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疫情下,中小企业该如何寻求发展、逆风翻盘?5月10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BiMBA 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在“凤凰网超级财经周”线上交流第四天给中小企业主提出了五个行动指南。
陈春花认为,疫情危机面前,首先最重要的事是调整认知,包括学会跟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共处、坚定自我发展的信心。调整认知后,中小企业主还要真正行动起来,“做一个打硬仗、打赢仗的准备”。为此,陈春花也给了五方面的行动建议:审慎经营、适应商业模式的变化、抱团取暖共同面对、应用在线化数字化、强化企业家的经营意志力。
一、审慎经营,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夯实基础,强化内功
所谓打硬仗的准备,就是要把基础夯实、强化内功。我们要做一个打硬仗的准备,这不是说你要不要去面对的问题,或者是你怎么面对的问题,而是你一定是要做打赢这场仗的准备。
整个疫情影响,它会影响到全球的供应与需求的关系,所以它对于所有的这种供应的结构和成本的结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就为企业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效率和对于成本能力的要求。很多中小企业一方面是满足于消费者的一些日常需求,还有一方面是我们配套于整个产业链的。所以如果中小企业要活下去,其实是需要有能力去应用这个供应链结构和成本结构的调整,来使得自己在整个产业链和供应的结构当中占据一席之地。无论大家怎么去讨论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但是我们以基本的角度来讲,供应结构当中,最重要的还是效率和成本水平。
二、以当期经营为主,平衡当期战略与长期战略——做好当下既是未来
在这样一种危机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去做到以当期经营为主,来平衡当期经营跟长期战略的关系。如果想以当期为主,能做的事情是什么,用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改造企业。这种努力,类似于说怎么保证现金流,那如果在外部没有业务和现金流进来,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就要把内部成本降下来,这就叫做用不亚于任何人努力地改造当期业务。然后你如果想在当期真正的拥有业绩的来源,最核心的一点还是看经营效益能否与顾客需求匹配。下一步,如果有空间,有力量,再去基于变化开发,为未来去做一些布局。但是前提条件就是,以当期经营为主,用一句话叫“做好当下,即是未来”。
三、有能力的企业更要关注产业伙伴,与价值伙伴共生——从“大树”到“森林”
这是对一些相对有能力的企业来说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非常多的中小企业需要叫做抱团取暖的方法,或者叫做共同面对的方法。如果真的是有能力,或者我们的中小企业找到有能力的合作伙伴,那我更希望大家能够共同来面对这个疫情的危机。无论看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区,我们讲抵抗疫情,抵抗危机的时候,其实真正需要的还是我们相互帮助,这其中也包括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帮助。从“大树”到“森林”,如果没有整个生态,没有中小企业能够存活下来,市场的恢复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四、在线、数字化是个必选项——数字化是基本生存能力
经过这次疫情危机,在线化、数字化会是个必选项目。对于消费端来讲,数字化的进行是比较快的,在社交还有金融领域的数字化速度也很快。但是在更多的行业当中,大家认为数字化还是有一点距离,可是这一次的疫情来了之后,我们突然间发现各行各业所有的人,可能都必须学会在线和数字化,这会是一个基本生存能力。
五、企业家的经营意志力——问题的焦点最后都会落到领导者身上
事实上,我们非常倚靠企业家的经营意志力,靠企业家精神。越是在危机当中,大家越依靠领导者、企业家作为指南针,告诉我们方向。原因就在于你在危机当中,其实只有领导者能够带领我们摆脱危机,能够告诉我们的方向在哪里,能够让组织高效的运转,真正的有定力。那些能够从小变大的企业,主要还是靠管理者的态度。如果他相信能够增长,他相信能够面对危机,他就总是可以在这个危机和变化当中找到任何一种可能性。
我最近非常赞赏我们非常多的企业家,他们愿意直接直播带货,愿意去尝试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很多人评估他们到底能卖多少货,直播的效果好不好,我觉得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保持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给员工信心,然后给大家一个明确的选择。当我们的企业家,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拥有这样的一种经营意志力,能够不断地在危机当中寻求这种解决方案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信企业家有方向,有能力能够走出来,所以我觉得问题的焦点最后可能都会落到领导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