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强:“两新一重”应率先在都市圈发力
财经
财经 > 产业新城 > 正文

顾强:“两新一重”应率先在都市圈发力

☑ 作者:顾强(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

_

6月17日,顾强院长做客新华网全球5G产业高端交流协作平台《5G瞰天下》,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理事长曹文炼,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李吉平等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和完善都市圈建设相关问题。

通勤可描述都市圈城镇体系内部联系

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概念不同。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从文件表述上来看,21.59万平方公里,两市一省,但从研究的角度却不太像城市群。    都市圈是以超大特大城市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协同的高度融合的网络状城市空间形态。    按照国际经验,通勤时间最远可达一两个小时。

一小时通勤圈体现了用上下班的概念描述的城镇体系,往往体现为跨城通勤。举例看,现在居住在北京的大概15万人是在廊坊、保定上班,住在廊坊、保定的40万人,是在北京上班的。

中心城市大型化后进入都市圈阶段,再发展进阶到城市群阶段。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大城市都会进阶到跟周边城市形成城市群紧密的联系。比如有些中心城市人本身不多,要形成城市群,区域面积、经济密度、人口密度远远不够,内在联系也不是很紧密。

从都市圈人口迁移的规律研究。举例说,老年人的迁移。结论也和国际经验比较一致:    老年人迁移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迁移    ,就像去海南度假。    二是近域迁移    ,像要到城郊结合部,不能太远,半小时可以到三甲医院,一小时可以到城市最繁华的地方。

当然老年人还有其他的迁移方式,比如返乡迁移、投靠子女等。但是最主要的是近域迁移和有条件的环境迁移。这就是都市圈的规律。

当前我国都市圈的公共交通不是用TOD(交通导向)来发展,是因为有社区,要建地铁。而    从国际经验来看,应该是人随着轨道交通往外扩展    。

北京公交地铁出行大概占55%,而在东京等国际大城市,大概在75-85%。北京市区内的地铁里程排名在全世界数一数二,而且持续建设。但问题在,都市圈的快速交通、城际铁路加起来也就1100公里。而东京是4534公里,伦敦是3700公里。所以在这两三万平方公里都市圈中,交通连接非常差,不同的交通制式也不互联。在不同板块之间、功能区之间的连接也非常欠缺。对拥有3000多万人口北京都市圈来看,解决和优化区域空间,必须要以轨道体系为中心进行都市圈建设。

新经济将有助北方都市圈和城市群实现突围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求是》杂志上的文章,都提到南北经济分化。    对南北都市圈或者城市,有两个主要指标值得注意:     

中国前二十大城市 ,1978年北方10个,南方10个。2018年,南方15个,北方5个。    GDP    也有类似现象,1978年的时候北方的很多城市比重都非常高,但是现在不是了。

2019年城市的人口流入    的排名,第一名杭州流入51万人,第二名深圳流入43万,第三名广州流入41万,第四名宁波流入34万,第五名佛山流入25万。简单一看,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流入100万,长三角常州、宁波、嘉兴,接近100万。而从环北京的情况看,廊坊流入12.5万,北京市负增长。从    都市圈比较上看,人口的流动这个最简单的指标上,北方跟南方有差距。

南北分化现象目前还在增大。南北方城市之间的竞争中,北方能够胜出吗?还有没有机会?在多长的时间段里面有机会?

从美国情况借鉴看,波士华城市群,就是以波士顿、华盛顿、纽约为代表的城市群,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四次沉浮。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整个波士华地区重新超越了阳光地带。

在位于加州的阳光地带,核心城市主要是旧金山和洛杉矶。而在波士华地区的核心城市则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看最基本的指标:人口重新流入、人均GDP增速重新提高,跟阳光地带比较,波士华地区的指标更高。我们研究认为波士华地区2007年再次崛起,再次战胜或者至少与阳光地带平起平坐,依靠的是新经济、新产业。

从研究角度认为,数字经济时代,北方存在新的机会。

珠三角、长三角形成了以智能硬件、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经济体系,全球的手机、电脑、电视机、面板都在那里生产制造。

而在智力支持、人力资本等方面,北方区域依然有优势。在数字经济发展闭环中,北方至少在天气因素、能源价格上有基础条件的优势。而    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都市圈,有机会在数字经济时代重新领先。

数字经济时代最基本的要素,    第一是数据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北京产生全国40%的数据,但是能不能变成生产力,非常关键。    第二是算力    ,需要衡量存储量、计算能力,关键是在哪儿算?算力够不够?算力领先不领先?    第三是算法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机器学习、声纹识别等算法上,是否领先。

“两新一重”应率先在都市圈发力

都市圈能成为支撑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发力点。

第一,从实证研究看,有全球通用法则和规模经济等理论支撑。    一个是超密集法则,人口规模每扩大一倍,人均生产效率提高15-30%;另一个是亚密集法则,人口规模每扩大一倍,人均基础设施消耗成本降低15%。华夏幸福研究院对过去十年中国城镇化土地增量空间与产出效率做了研究,总体的结论是一线城市比二线城市高,二线城市比下一级城市高。过去四大一线城市每增加一平方公里,吸纳的人口是中西部城市的五倍,带动GDP增长的倍数更高。因此,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到网络经济,未来都市圈发展都有充分的理论支撑。

第二,从城镇体系看,都市圈是中国未来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中心城市跟周边城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网状体系。    在上海都市圈,外围有24个节点城市、53个微中心城市,北京都市圈是9个节点城市、24个微中心城市。对比东京都市圈18个节点城市、110个微中心城市,可以发现我们的外部城镇体系不够发达,没有形成很好的功能分流,在区域连接上也有短板。但是,当前中央也在强调要促进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承载能力更高的区域集中,对都市圈发展是一个历史机遇。

“两新一重”率先发力都市圈投资安全更有保证,风险更低,但也要解决偏远区域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问题。

当前,无论从“两新一重”的投资机遇还是从都市圈自身发展看,都面临着机遇,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直面和解决,可以概括为五个“不”。即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 不协调 ;生产要素与经济发展 不适配 ;不少地方还在发展“远大的城”, 不集约 ;都市圈核心和外围发展的 不均衡 ;住房公积金、医保等跨都市圈行政区域无法使用,政策还“ 不协同 ”,这些都需要在未来发展中充分关注并得以解决。

鉴于此,提出建议,第一,重视空间规划,特别是在空间规划里面 把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增加节点城市、微型城市发展,作为重点来考虑 。第二,建立人地挂钩制度, 建设用地向优势地区倾斜 ,这也是中央提出来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的一个出发点。第三,加大人口城镇化的力度, 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四,在“两新一重”里面,还要考虑到 如何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本 ,来促进这些新型的投资,能有更高的效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