端用品、医药以及养老保健、健身体育等要求很高。那么投资的商人会把厂建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也是我们所说的资本离市场越近那么效益就越高。所以这是东移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中国拥有联合国公布的制造业最全的门类,据统计400种全球生产的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在生产和出口占第一的有222种,这222种说明中国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制造业从上到下是个完整的体系,其他国家无法与中国相比;在此时,其他国家的投资者若想把制造业链条补上,只有到中国才能实现。大家都知道,我们骑自行车有自行车链条,这个链条补上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这个范围,我们要有更好的思路,更好的理解。

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低端的产业不等于落后的产能。什么叫低端的产业呢?比如说我们生产口罩,中国这次口罩能够供得上,就能够挺得住,它不仅满足中国,而且满足全球。如果试想一下,当初把口罩产业也作为落后产能淘汰的话,这次疫情怎么办呢?

最后一个我觉得非常重要,中国有着千万支从事加工贸易的高素质工人队伍,这个工人队伍不仅有技术员,还有高水平的设计家,这都将为东移创造有利条件。

我个人认为整体疫情过后,生产链、产业链、供应链东移是势不可当的,中国应该做好这个准备。

疫情也暴露了我们在整体产业链的开放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上有很大的漏洞和不足。比如说武汉,特别是湖北这块,是我们全球汽车零部件、变速箱、发动机、油路、电路以及通信设备的整体全球供应地。疫情发生链条脱落,它不仅影响到韩国现代(汽车),而且影响到大众(汽车),影响到德国(的汽车),甚至影响到美国。所有这些我们都要考虑,更重要的我觉得我们自己也要打造比较闭环的供应链和产业链。

在这点上面,我们应该有更好的理解。第一个东移,我们应尽快打造一条开放的、稳定的,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这是当务之急。

第二个东移,先进的技术会在疫情过后大量地往东移,这个东移代表着机械制造的全球产业群,一个是欧美的,一个是东南亚的,还有一个是中日韩的。高端产业集群会以亚洲为主,我不是说欧洲不行,也不是说美国不行,只是美国疫情暴露出产业链条脱钩的情况,耗费时间长也会很麻烦。而鉴于中国这种复工复产,以及中国体制机制的优势,往东边移更好。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能够更快形成的话,那么对于高端的制造业技术东移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我认为资本会向东移,已经明显看到了,像美国的德克萨斯美孚在惠州一百多亿的乙烯项目,像德国巴斯夫在广州一百多亿美金的精细化工项目,还有特斯拉项目,以及像在辽宁的宝马等等。我觉得以后还会有大量的大项目,包括一些先进项目,连同资本一块向东移。

最后一个东移我觉得很重要,那就是人才,现在中国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各路的高手,各路的人才都希望在这个市场上大显身手。

所以我对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形势充满了乐观,也保持着充分的信心。我相信疫情过后,中国会更加得改革开放,会打造出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会更加注重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因为今年也是我们新外商投资法的第一年。从目前看来,各省市都在努力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通过18个自贸区,通过沿海地区的开放政策,我相信今年的外商投资会比去年更好,甚至还有可能超过去年的水平。

所以今年我觉得疫情过后,中国将是全球投资者首选之地,投资者看中中国不仅是个消费市场,更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一个以公开、透明、法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专题:多位省部级领导和学者齐聚凤凰 共话经济新态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