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集采加速推进 华海药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全国集采加速推进 华海药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近日,关于新一轮集采即将启动的议论与讨论愈发高涨。

据悉,15日上海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召开会议,会议内容主要与国家集采相关工作有关,此前负责国家集采工作的相关人士参与了会议。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可能预示着新一轮集采已经进入筹备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国家集采结果已于 4 月底在全国落地执行,多个省份重启地方药品集采整体来看,集采仍是医药领域全年核心事件之一。

从首轮4+7带量采购2018年12月出结果,次年2-3月陆续落地。6个月后首批25个品种的采购扩围至全国,再到第二轮全国集采2020年1月结果出炉,4月进入采购阶段。可以看到集采推进的时间间隔在逐渐缩短,集采正在加速推进。

当前,规范化、常态化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模式不仅有利于降低群众用药负担,更是新医改转型升级初步成功的有力佐证。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带量采购通过去除药品冗余流通环节中的费用和利润来降低药价,实现公司销售规模和业绩的有效提升。

以华海药业为例,在国家组织的“4+7”城市集中采购的 25 个中标产品基础上的跨区域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华海药业 7 个产品全部进入中选目录。

根据华海药业2019年度年报显示,期间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3.88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5.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429.78%。此外,随着国家集采推进,公司相应的市场推广费、人工等费用降低,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25.79%。

此外,根据国家医保局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4+7”带量采购试点地区平均完成约定采购量的183%,中选药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采购量的78%。也就是说,低价质优的中选药品已经成为试点城市相关品种临床用药的主力。这也意味着具备成本优势、规模优势的药企的竞争优势或将更加明显。

随着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国家政策持续出台。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加快推进以及全国集采等政策次持续深入落实,以华海药业为代表的原料药生产制剂公司所具备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同时,高投入的研发及创新费用也会公司的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动能。在此推演下,具备竞争格局好,提供增量市场品种的仿制药企业有望迎来适度的估值修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