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哪些投资机会:机构一致看好新基建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哪些投资机会:机构一致看好新基建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出炉,这份年度重磅指南应该如何进行解读?对资本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其中又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澎湃新闻记者就这些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多位券商首席分析师,他们普遍认为,根据最新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新基建会是未来一年发力的重点。

新基建成机构一致看好方向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报告提出的产业政策更明确,结构更加明确倾向新基建。

一方面,报告指出,要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报告也提到,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认为,报告在产业方面多重并举,投资者可把握新老基建相关机会。他表示,将继续看好“大创新”,尤其是硬科技,特别是5G应用(云、视频等)、半导体链、新能源车等方向。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在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展望后市,市场在二季度大概率还会处于震荡格局。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张玉龙梳理出后市值得关注的三大主线。

第一,新基建,包括以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主的产业链。

第二,老基建,可以关注性价比较高的建筑行业,建材和机械有望在后续项目开工中持续迎来景气度上升。

张玉龙特别指出,从投资的角度看,新基建比老基建有更好的潜在增速,也是内需发力的重要选项。

第三,大消费行业,可以关注汽车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方向,随着疫情防控的好转,转向消费场景恢复的旅游与传媒,调整后的食品饮料和医药依旧可能成为避险的选择。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也在当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报告推进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投资,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同时指出要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消费回升、坚定扩大内需。

陈果认为,在需求侧,应通过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战略等综合政策,为低收入群体向上流动创造更多机会,并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在供给侧,应适应绿色化、智能化的消费趋势,积极培育包括智能汽车、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以及基于5G技术的信息服务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此外,根据报告,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这一数据比2019年增加一倍。同时,报告也指出要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据王德伦估计,若按户均改造投资约9.5万元估算,今年旧改投资规模约6650亿元,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电梯、建材、家电家居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张玉龙也提出,老旧小区改造兼具稳投资与补短板的内容。后续,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电梯等相关机械将有望受益。

罕见取消GDP目标在情理之中

这份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罕见地取消了GDP目标的设置,虽然市场此前也有预期,但这仍然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澎湃新闻记者说,2020年未设置具体的经济增速目标。报告中明确指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较大,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在全球经济面临百年难遇的大流行病的背景下,主要国际机构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降至-3%,中国若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正增长已经是相对非常出色了。所以,不设置经济增长目标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市场对今年不设置经济增速目标也有一些讨论,这也在市场预期之内。

在李湛看来,坚持“六保”底线思维,稳就业依然是所有工作的核心。

“2020年就业预期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较去年减少2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较去年增加0.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较去年增加1个百分点。在海外疫情扩散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政府适度提高对失业率上升的容忍度,但依然要确保整体就业形势的稳定。”他这样进行分析。

张玉龙也认为,“六稳”与“六保”中就业为首,事关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恢复,相比而言经济增速的硬性指标不是最为关键的。与经济增速相关的居民收入增速也将随之而出现调整。在循环反馈的经济系统中,就业、收入和经济将相互影响,需要谨慎对待后续经济发展。展望日后,一旦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经济增速出现从紧的状况,将会有逆周期政策出台加以对冲影响,而新老基建也是困难环境下确定性强的主要方向。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略超预期

除此之外,政策未来的发力方向也是值得深读的内容。

花长春认为,从报告来看,财政政策的一揽子刺激力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而货币政策表态则是略超市场预期,预计6月份会继续降息、降准。

相比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报告主要目标里的“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句表述消失,而是提出"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大方向上,货币政策要比市场预期的宽松,引导M2和社会融资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至少2个百分点,那意味着M2增速应该在10%以上,社会融资新增量不会低于26万亿。

而"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一新提法,花长春分析指的应该是信贷方面的一些工具,比如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再贷款,甚至直接让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至明年等。

据他预测,央行将持续下调MLF、LPR利率,但由于报告并未提到存款基准利率,估计存款基准利率调动还是相对审慎。

李湛同样表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减税降费和增加财政支出同时发力。

他将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数据与2019年作了对比:“今年减税降费的目标是2.5万亿元,较去年增加5000亿元。目标赤字率为3.6%,较去年增加1万亿元,并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即新增中央赤字2万亿元。拟安排地方专项债3.75万亿元,较去年增加1.6万亿元,今年已安排发行2.29万亿元,6月以后预计还有1.46万亿待发行。”

此外,李湛指出,货币政策则是更加灵活适度,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

张玉龙则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基本符合预期。

据他分析,3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已经给出了财政发力的三大举措,即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且这两万亿全部转给地方,直达市县基层,用于减税降费、扩大消费与投资。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也基本在预期以内。

货币政策方面,综合运用降息降准、再贷款等手段,也与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提法一致。

张玉龙说,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利率持续下行,表明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将更强。总体来看,在海外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充足,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配合财政积极展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