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武汉打造自贸区高质量产业升级版
财经
财经 > 正文

政策落地,武汉打造自贸区高质量产业升级版

作者:时代财经 冯珊珊

近期,商务部发布《关于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具体内容来看,涉及到C2M产业基地、食品追溯体系、供应链建设、跨境电商和服务外包等五大产业;武汉、襄阳、宜昌是三个直接获益的城市。

“《通知》是继海南自贸试验区正式启动自贸港建设之后,今年中央推动自贸区建设的第二份重磅文件。这对于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湖北,无疑是促进其加快恢复和发展的一支强心剂。”武汉自贸片区自贸改革创新局局长钟复平向时代财经表示,“未来,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方面,武汉自贸片区重点将是聚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打造高质量产业升级版。”

聚焦科技与服务创新

据钟复平介绍,目前武汉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如下成就: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外向型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三是集聚要素资源,高质量发展后劲增强;四是聚焦产业创新,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五是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19年,武汉自贸片区新设市场主体3.68万家,占全省4.08%;其中,新设企业2.72万家,占全省10.27%。全面落实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纬创总部、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全国首家外商独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片区,芯片巨头新思科技首个海外顶级研发中心落成使用。

钟复平表示,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武汉自贸片区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自主开发企业登记信息远程核实系统,累计服务10万人余次,节省企业办事成本近亿元。

创新的服务模式,使得武汉自贸片区外向型经济活力不断增强。2019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320.1亿元,同比增长4.31%,占全省33.5%;实际利用外资25.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2%。跨境电商业务增长迅速,全年进出口总计约360万票,占全市总体业务量的75%。

钟复平表示,为了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武汉自贸片区构建“金融+保险+政府”三方联动机制。2019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超过30%,共设立8家自贸区分(支)行、10家商业保理企业,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出台“科技金融新十条”,设立10亿元债权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池,重启创投引导基金工作。

“近两年,每年新增上市企业5家,尤其是登陆科创板为全省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贡献。”钟复平表示。比如,支持斗鱼赴美上市,推动武汉斐翔汽车电子产业投资合作企业(有限合伙)完成湖北自贸区首例RQFLP业务,省科投集团中部地区首单创投基金债和湖北省首单CMBS成功发行等,资本市场再融资取得新成绩。

在产业发展方面,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第一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其中,武汉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和生物医药等四个产业集群入选,集群数量与北京市、上海市并列全国第一。

以生物产业为例,武汉自贸片区共聚集生物企业2000余家,吸纳就业人口超过6万,生物产业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光谷生物城综合实力位列全国108个生物产业园区第三。

钟复平介绍,武汉自贸片区管委会每年财政科研支出保持10%的增长,金额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0%,大力支持“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已有多个领域取得新进展。

比如,长江存储用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从32层到64层再到128层的跨越,成功研发全球首款128层QLC存储芯片,达到国际水平。长飞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掌握四种光纤预制棒制造核心技术的企业。高德红外公司研制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梯队。锐科激光公司历时2年,研发出2万瓦光纤激光器,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此项高端技术的国家。禾元生物全球首创“稻米造血”,成功攻克全球领先的稻米提取人血清白蛋白技术,使中国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走在全球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自贸片区创新人才基金支持模式,累计投入21.2亿人才专项资金,共引进1971名“3551光谷人才”,“他们为自贸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管委会关于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的实施意见》显示,为了营造在线新经济企业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将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合作,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总规模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基金群。另外,每年统筹安排不低于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等。

打造高质量产业升级版

钟复平认为,《通知》对自贸区企业而言,将产生两方面的影响和意义:一是文件主要是关于开放的,将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如“支持在湖北建立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在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新形势,有助于企业提高运用规则和法律来捍卫企业的竞争权和发展权的能力。二是可以促进服务业发展。通过积极引入港澳资本,促进片区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咨询等专业服务)以及现代消费性服务(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的长足发展,为武汉自贸片区乃至武汉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根据《通知》,跨境电商、服务外包、C2M、进出口追溯体系、供应链体系等产业迎来利好。“在这几个领域,武汉自贸片区已培育或引进了网来云商、澳宝、佰钧成、软通动力、博彦科技、领航动力、光庭信息、方正璞华、达梦数据库等一批优秀企业。”钟复平表示。

钟复平认为,相比其他几个自贸区,湖北自贸试验区特别是武汉自贸片区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科教优势,二是产业基础优势,三是创新活力优势。

武汉自贸片区是中国第三大智力资源密集区,拥有42所高校、56家科研院所、3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目前,在企博士超过1万名、硕士6万名。

QQ图片20200615205653.jpg

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定力,武汉自贸片区探索出了产业跨界融合、企业平台化、生态圈建设等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集群。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5千亿元,产业集群规模约占全国50%。

另外,武汉自贸片区也是中国创新创业引领区。拥有6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17家),每年吸引20多万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聚集414家瞪羚企业、6家独角兽企业、86家知名科创企业在此设立了“第二总部”,日均新增企业70余家。

钟复平介绍,未来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聚集方面,武汉自贸片区重点将是聚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打造高质量产业升级版。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力:

一是加快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研究。围绕全产业链、全要素集成改革创新,研究指定武汉自贸片区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二是聚焦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提升产业链薄弱环节,强化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三是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四是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引导企业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助推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