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张原始数据图表、4年波动对比:王小鲁揭秘疫情下中小企业真实经济状况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5张原始数据图表、4年波动对比:王小鲁揭秘疫情下中小企业真实经济状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停摆。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危机,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需求供给双重冲击,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值此变局关键时刻,凤凰网财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全球经济与政策选择”为主题“凤凰网超级财经周”,邀请政商学企界嘉宾通过线上形式解析全球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月10日,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凤凰网财经连线时细致全面剖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王小鲁表示,目前中小企业面临增长疲软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困难。第一,2016年以后几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即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面有所缩小,而由于结构失衡、固有体制弊端等问题,私营企业的亏损面却显著上升。第二,疫情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形成了沉重的打击,接近三分之一的私营企业是亏损状态。

如今,疫情影响还远未结束,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复工了,但是复工不等于复产,特别是因为国内需求疲软,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定单、没有足够的顾客,出口企业还面临了更大的问题。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脱困,王小鲁认为需注意救助、救济、改革三个关键点。在财政政策方面,转向以企业救助和失业救济为重点,以减收为主代替增支为主,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加大投资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货币和信贷政策方面,重点从中长期的投资贷款,转向短期扶助企业渡过困难的贷款,同时防止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造成更大的结构失衡;另外,通过改革来消除体制的弊端,消除发展的障碍。

以下为王小鲁发言实录(小标题为编者加):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我今天想讲的题目是疫情影响与中小企业发展。

目前的中小企业面临双重困难,第一重,疫情之前中小企业已经面临了一系列困难,包括增长疲软、利润下降和亏损上升,这些问题和结构失衡、体制弊端息息相关。第二重,这次疫情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形成了沉重的打击,供给方面,疫情期间停工停产,很多企业不能正常进行经营,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恢复生产,但复工其实不等于复产,还有很多企业实际上面临的是需求方面的制约,经营状况困难。

2016年后中小企业发生了一些与长期趋势不符的变化

我想首先讲一下中小企业的情况,我们国家没有全面的中小企业的统计数据,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分大中小企业的统计。在改革开放期间,中小企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经营活跃,活力十足,发展非常快,在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方面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但是从2016年以后就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从表上可以看到,从营收角度来看,2016年到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按照原始数据计算是下降的,其中分大、中、小企业,大型企业营业收入上升,中型和小型企业的营业收入都有一个相当幅度的下降。

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的因素,2018年国家统计局做了一些挤掉统计水分的工作,这个影响大约占到企业营业收入的10%左右。所以在扣除这部分影响,并且假定这些挤水分工作主要影响的是中小企业的情况下,做了这个扣除以后。我们发现,大型企业仍然保持正增长,中型企业2016年到2018年间下降了3%,小型企业的营业收入下降了5.4%,这是把挤水分的因素分摊到中小企业以后我们看到的结果。如果假定大型企业也受到一定程度上受到挤水分的影响,那么实际上可能大型企业的增长还会更快一些,他们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还会变得更明显、更大一些。

从利润角度来看,2016年到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下降了7.1%,其中大型企业上升了接近20%,中型企业下降了20%,小型企业下降了27.3%。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小企业在这期间面临,已经面临了相当大的困难。由于2019年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公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分规模的统计,所以这个表里所列出的数据是到2018年为止。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所以我们从民营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之间的相对关系上也可以看到一系列的问题。

在2016到2019年期间,我们看到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状况出现了分化,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大约有20%左右,企业的利润增加了近40%,亏损面缩小了。但是私营企业的营业收入下降了17.6%,亏损总额上升了104.2%,就是说增长了一倍多,这里说的私营企业是没有包括全部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中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长期表现是不一致的。

过去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而言,经营状况好,非常活跃,充满活力。2016年,从私营企业的亏损面上看,亏损企业数占全部私营企业数只占8.8%,只有8%多一点的企业是处于亏损状态。这个情况比国有控股企业要好很多,同一年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面达到26.8%。但是2016年以后这几年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面有所缩小,而私营企业的亏损面却有显著的上升,从8.8%上升到13.6%,尽管这个亏损面还是明显低于国有企业,那么但是从沿时间顺序的变化来看,我们看到民营企业确实面临比较多的困难,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小企业在这个期间面临的困难。

疫情下原始数据:近三分之一的私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今年的一季度,由于疫情的影响,对所有的企业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

可以看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间,按原始数据计算,营业收入降低了18.7%,利润总额下降了接近40%,这是通过原始数据反映的情况。当然,包括我刚才讲的前几年的情况,我这里用的都是原始数据,而不是统计局公布的这些指标的增长率。统计局公布的增长率中前几年还都是正增长,但是关于这个正增长,学术界早有争论,因为它和原始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是不一致的,相对而言是脱节的。我认为,从原始数据这个角度,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季度所有的工业企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发生了大幅度的下降,如果从国有控股企业和私营企业来看,变化也都分别反映在两组数据中间。我们看到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发生了相当大幅度的下降,利润总额下降了46.3%,亏损总额上升了63%以上,私营企业营业收入下降了16.1%,利润下降了28.1%,亏损总额上升了接近50%,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了。私营企业的亏损面和2019年一季度,就是和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面从20%左右上升到了31%以上,现在也就是说接近三分之一的私营企业是亏损的,这个情况大体上也能够反映出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状况。因为我们没有最新的大中小企业的分类别的统计,从私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上,大体上可以看到中小企业的状况。

疫情影响还没有结束:复工不等于复产

现在,疫情影响还远没有结束,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复工了,但是复工不等于复产,特别是因为国内需求疲软,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定单、没有足够的顾客,出口企业还面临了更大的问题。因为整个世界范围内疫情的严重影响,使得出口企业面临市场丢失、定单丢失,面临出口不畅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还会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在这中间,我认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一方面市场疲软,并且互相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特别是其中民营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他们在贷款方面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因素,他们的税费负担相对来说是比较重的,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不能享受各种政策优惠,而亏损是完全由他们自己来负担的。那么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会更大。

对于这些数据我还想进一步说明一下,刚才所提供的数据只反映了一部分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小企业的情况,因为国家统计局的所谓规模以上的统计标准,营业收入都是在2000万以上,那么它没有包括更小规模的小型企业,也没有包括微型企业。但是我们看到,按不同规模来区分,实际上规模越小的企业,面临的困难会越多。

中小企业脱困的三个关键点:救助、救济、改革

我们国家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在内,至少贡献了60%以上的GDP,贡献了80%到90%的非农业就业。那么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困难,必然会对就业和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面对这样的困难,中小企业如何脱困?想要帮助中小企业脱困,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几方面:

第一就是救助,也就是说对困难企业进行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把更多的财政资源、金融资源放在救助企业上,而不是放在扩大政府投资,去拉动经济增长上。

第二是救济,主要是救济困难的人群、失业的人群,保证民生、促进消费,保了民生,促进了消费,实际上也就会促进经济复苏,带动经济增长。

第三是改革。所谓改革指的就是改革体制上存在的弊端,消除导致影响发展的一系列障碍。我们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除了受疫情影响以外,刚才我说到,在疫情发生之前,已经面临的一系列困难,都和体制问题、政策方面的问题是有关系的。那么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这些负面的影响因素,才能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

最后,我个人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再设增长目标,而是专注民生和长期发展。

“三管齐下”: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 推进制度改革

(一)财政政策

在财政政策方面,我个人的建议是财政政策应该转向以企业救助和失业救济为重点,用减收为主,代替增支为主。我们过去的习惯是碰到困难的时候增加财政支出,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我们现在需要从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中间转出来,减少企业的税费负担,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我认为是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更有效的财政政策。

这里需要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我个人认为增值税的减免范围应该从现在的小规模纳税人扩大到全部的中小微企业,让全部中小微企业通过减税获得一个减轻负担,能够继续发展的这样一个动力。

在财政增支方面,当然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要继续进行,还要继续投资,但是我认为应当减少那些必要性不大的政府投资项目,增加以工代赈,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以工代赈项目来扩大就业,另一方面就是救济失业,救济困难人群,增加社会保障的支出,增加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的支出,通过保障民生来促进消费回升,来带动经济复苏。

我们知道,在世界各国消费都是内需的主要构成部分,我们在讲扩大内需的时候,不要再延续过去只知道扩大投资的那个传统思维方式,我们国家的消费构成是偏低的,我们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低很多,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很多,我们的一系列的结构失衡和过去某一个时期过度的投资、压低了消费,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促进消费回升带动经济复苏,我认为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二)货币和信贷政策

在货币和信贷政策方面,需要防止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防止造成更大的结构失衡。信贷的重点从中长期的投资贷款,转向短期扶助企业渡过困难的贷款。通过政府贴息或者由政府资助,尽快地在各地建立信贷的担保中心,对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发放无抵押贴息贷款,帮助企业资金周转渡过难关。

(三)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来消除体制的弊端,消除发展的障碍

第一,打造公平竞争、效率优先、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当一视同仁,大中小企业应当一视同仁,建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切实减少政府的干预,实现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应当受到侵犯。

第三,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要把服务民生放在优先位置上,把维护法律的公正、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放在优先的地位。

第四,转变政府的支出结构,压缩非必要的行政经费支出和政府投资支出,建立一个民生优先、标准公平、公开透明的政府支出体系。

第五,推进户籍改革,尽早实现新城镇居民市民化,并且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这方面带动。我们国家目前在城镇四亿多就业人员中间,所谓的农民工,就是新城镇居民占了两亿多,占了50%以上,这些人目前大部分还没有享受到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没有享受到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的公共服务,解决这个问题是启动内需的一个关键点。

第六,建立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双轨并行的住房制度,包括新城镇居民在内的全部城镇居民要尽早地实现居者有其屋。

第七,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尽快开放土地市场。应该加快土地市场的改革,形成土地资源有效地通过市场配置,抑制地价和房价的虚高。

通过这些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和政府改革,我相信会起到消除结构失衡、恢复市场活力、扩大消费需求这些方面的作用,形成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

谢谢大家,我就讲到这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