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牛冻精”第一股亏损近1亿,中国为什么没有“牛周期”?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种牛冻精”第一股亏损近1亿,中国为什么没有“牛周期”?

我国最大的种牛冻精生产企业天山生物(300313.SZ),再一次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4月30日,天山生物再一次交出了亏损的年度报告。2019年财报显示,天山生物全年营收为2.29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17.63%。

然而,这样高的收入增长,也没能扭转公司的亏损局面,2019年天山生物净利润为-6079万元,这其中还包含了3503.4万元的预计负债转回,实际上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亏损额更是高达1亿元。

以天山生物的行业地位来看,这样的经营数据着实让人难以接受,毕竟近年来国内的牛肉价格一路高升。如下图所示,农业部披露的国内牛肉平均批发价格从2015年初的54.77元/公斤,已经上涨至如今的72.06元/公斤,仅2019年一年内的涨幅就高达14.9%。

鸡肉价格涨了,鸡苗企业民和股份(002234.SZ)利润百倍;猪肉价格涨了,养猪企业牧原股份(002714.SZ)年薪200万招聘储备干部。怎么到了牛养殖企业这里,涨价就赚钱的逻辑却偏偏行不通了呢?

为什么偏偏没有“牛周期”?

天眼查显示,天山生物的上市主体是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天山下的新疆昌吉州。

天山生物的主要业务为种牛、奶牛的养殖、销售和进出口;种羊的养殖、销售和进出口;冻精、胚胎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生鲜牛乳的收购和销售;饲料种植、加工和销售;肉类的销售和进出口业务;相关畜牧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其中牛冻精是天山生物主要的利润来源。

近年来,我国的牛肉产业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形势,景气度极高。作为一种相对于鸡肉和猪肉来说,更健康也更加高档的肉类,牛肉尤其受到城镇居民的青睐。

据美国农业部的测算,我国的牛肉年总供应量从2015年的6782千吨,预计将在2020年增长至9450千吨,复合增速达5.68%。同时,我国牛肉的人均消费仅为5.2千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在需求量增长如此迅猛的情况下,我国养殖户生产牛肉的积极性却并不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15年至2019年,我国的牛肉产量仅从6168.9千吨增加至6670千吨,2019年国产牛肉仅占全国牛肉供应量的75.39%,牛肉供应缺口高达217.7万吨。巨大的增量市场,都被进口牛肉所占据,广大的本地养殖户却未能因此获益。

在这背后,是国内外牛肉生产成本与价格的巨大差异。

我国的牛养殖行业中小型养殖户占大多数,其分布分散、养殖规模小。据中国肉牛协会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出栏量占比仅为8%,低于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下游的屠宰端前10大企业的产量占比不足20%,而在牛肉出口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屠宰环节的CR10均为60%~70%。

规模化、自动化的养殖使得进口牛肉有着巨大的价格优势。据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早在2014年,我国的进口牛肉到岸价格为26.28元/公斤,仅相当于当时的国内牛肉大宗价格的57.5%,且近年来价差仍在不断扩大。

除了牧场资源差距和养殖规模差距之外,我国的牛群在品种上也存在一定的劣势。正是由于我国的肉牛养殖普遍规模小,以散养为主,养殖户往往选择让牛群自然繁育,良种覆盖率低。

所谓的良种,指的是瑞士、法国等传统畜牧业发达国家培育出的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安格斯等体型大、出肉量多的肉牛养殖品种和我国易育肥、肉质好的五大黄牛品种。在投入同等饲料和人工的情况下,良种牛的出肉率和肉质都好于自繁自育的肉牛。

为了改善我国牛养殖业的良种覆盖率,国家从2005年起便开始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具体实施方案是各省财政筹集资金对养殖户购买年内入选良种补贴项目的种公牛站冻精进行价格补贴,另外各地畜牧主管部门还将对入选良种补贴项目的牛冻精进行统一招标采购。

身为国内最大牛精子库的天山生物,正是依托这一项政策起家,又因为这一政策败落。

离了政策,“种子”难卖

资料显示,天山生物成立于2003年,即畜牧良种补贴计划开始实行的前两年。从我国建国初期开始,畜牧业育种的生产任务由各地的国有单位畜禽繁育改良站负责,这导致不同地区的畜牧业育种水平差异较大,也为后来牛品种改良业的地区性保护埋下了伏笔。

天山生物品种改良业务的基础也是新疆的畜禽繁育改良站,公司设立发起人和股东中均出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和昌吉州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身影。

新疆是全国第二大畜牧区,牛存栏量占全国的20%,天山生物作为新疆自治区最大的牛品种改良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优势。加之畜牧良种补贴计划中,各省的畜牧主管部门在良种采购上有着较大的自主权,天山生物又有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的股东背景,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牛品种改良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2015年,天山生物入选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的公牛达180头,产品涵盖了荷斯坦、褐牛、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品种,市占率高达10%,位列全国42家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公牛站之首。

财报数据显示,当年天山生物提供的进口冻精、普通冻精和性控冻精共计8174.89万元,其中普通冻精的毛利率高达75.87%,能够控制牛犊性别的性控冻精毛利率为56.87%,进口冻精毛利率为36.1%,冻精整体业务的毛利率为51.15%。

2016年,农业部调整了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方案,限制了各省畜牧主管部门的补贴总额度,提高了入选种牛育种值的标准。加上当年国内奶业低迷,良种冻精需求量下降,天山生物的冻精业务收入在当年腰斩,净利率也出现下滑。

此后,随着畜牧良种补贴逐渐退坡,天山生物和其他畜牧品种改良企业不得不将销售重心从政府招标采购转向向养殖场和农牧民直接销售。

然而,我国的牛养殖业过于分散,且使用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育种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以至于农牧民使用牛冻精进行良种繁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山东、四川、新疆等地的畜禽品种改良站工作报告中,均提到农村地区缺乏人工授精的技术人员,导致牛养殖业良种覆盖率下降的问题。

不仅牛养殖户的规模分散,牛品种改良企业的市场也出现了集中度下降的状况。截至2018年,全国已有50多家种牛育种公司。同时,美国环球种畜、美国国际资源育种公司等国际知名良种繁殖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导致本土育种企业的规模化和市场扩张更加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山生物的冻精销售额逐年下降,到2019年时仅剩2356.57万元,毛利率53.01%。

为了在牛育种以外的领域寻求发展,天山生物决定向下游肉牛养殖和奶牛养殖领域发展,还曾因购入草场探索“公司+农户”的合作繁育养殖模式而被券商称为肉牛领域的“温氏”。

然而,4年过去了天山生物似乎还是没有跑通养殖的业务模式。据其2019年的财报数据,天山生物在澳洲收购的两家牧业子公司在2019年分别亏损928.74万元和1234.72万元。

同时,其在国内的活畜业务虽然收入高达1.63亿元,占总收入的71.05%,但毛利率仅为4.66%。这样的盈利水平是不可接受的,要知道我国农产品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散养的肉牛在养殖环节的利润率都可以达到28.08%。5%以下的毛利率,是牛肉产业链上屠宰和批发环节的利润水平,天山生物在养殖业务上的盈利能力,低得有些过于异常了。

为求保壳“蛇吞象”,反亏18亿

这些年来,天山生物空有全国最大种牛冻精生产商的名号,却一直在退市的边缘挣扎。早在2015年,天山生物就首次陷入了亏损,净利润-4749.88万元,紧接着在2016年又亏损1.83亿元。

为了避免退市,2017年天山生物以23.7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大象广告公司96.21%的股权,而当时天山生物的净资产也仅为4.01亿元。大象广告的主要业务是在西安地铁2号线、武汉地铁2号线等优质媒体资源平台投放广告,2014年~2016年,大象广告的收入分别为3.26亿元、4.02亿元和5.99亿元,净利润2845.55万元、5047.14万元和1.1亿元。

由于天山生物以股份支付了其中17.96亿元的交易对价,导致大象广告的实际控制人陈德宏在交易完成后成为了天山生物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1.91%。终于,在收购完成后,天山生物当年终于扭亏为盈,实现了640.72万元的净利润。

事实证明,这次“蛇吞象”式的收购对于天山生物来说是一次饮鸩止渴。2018年12月10日,就连收购案的现金对价部分都尚未兑付完成,大象广告就被爆出身负6052万元的诉讼,企业账户被强制冻结。

2019年2月,大象广告的实际控制人陈德宏因涉嫌合同诈骗被捕入狱。为此,天山生物不得不计提了对大象广告的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17.96亿元,同时计提为大象广告担保形成的预计负债1亿元,最终导致2018年的净利润为-18.43亿元。

所幸这1亿元的预计负债在2019年转回了3503.4万元,但天山生物再一次陷入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境地,2020年如果不想点办法逆天改命,终究将难逃退市的命运。

从始至终最为无辜的当属生产良种冻精的种牛们。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存栏肉用采精种公牛共计2298头,全年共生产冻精2600万剂,产值3.5亿元。相当于每头种牛平均一天要生产31剂冻精,才能为公司创造417.3元的收入,真可谓“鞠躬尽瘁”了。

只可惜,如此努力工作的种牛们也没能挽救公司于亏损之中。牛儿们的勤劳,终究敌不过老板们的荒唐。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