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社融高涨、宽信用加速 监管严控信贷资金空转套利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5月新增社融高涨、宽信用加速 监管严控信贷资金空转套利

6月10日,央行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信贷放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依旧保持高位。其中,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8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从12%上涨0.5个百分点至12.5%。

“高涨的新增社融和信贷表明信用扩张在5月仍在继续加速。”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一是政策鼓励银行加大信用投放;二是今年企业融资成本出现明显下滑,企业举债融资倾向更强;三是经济基本面继续反弹恢复,部分企业需求好转,且线下消费、房地产都在恢复好转;四是政府债券供给增多。”

此外,受到宽信用下信贷投放提速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增加的影响,广义货币(M2)余额、狭义货币(M1)余额增速都有所提升,其中M2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3.4个百分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对此,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也都表示,预计在今年在稳增长、保就业的背景下,监管部门在治理资金“空转套利”后,年内货币政策仍将偏宽松。

宽信用下,社融和信贷规模量增价跌

在经历了连续四个月的高位增长后,五月的信贷和社融增速仍高于市场预期。分结构看,金融机构对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大增是本次人民币信贷上涨的主要原因;而除人民币信贷外,企业债券净融资、政府债券净融资等直接融资大幅增长则是社融增速高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在人民币信贷方面,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45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5305亿元,同比多增2781亿元;在社会融资规模方面,企业债券净融资2971亿元,同比多193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4万亿元,同比多7505亿元。

“本月信贷增长略超预期,结构也有所改善,本月贷款较去年多增的部分主要由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说明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对于居民部门,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381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101亿元和433亿元,短期贷款的稳中有升,也从侧面反映了消费的逐渐改善,特别是近期汽车消费的回升,促进了消费贷款需求增加。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662亿元,比上月多增273亿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说明前期因疫情被抑制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开始释放,按揭贷款需求增加。”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随着信贷发力及企业债券多增等,我们预计全年社融达35万亿,社融增速达13.5%,实现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表示。

除高额放量外,间接融资渠道和直接融资渠道下的企业融资成本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在LPR方面,目前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了30个基点,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15基点。在普惠贷款方面,央行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是5.24%,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0.77个百分点;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也显示,2020年一季度,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2.95%,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下降66BP和29BP,较同期LPR低110BP。

严打“空转套利”,资金如何直达实体经济?

疫情以来,央行先后通过多种调控方式,便利企业获得低成本的信贷资金,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但另一方面,虽然利率下行符合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的政策要求,快速下行的信贷市场利率也引发了一些套利行为。

如在货币市场上,自2月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宽松持续,7天逆回购利率从2.5%降至2.2%,而市场利率的降幅更大,但5月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仅为1.6746%,与政策利率出现长时间的倒挂。

6月4日,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在银保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最近通过大数据发现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一边拿到银行贷款,一边或违法违规挪做他用,这是要采取监管措施重点整治的,也是通过数据治理提高监管的能力。

珠三角地区某国有大行支行副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有些违规违法的挪用行为,支行的技术手段还难以监控,也需要更高层面的技术配合。也可能是因资金和产品周转不匹配导致的。比如说企业马上要用钱,但银行可能需要审批时间等因素。

为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央行也创新了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6月1日,为强化金融对稳企业保就业的支持能力,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其中,延期支持工具即对于今年年内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均可享受一次延期还本付息,并对地方法人银行给予其办理延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在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上,则由中央银行提供4000亿元的再贷款专用额度,从今年的6月起按季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今年3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预计可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

“从企业逐利角度来讲,因为流动性整体充裕,目前不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低于银行理财收益,因此部分实体经济融入资金可能转化为了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理财产品等,出现资金套利空转现象,而银行在完成信贷增速压力和揽储压力下,可能也会默许这样的行为。”甘肃地区某村镇银行董事长表示,“本次央行的这两项工具,没有通过投放大量流动性的方式去支持企业,可以降低企业的套利行为。不过,最本质的问题还是经济增长的问题,目前疫情好转,消费生产恢复带来的经济反弹导致企业资金需求回升,以及和监管介入治理,如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等,资金套利空转的现象不会成为主要矛盾,预计信贷利率仍然会保持较低水平。”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也表示,短期过度释放流动性,可能再次倒逼资金出现“空转套利”“脱实向虚”等情形,给央行调控带来两难。在资金救助的压力期渡过后,货币政策角色正逐步调整为配合财政等其他政策共同发力稳增长和保就业的位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