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家券商一年揽入75亿科创板承销费 22家保荐项目折戟

50家券商一年揽入75亿科创板承销费 22家保荐项目折戟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马嫡)距离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开板已满一周年,回首科创板开板这一年,券商积极抢占赛道,如今各家投行业务发展情况如何备受市场关注。根据上交所官网及Wind数据的信息,截至6月16日,已有343家企业申报科创板,由50家券商为其提供保荐承销服务,在券商保驾护航之下,已有111家公司成功上市。

科创板企业持续扩容对券商业绩贡献了明显增量。根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6月13日-2020年6月16日,沪深市场共有255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科创板的111家企业占比43.53%。这111家企业合计募资1292.66亿元,并为券商贡献了75.05亿元的承销保荐费,这一收入占券商IPO总承销收入146.5亿元的51.23%,占了“半壁江山”。

而接下来,充盈的项目储备有望为券商持续贡献增量。天风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夏昌盛预计,2020年将有160家科创板企业上市,中性假设下将为证券行业贡献50.28亿元的净利润,占2020年证券行业净利润的比例约为3.9%。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的推出也加速了券商投行业务的马太效应。在当前具有保荐资格的93家券商中,50家券商参与了相关科创板项目的保荐工作,意味着仍有43家券商在一年时间里“陪跑”。

从50家券商的科创板业务服务家数情况来看,“三中一华”优势突出,抢占了近4成市场份额。343个项目中,中信证券保荐家数最多为40家;其次是华泰联合,服务30家;中信建投位列第三,服务26家;中金公司也服务了23家。这四家券商占据了当前券商科创板服务家数排行榜的前四席位,合计服务了119家企业,市场份额占比34.69%。

沪上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指出,科创板的推出,使得券商的研究能力、定价能力、销售能力、投资能力、资金实力重要性更加凸显,大券商的综合化服务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与中小券商在承揽项目、客户获得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大型券商因承揽承做能力较强,在科创板保荐项目上占据突出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业务水平毫无瑕疵。去年以来陆续有大券商保荐的项目基于自身科创属性不足等原因无缘科创板,也有部分企业因信披问题、内控不健全等问题被拦在科创板门外,保荐项目的通过率考验各家券商的风控能力与综合实力。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上交所共公示了35家登陆科创板“失利”的拟上市企业,包含31家终止审核、3家终止注册、1家不予注册项目,这些企业由22家券商为其提供保荐服务。

在这些券商中,华泰联合保荐的科创板项目“折戟”最多,有5家企业,包含4家终止审核以及1家终止注册。另外,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分别也有3个项目未能成功上市。

部分企业被拦在科创板门外背后,中介机构的责任也受到监管重视。例如去年8月30日晚间,证监会公布了《关于不予同意恒安嘉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决定》,这是科创板自开板以来,注册制下唯一一个注册被否案例。究其背后的原因,正是由于恒安嘉新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和内控缺失、未按招股说明书的要求对会计差错更正事项进行披露两大问题。为此,恒安嘉新的保荐机构中信建投也收到监管追责。据证监会2019年10月31日披露的公告,中信建投在保荐恒安嘉新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保荐义务,证监会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曾尝试采访华泰联合和中信建投,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相关负责人回复。

有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科创板作为新生事物,各券商都想获得先行竞争优势,目前来看也确实增厚了券商业绩,但在监管严格要求之下,对于中介机构而言,在关注业绩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责任,强化风控意识,对投行业务的团队、质控、流程进行专业化升级,精准把握规则,以适应科创板要求。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