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企业下一步怎么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提三点建议
财经
财经 > 财经锐评 > 正文

疫情下企业下一步怎么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提三点建议

凤凰网财经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停摆。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危机,全球经济正面临着需求供给双重冲击,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值此变局关键时刻,凤凰网财经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以“全球经济与决策选择”为主题的“2020凤凰网财经云峰会”,为期7天的超级财经周里,嘉宾们观点犀利,金句频出。

自动播放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在“2020凤凰网财经云峰会”中给企业提了三点建议,分别是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研究全球布局、利用政策扶持的时机进行多方面调整。

宋志平表示,疫情导致国际贸易保护注意继续抬头,这种情况下,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的同时,要调整产品战略,不能再用过去那种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战略了。此外,疫情下,国内拉动内需和拉动居民消费,有广阔的市场,中国的企业做好全球布局时也要注重本土市场的开发,形成“两细”、进可攻退可守的格局。而国家对企业还有很多支持政策,宋志平认为,这次有关的很多政策会长期化、固定化,所以这个时刻是企业调整的机会。

自动播放

宋志平认为,这个时刻要加大改革,因为每次困难的时候也是改革的好时机,往往也只有改革增加企业的活力才能渡过困难。宋志平提出,不仅国企要改革,民企也要改革,国企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民企的改革方向是治理规范化。

谈到中国的资本市场,宋志平提出四个方面的见解。第一,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国家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第二,新的《证券法》的出台使资本市场正在走一条市场化和法制化的道路;第三,要有好的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第四,投资者的市场生态需要大家合力维护,光有上市公司也不行,须投资人共同努力以及媒体正确引导等。

宋志平表示,境内的上市公司一共有3850家,市值大约是59万亿,占整个GDP的比例接近60%,中国500强里上市公司占70%。上市公司总利润占整个企业利润的40%,创造的税收占整个企业税收的30%。总体上来看,上市公司还是优等生,是国家经济的压舱石。

宋志平提出,经济下行的压力叠加前阶段去杠杆的影响,上市公司2019年营收净利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并且2019年上市公司一共分红1.36万亿,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三分之一,分红的比例比较高。虽受一季度受疫情的影响,但上市公司还是有很大韧性,恢复比较快。因此,宋志平认为,困难里面,上市公司是顶梁柱,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宋志平表示,在看到上市公司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上市公司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治理和运营两方面的问题。治理上包括信息披露不真实、财务造假账、幕后交易、操纵股票、侵害上市公司的利益等问题。运营上包括盲目扩张、业务分散不突出主业、大股东高比例质押股票、对外担保、巨额亏损等问题。因此,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以下为发言实录:

嘉宾介绍:

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

今天非常高兴在凤凰网财经的云峰会上与大家见面,也非常感谢主办方让我在闭幕会上跟大家进行交流。

大家知道,现在中国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在全面恢复,已经成功地打完了上半场,但是现在全球疫情还在蔓延。中国一方面在恢复自己的经济,另一方面也要支持全球抗疫,进入了下半场。

这次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影响都是巨大的,在这种影响之下,作为企业来说,也要思考一些问题,到底下一步怎么办,我想就这个问题跟大家进行一些交流,提三点建议供大家思考。

第一点,要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因为这次疫情的发生,也导致了全球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觉得变化比较大的一个就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抬头,影响非常大。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要有相应的对策,尤其中国的企业,因为我们占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比较大,所以我觉得要进行一些战略上的思考。同时国内扩大内需和扩大居民消费方面也在拉动经济,对中国企业家是机会,我们的数字化转型等也都是机会,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应该做些战略上的调整。

国际方面,所谓的贸易保护主义,它就是政府用行政来干预贸易活动,这个其实也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但是这次疫情加大了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贸易的这种干预。这种情况下怎么做?我觉得我们也要因势利导地去调整我们的战略。一方面要继续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但是这场巩固不可能是全面的巩固,可能要调整产品战略,比如加大中端或者中高端产品制造的量和水平,同时减少中低端、低端这方面的产品,这样整个贸易平衡的过程中可以继续保住强大的制造中心地位。不能再用过去那种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战略了,那种战略也不可持续。

第二点,我们也要研究全球布局。目前这种情况下,可能不能再是过去那种全部产品出口的格局,要由产品走出去变成企业走出去。像中国建材下的中国巨石,这我们一个企业在美国南卡州百分之百的投产。另一个是在埃及辐射欧洲,所以这样就能够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对产品的影响,可以覆盖那里的客户,另一方面我们要区域化,像北美市场、欧洲市场,包括亚洲的市场,按照这种区域市场进行布局。过去老讲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将来世界各地都有我们中国的工厂,所以我觉得这是在战略上要思考的一件事情。

这一次的疫情,我们国内在拉动内需和拉动居民消费,中国14亿人的大市场中有4亿多人是中产阶层,应该说消费能力也是挺强的。如果再继续扩大内需和居民消费,这样市场奇大无比。所以中国的企业一方面做好全球布局,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本土市场的开发,形成“两细”的企业格局。今后,企业必须全面开发国内市场,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格局。

这里面第三点,疫情下,国家对于企业有很多支持政策,包括减费降税、降利息等,其实这一直是企业多年来期盼的。这些政策实际上可以调整企业未来的负债结构,调整杠杆等,包括优化结构,因为这样企业可以良性循环。我想,这次有关的很多政策会长期化、固定化,所以这个时刻也是企业调整的机会。

这里面调整是什么呢?就是线上的普及,我们叫工业的第四次革命,即数字化革命。这次疫情数字化革命突然就普及了、来临了,所以现在大家都做这种线上的会议、教学,包括很多企业进行了云上的供应链、产业链等。当然除了这个之外,数字化其实也在工业互联和制造业的智能化这方面加大了力度。

年初时我去了工业富联,就是富士康,看了它的“熄灯工厂”,它在深圳的工厂过去一个车间是318个人,现在熄灯的,大家打着手电在里面巡视的,只有30个人就可以了。所以我们以前总是担忧,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这些工厂会迁来迁去,确实过去是这样的,从日本迁到台湾,从台湾迁到东莞、迁到昆山,再从东莞、昆山迁到成都、迁到河南,再从这边迁印度、迁越南等,因为什么?因为人工成本的原因。但由于智能化,会改变这种过去的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带来的工业迁徙。不光是像富士康这样的IT企业,包括中国建材的水泥厂,过去一个日产5000吨的水泥厂都要有200到300人,这已经是人少的了,都是自动化的生产线。现在智能化以后,一条生产线只用了50个人,是过去的六分之一。所以不光是降低了成本,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控制的精准度,提高了质量。所以这一次疫情,我们细想想,从国际上、国内的经济结构,包括资本市场结构、技术结构,都应该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第二段话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这个时刻还是要加大改革、增加企业的活力。因为每次困难的时候也是改革的好时机,往往也只有改革增加企业的活力才能渡过困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一说到改革,大家自然就想起了国企改革,实际上不光国企改革,民企也要改革。前不久中央的新38号文在14条里专门讲到了民企也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治理结构规范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民企的改革方向是治理规范化。

我是中国改革研究会的会长,所以不仅研究国企的改革,也研究民企的改革。中央有一个国企改革的三年行动方案,这个方案大家都在传阅、征求意见,很快就发出来了。国资委最近布置了关于改革它有七项任务,其中这里面有一项我很重视,就是关于市场化经营机制。我觉得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其实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机制。在这儿我也想跟大家谈谈这方面,什么叫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企业员工利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就是我们的效益好了,这些经营者、骨干、员工的利益能不能跟得上去,这之间有没有相关的关系?有关系就是有机制,没有关系就没有机制,其实国企改革从第一天开始就围绕着这个机制开始。到今天40年过去了,还是在改这个机制。

当然这次机制和40年前改革的机制有所不同,那个时候主要在哪方面呢?在三项制度改革就是劳动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那时候解决的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铁饭碗、大锅饭的问题,现在的机制解决的是人力资源如何参与企业财富的分配。因为现在到了科技时代,企业里不能只看到厂房、土地、资金,应该看到人,看到人的经验、技术、智慧,而这些都应该参与分配,这就是今天新改革机制的特点。

当然这不仅是国有企业,民企也一样。民企具备这个机制的先天条件,但不见得每一个民企的机制都做得好。像华为的机制就很好,叫财散人聚,即使今天华为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是还众志成城,一路前行。原因里除了有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精神,还得益于它有一个非常好的机制。所以我想这也是这次改革的重头戏,如果企业有好的机制、带头人,企业就能够有很大的活力。

刚才讲到了带头人,实际就是企业家精神,这也是改革里要特别关注的。在这次抗疫的过程中,企业家精神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最重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第二点是我们的企业家精神。

我们国家的企业家精神有两个特别的地方,一个是特别能战斗、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第二个是家国情怀、实业救国、企业报国。所以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有好的机制,另一方面得保护企业家精神。最近一个改革的案例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兴趣,就是徐工,大家都知道“徐工徐工,祝你成功”,最近它在搞混合所有制改革,把机制引入了企业,同时也保护了企业家精神。我觉得这个改革非常地好,我们老说搞混改,混改不是为混而混,而是为改而混,如果混合所有制没有改进什么东西,没有把机制引入到企业里来,其实混合也没太多的意义。所以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要立足于改革,立足于机制的引入,立足于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要有活力还得靠改革,改革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所以这个时刻也是加大改革力度的宝贵时间。

第三段话我想跟大家说坚定信心、提高企业的质量。所谓企业的质量主要是治理质量和运营质量。这一次疫情里,质量好的公司往往抗压力、应变力和复原力都很强,所以我们下一步要紧紧围绕着企业如何提高质量做探讨。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主要聚焦于企业的治理质量。作为上市公司协会的会长,我还想着重地跟大家说一下关于上市公司的提高质量方面的情况。

这几天里,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资本市场。如何搞好我们的资本市场?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从整个经济基本面来看,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国家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基本面从长期来看还是向好的。

第二,是监管层,我们老讲监管水平。我觉得这几年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监管水平大大提高,也就是市场化、法制化方面的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觉得,新的《证券法》出来,走了一条市场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第三,要有好的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因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只有上市公司质量好了,才可能有良性的资本市场。

第四,投资者的市场生态,因为资本市场是靠大家求合力的,光有上市公司也不行,必须投资人共同努力,包括我们媒体正确引导等。

对于上市公司,我也想给大家一点基本的情况。到今年,中国上市公司正好三十年,是而立之年。这三十年里,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现在逐渐地成熟,这三十年里历经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但是我们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都日趋成熟。

现在沪深两个市,境内的上市公司一共有3850家,市值大约是59万亿,占整个GDP的比例接近60%,中国500强里上市公司占70%。上市公司总利润占整个企业利润的40%,创造的税收占整个企业税收的30%。其实总体上来看,我们的上市公司还是优等生,还是国家经济的压仓石。

4月30日以前出的2019年的年报,无论是深交所还是上交所总结的情况线上,去年上市公司的收入同比增加了8.6%,利润同比增加了6.4%,去年有经济下行的压力,叠加前阶段去杠杆,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我看了去年上市公司的分红也很高兴,去年公布的上市公司一共分了1.36万亿,占整个上市公司净利润的三分之一,分红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但是一季度受疫情的影响,上市公司的收入下滑了7.9%,净利润下滑了63%,虽然说收入和利润都下滑了一些,但是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还是有很大的韧性,恢复得也非常快。

我最近也了解了一些上市公司的情况,基本上4月份恢复,5月份的情况也很好。所以我觉得上市公司恢复得是非常地快,在抗疫的过程中确实展现了上市公司强大的阵容。困难里面,上市公司就是顶梁柱,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但是看到上市公司这些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上市公司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在治理方面,一个是在运营方面。个别上市公司在治理上还有些问题,比如信息披露不真实、财务造假账、幕后交易、操纵股票、侵害上市公司的利益等。在运营上,个别上市公司也有问题,存在盲目扩张、业务分散不突出主业、大股东高比例质押股票、对外担保、巨额亏损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叫上市公司的质量,治理质量和运营质量。确实一些上市公司是有问题的,个别上市公司有大问题,所以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去年5月11日在上市公司协会的年会上,易会满主席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里面对上市公司提出了要求,一是提出了“四个敬畏”,要求上市公司董监高这些高级管理人员要敬畏市场、敬畏法制、敬畏专业、敬畏投资者,形成上市公司的原则立场。

第二句话提出了四条底线,要求上市公司有四条底线不得击穿,一是不得披露虚假信息,二是不得从事内幕交易,三是不能操纵自己的股票,四是不能侵害公司的利益。实际上新的《证券法》里面,这四条都是进入刑罚的。

同时,易主席在那次会上提出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出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之后证监会就印发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的计划》,在信息披露有效性、关键少数勤勉尽责、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退市常态化、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提升监管有效性、优化市场生态合力这七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所以从去年到现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紧紧围绕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样一个中心来开展各项工作。

今年3月1日,新《证券法》出台了,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我有时候也经常回想,其实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资本市场也丑闻不断。到了2001年前后,世通、安然倒台,同时安达信也倒台,两家上市公司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倒台,就出了《萨班斯法》重振美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我时常想这个事情,我觉得新《证券法》也是来解决目前资本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新《证券法》提高了对于违规上市公司的惩罚力度,也提高了对中介机构看门人违规的惩罚力度。最近上市公司协会通过线上组织培训,已经培训了一千多名上市公司的相关人员了。实际上从去年5月11日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加大上市公司关键少数人员的培训,做了23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培训,其中我每次培训也都要跟大家讲一讲,我觉得要让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听清楚,知道上市公司的原则立场、知道上市公司的一些规则,在规则下运营。

刚才说到上市公司,现在总的来说,大家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已经形成了共识,而且也迈开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步伐,监管和上市公司也走上了一个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正确道路。所以大家总觉得,虽然有疫情,企业受到不少影响,但是大家对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还是有一定信心。对于监管的思路充满了信心,对下一步资本市场的春天也充满了期待。所以我作为上市公司协会的会长,同时还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会长,就从以上三个方面就跟大家说这些,时间的关系我就讲到这里。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专题:董明珠北大教授论战:中国制造到底强不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